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富饶的西沙群岛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5)

部编版富饶的西沙群岛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5)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威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读懂第一、三、四、五、六段的意思。

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把话写完整、写具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难点:读懂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会背即挑战成功!)
一、激趣导入
1、刚才大家背诵的谚语中说到了我们祖国的许多风景名胜,你们想去那儿旅游
吗?今天呀,我们将随作者去一个令多少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西沙群岛。

2、看祖国地图,哪位小旅行家能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评:真是位小行家!
西沙群岛又叫宝石岛,这一座座岛屿,像颗颗宝石,浮于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中。

(板画)
(设计意图:导语从课文内容出发,设置悬念,紧扣课题,结合板画、地图,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绘的情景中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西沙群岛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端起书,自己到22课去感受一
下吧!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西沙群岛
是个怎样的地方?
2、检查预习: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新词朋友了吗?开火车认读:
富饶岛屿悬崖威武产卵蠕动栖息海参祖
祖辈辈
3、汇报: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作者在开篇第1自然段用两个词概括了同学们说的西沙群岛的可爱之
处,请读第1自然段,用笔画出。

生汇报,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
丰富。

4、完成板书:物产丰富可以用一个二字词形容,那就是课题里的“富饶”。

伸手和老师一起书写“富饶”。

古人认为有房子住,有一口田就很富
裕了,如果天天有饭吃,就更好了,“饶”的右上角只有三笔。

齐读
课题。

5、理顺序:作者带我们去了西沙的哪些地方?默读课文,然后和同位讨论。

生汇报,师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就、理清顺序产生阅读的期待。


三、品读第3、4自然段
现在,同学们最希望先去哪里游览?大声说出你的心声!
(根据学情,大部分同学对神秘海底有强烈兴趣。


我们先去神奇的海底世界。

(一)品读第3自然段
1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慢慢往水下潜。

现在,我们来到
了西沙的海底世界。

仔细听,你仿佛能看到什么。

配乐范读第3自然段,生汇报。

学法点拨:刚才大家是通过什么看到的?(想象)
刚才我们用心倾听,把语言文字想象成了脑海里一幅幅活的画面。

我们学
语文,就要有这样的基本功!
2、逐句品读:想认识这些海洋朋友吗?
A珊瑚( 1)、示图,你想用什么词形容它们?(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评:不愧是三年级的孩子,词汇量真丰富!
(2)、读文: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谁来读读写珊瑚的句子?
哪些词句写出了珊瑚的美?
加手势美读。

(3)想象说话:展开想象,珊瑚还有的像什么?
学生用“有的……有的……”说话。

(4)积累语言: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作者哪那个词写出了珊瑚的这些特点?
贴词卡:各种各样
让我们一起背出珊瑚的美!
B海参:示图。

品句子:哪个词用得好?把体会到的读给同位听。

C大龙虾:(1)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觉得哪一个词形容出了它的特点?
示词卡:威武,认读。

(2)指导书写“威武”。

(3)谁能读出大龙虾的威武?挑战读。

3、读懂段意:这个自然段共三句话,谁能用简明的一句话说说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学法点拨:这位同学很会思考,他把三句话的意思连成了一句话,就概括了这段的意思。

这多像我们数学中的加法。

(二)品读第4自然段
海底物产最常见的是鱼。

1、指名配乐读:谁带我们去海底看鱼?
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2、默读,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鱼数量多?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鱼种类多?
分别用“——”“~”画出来。

3、生汇报。

A、鱼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
是鱼。


质疑,夸张地读一读。

B、哪些词句写出鱼的种类多?
1、生汇报读。

2、创设情境美读:鱼儿们开了一个小型比美赛,你愿意为
它们做解说吗?可要突出它们美的地方哟!
3、积累背诵:鱼儿们游到大海里去了,你还记得它们的样
子吗?
4、引入资料:西沙的海里仅仅这四种鱼吗?谁课前查到了
资料?(400多种。


5、找中心句:这一段共4句话。

哪一句既说到了鱼的数量多,
又说到了鱼的种类多?
生汇报: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这句话慨括了整段的意思,我们把它叫做这段的中心句。

6、学法小结:我们读懂这样的自然段,就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再找出
中心句。

7、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到西沙的海底游览了一番,你感受到什么?
(回读“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学习第3、4自然段是学好本课的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理
解、品读着两个自然段中的句与句之间的不同关系,让学生学习读懂
自然段的两种方法。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便是建立在实践和体
验的基础之上。

之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刚学到的方法去阅读其他自然
段的时候,学生便会有跃跃欲试的兴致。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

1、接下来的海滩、海岛部分,就请同学们按刚才的学习步骤,小组合作着去溜达
溜达。

示学习要求:合作学习要求:
一读,整体感知,圈画景物。

二读,抓关键词,体会特点。

三读,概括段意,抒发感情。

2、学生合作学习。

师巡视指导。

3、读书汇报。

积累词语:千奇百怪、庞大。

学法点拨:第5自然段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读懂段意。

第6自然段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找中心句。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一种方法,需要自己去运用、实践。

尝试让学生半独立自学第5、6自然段,就是为了学生真正掌握读懂自然段的方法,学会运用这两种方法去阅读类似的的自然段。

这是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语文素质的过程。


五、总结:1、回顾我们的游览历程,我们在海底、海滩、海岛上收获了许多好词,
齐读一下。

还学习了两种读懂自然段的方法。

2、大家回顾一下,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文哪句话展开写的?
生汇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六、拓展练习:小练笔
课文这种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话写具体的方法很值得借鉴。

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

示:小练笔:
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啊!
2、秋天的公园是一幅美丽的图
画!
3、—————————!
指导学生说话,说完整,说具体。

同学们,选一个片段写具体,写完整,我期待着大家的精彩作品,我们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引导迁移。

通过前面三个层次的学习:第一层:引导引导学生阅读第3、4自然段,总结学法;第二层:引导学生运用刚学的方法尝试自己阅读第5、6自然段;第三层:回顾课文,找到全文的中心句。

在这样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逐步放手,学生步步落实,最后顺势实现写作方法的迁移,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