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

初三思想品德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了公平,社会就会为个人提供绝对平等的权利和义务B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因为公平有利于人们持久稳定的进行合作C.有了公平,才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D公平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2.有正义感的人( )①面对针对自己的非正义行为,要奋起抗争②面对针对别人的非正义行为,要见义勇为,见义智为③对遭到非正义行为侵害受害者,要给予声援和救助④面对非法侵害,都要和歹徒硬拼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制度的公平性体现在( )A它是为少数人制定的B它是为有钱有权的人制定的C.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D.它是为贫困的人制定的4.老师布置了一项艰苦的任务。

同学的想法表明其能够承担责任的是( )A甲:老师让我做的,没办法,对付做吧B乙:太难了,看看再说C.丁:我怎么这么倒霉D.丙:既然答应了,就要勇于承担责任5.下列这些行为负责任的有( )①节约用水,保护环境②帮助同学,尊敬老师③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④找理由减轻自己的过错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上述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7.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包括( )①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④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在1979年占GDP的比重不足1%,目前已超过了1/3。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B.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体地位C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9.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①实施中部崛起战略②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③举办2008年奥运会④免除农业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平均分配11.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D.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12.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在全球举行了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敦信修睦。

要弘扬“郑和精神’’就要( )①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团体精神②人人献身航海,做航海英雄③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你认为发生下面图表中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rray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情况①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了改革开放③坚持以引进外资为主发展经济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和平使命一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于2005年8月25日在山东潍坊地区落下帷幕。

表明( )①表明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②说明中俄两国今后没有任何矛盾了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有效工具④意味着中俄已经建立起军事联盟A 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15.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它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废弃物,转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共识。

对循环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只是对资源的简单重复利用B 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C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D只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可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16.以下说明的是人必须树立远大理想的是( )①王守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②诸葛亮:志当存高远③培根:过于求速是做事最大的危险之一④罗曼·罗兰: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信念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7.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会一帆风顺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18.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向太空。

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向“航天英雄"学习,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我们要做到( )①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②人人献身航天事业,争做航天英雄③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④立志成才,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19.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的压力,同学们的反映各不相同。

以下同学面对考试反映正确的是( ) A甲依然拖拖拉拉,没有任何压力,觉得考好考孬元所谓B-乙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每逢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复习时效率很低C丙喜欢迎接挑战,她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D.丁准备上职业学校,心情很轻松,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了20.爸爸:儿子,好好学习,将来上重点高中。

儿子:我想上职业学校。

爸爸:没出息。

上重点高中才有出息。

儿子:……以上对话说明,我们进行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面对选择时,我们要( ) 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②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恰当定位③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④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⑤凡事要听大人的,因为他们的经验比我丰富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二、简答题21 .饭后,某校食堂的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随处可见。

学生挑食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扔掉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几乎每顿饭后,就餐的学生们都能“制造出’’几大桶剩菜剩饭。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2)请你针对上述情况,向学校领导或老师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分)22.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独臂英雄丁晓兵、排爆专家王百姓、好军医华益慰、气象学家叶笃正、著名学者季羡林、蓝领专家孔祥瑞、阳光少年黄舸、慈善家霍英东、爱心大姐林秀贞、青岛爱心群体“微尘”(1)我们应该向感动中国的这些人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分)(2)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你打算怎样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5分)2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现这一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分)(2)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4分)24.材料一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材料二2005年11月5日,“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此作了重要批示。

新华社发了《在自主创新的高地上起飞》的社论,阐明了创新的重大意义。

(1)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分)(2)请你就如何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4分)(3)你准备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分)21.(1)目前,校园里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2)①各班召开关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专题班会,提高学生的认识。

②加强餐厅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合理饮食。

③加强学生监督,对浪费的同学批评教育。

22.(1)消除贫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等。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如,深化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科技兴农;等等。

24.(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①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国家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资金投入。

③大力宣传自主创新,提高创新意识。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勤动脑,勤动手,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