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一、编制依据1、汶马高速C21合同段施工设计图及所附设计文件资料。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5、《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规范》(JTG/T B07-01-2006)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 004-2013)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 F60-200912、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C21标段施工合同文件。
13、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14、国家和当地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15、《四川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16、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
17、《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加强汶马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通知》(汶马路[2015]108号)二、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技术文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2、遵循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以工期计划为主线,进行相关施工要素的配备。
3、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具有可操作性;4、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施工方案的确定充分考虑该工程的工程地质、气象等条件;5、遵循“安全第一、防治结合”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6、遵循永临结合的原则。
既满足施工需要,在进行临时工程建设时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同时要兼顾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交通生产及生活带来的影响。
7、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及地方政府有关文明施工的管理办法,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8、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制定先进、实用的施工方案9、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10、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勘查以及项目部人员状况、设备能力11、类似工程施工和管理经验1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及验收方法等三、编制范围毛木初隧道汶川端洞口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毛木初隧道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4314m,右线全长4268m,属特长隧道。
进口段由C21标承接左线ZK207+017~ZK209+200(2183米),右线YK207+035~YK209+200(2165米),出口段由C22标完成,对接桩号K209+200。
左洞进口段桩号为;ZK207+017~ZK207+082,该段长度65m,埋深0~95m;右洞进口段YK207+050~YK207+105,该段长度55m,埋深0~95m。
地层岩性:上部主要为崩坡堆积碎石土,下部为发育卵石土,覆盖层厚度大,斜坡表层植被发育,围岩由第四系崩坡堆积层的碎石土,碎石质粉质粘土和冲洪积卵石土,以及强风化,强卸荷变质砂岩和板岩组成。
地质构造与地震:毛木初隧道为傍山隧道,位于梭磨河左岸山体内,属高山、高原过度的侵蚀深切高山峡谷地貌,梭磨河沿岸为高山区河谷侵蚀堆积地貌。
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隧道进口位于毛木初沟口左侧斜坡,自然坡度约为40度。
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7度。
毛木初隧道进口段围岩为V级。
工程水文条件:场区属大渡河水系,梭磨河为大渡河一支流,为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基准面。
梭磨河宽15~20m,水深1.50~2.50m,水流湍急,刺骨冰凉。
项目区地下水十分发育,地表在接受大气降水后,一般沿岩层从山顶向山脚形成一个独立的补、径、排系统,沿砂砾岩裂隙和砂、页岩接触面渗出。
一般为潜水性,局部为承压水型。
场区溶隙地下水多属弱碱性的低矿化度淡水,一般对砼无腐蚀性。
工程气候条件: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3mm,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均无霜期120天,年均17m/s以上大风雪40次,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冰雪灾害,集中在高山区,常阻塞道路。
二、施工条件和主要技术标准(1)、施工条件毛木初隧道进口接古尔沟2号特大桥,与G317国道仅隔梭磨河。
从G317国道跨梭磨河施工便桥就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运输方便。
隧道进洞口有一条从毛木初村山谷排出的小河。
当地砂石料资源丰富,能满足施工需要。
(2)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km/h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0.75+0.5+2×3.75+0.75+0.75=10.25m,净高5.0m。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第三章施工目标一、工期目标计划于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完成毛木初隧道汶川端洞口工程施工任务,施工工期为90天。
二、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公路部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三、安全目标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杜绝大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施工现场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为零,因工轻伤率控制在5‰以下。
四、环保、水保目标本隧道所有施工符合国家和所在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水体功能、耕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把汶马高速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工程。
五、文明施工目标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戴胸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六、职业健康目标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七、标准化管理目标完善人员配备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每项工作定岗、定责、定人,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高标准选配人员,并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
强力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化,通过组织制订现场管理工作标准、现场施工作业指导书、关键工序实施细则等,制订定人、定岗、定责、定期、定点的检查制度,加强现场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和检查、评比,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设全过程实现过程控制标准化,通过制订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有关工作控制标准,加强过程控制动态机制的执行与检查监督,确保过程控制的实施效果,实现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
八、地区施工管理目标以和谐为中心,尊重当地百姓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平等待人、和睦共处。
九、协调目标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要采取措施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质量监督、政府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关系,创建和谐的施工生产环境,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十、内业管理目标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形象进度图,及时反映施工进度和状况。
施工内业资料严格按贯标要求整理,并随工程进度不断积累完善,做到详实、准确、完整、及时,保证按业主要求竣工移交,使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统一规范化,符合工程档案资料立卷归档要求。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一、管理组织组建中铁十七局集团文马高速C21标段隧道工区,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设技术综合部、材料部、设备部、安质部、后勤辅助工班、开挖工班、支护工班、二衬工班、出碴运输工班。
其组织机构如图4-1所示。
图4-1隧道队组织机构框图二、 劳动力配置按照工序进行劳动力配置,满足现场施工的原则,共计50人,各工序劳动力配置见下表。
量 队三、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根据隧道队的任务量、工期要求、进度计划,结合本工序的进度指标,本着快速、高效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的配备,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详见下表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在施工前对毛木初村的乡村道路和水沟进行改路改河。
将改河后隧道口下方场地进行平整,作为前期施工临时场地。
2.从梭磨河便桥到右线隧道进口修一条5米宽,长200米,坡度小于8%的施工便道。
3.前期临时用电没到位,采用一台300KWA的发电机发电临时供电。
4.供水:在隧道洞顶修建一临时高山水池,从公路边水井采用水泵抽到临时高山水池。
高山水池容量为20m3, 水质无腐蚀,能满足施工需要。
5.在距离隧道口80米处修建一临时搅拌站,搅拌站设三个料槽,搅拌机为750搅拌机,满足隧道洞口工程施工需要。
6.在隧道口下方设临时空压机房,安装两台20立方活塞式压风机,从空压机房采用软风管接到洞口,供进洞期间隧道用风。
7.在生活区与临时搅拌站之间建设一座临时钢筋加工房,钢筋加工房占地面积800平房,配备弯曲机、电焊机、钢筋切割机、调直机等设备,能满足施工需要。
见施工场地布置图。
施工场地布置图二、施工计划右洞施工时间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6月15日,左洞施工时间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
各工序详细施工计划见下表:三、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2.测量放样进洞前,对原地面进行复测,和设计断面吻合。
按设计图纸的坡度进行施工测量,精确测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
依照设计参数放样出隧道中线、边线及水平基线等。
测量所选用的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性良好。
3.边仰坡明洞开挖及截排水沟施工3.1截水沟:边仰坡施工前进行截水天沟的施工,截水沟距离边仰坡开挖线不小于5m,由测量人员进行水沟放样,确定水沟中线后人工开挖。
截水沟、急流槽采用M10浆砌片石洞顶截水沟宽85cm高一边65cm一边85cm,洞顶排水沟宽120cm高90cm,急流槽的基础要稳固,基地每隔2米设一平台,以防滑动。
3.2边仰坡开挖边仰坡一级边坡按1:0.5坡率刷坡。
隧道右洞明洞洞顶左侧二级边坡坡率按1:1刷坡。
隧道右洞路基段坡率坡度为1:0.75,明洞范围内边坡开挖坡率1:0.5。
根据放样数据,按照设计坡率进行边仰坡及明洞开挖。
开挖过程中挖掘机配合人工自上而下分层进行边仰坡刷坡。
开挖时必须保证仰坡和边坡的稳定性,随时注意观察地质的变化。
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要做到边开挖边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