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胚胎发生总论

人体胚胎发生总论

第十一章 胚胎学概要
重点: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植入的部位和条件;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胎膜的 构成及主要功能;胎盘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胎盘的血液循环。

分析:人胚胎在母体子宫中的发育经历了38周(266天),可分为两个时期:胚期和胎期。

胚期发育最复杂,是三胚层形成与分化时期,各组织、器官从无到有,胚胎初具人形。

此期胚胎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也最敏感,受到致畸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几率也最大, 因而是学习的重点。

胚胎的发生与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中,这是胚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因此,在学习某一时期胚胎的三维结构时,也要掌握在不同时期这些结构演变的来龙去脉,即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变化。

解决方法:列表归纳,明确概念
一、人胚早期发生时间表
二、人胚早期发育概况
人胚早期发生时间表 时间 事件 第1周
第1-4天 第5天
受精、卵裂 胚泡形成,植入开始 植入(第5~6-11~12天) 胚内-二胚层胚盘
胚外:滋养层分化 初级绒毛干
胚内-三胚层胚盘 胚外-3级绒毛干 胚内-胚体形成 胚外-胎膜胎盘
-三胚层分化
第2周
第3周 第4-8周
配子受精卵精子
卵子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滋养层
胚泡腔
内细胞群
胚盘





三胚层
内胚层
中胚层
外胚层
蜕膜
壁蜕膜
包蜕膜
基蜕膜
丛密绒毛膜
胎盘
平滑绒毛膜
绒毛膜
羊膜
卵黄囊
尿囊
脐带
胎膜
先天性畸形的原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胚外中胚层
三、胚层形成与分化
1.二胚层胚盘
第2 周
内细胞群→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单层柱状细胞
下胚层:单层立方细胞
羊膜腔、卵黄囊
2.三胚层胚盘
第3 周
上胚层→原条→原沟→中胚层和内胚层,上胚层改称外胚层
上胚层→原结→原凹→脊索
口咽膜、泄殖腔膜
3.三胚层的分化
第4~8周,三胚层逐渐分化成各种器官的原基。

神经管→脑、脊髓、神经垂体、视网膜等
外胚层→表皮及附属器、角膜、腺垂体等
神经嵴→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等
轴旁中胚层→真皮,脊柱、骨骼肌等。

中胚层→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的主要器官
三胚层的分化侧中胚层→体壁和肢体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结缔
组织;消化管和呼吸系统肌肉组织、血
管和结缔组织等;心包腔、胸膜腔和腹
膜腔。

内胚层→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肺上皮及甲状腺、胸腺、
膀胱等上皮
四、胎盘的血液循环
1.两套血液循环系统
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绒毛间隙→子宫静脉
胎儿:脐动脉→绒毛毛细血管→脐静脉
2.胎盘膜(胎盘屏障):
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
五.相关概念
1.受精成熟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卵裂受精卵不断进行的细胞分裂。

3.胚泡受精第4天整个胚呈囊泡状,称胚泡。

由滋养层、胚泡腔、内细胞群三部分构成。

4.植入胚泡全部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5.三胚层胚盘第3周末,内细胞群形成由内、中、外三个胚层构成的扁平梨形胚盘,称为三胚层胚盘。

6.体蒂胚盘和滋养层之间的少部分直接相连的胚外中胚层,是构成脐带的主要成分。

7.原条受精后第3周初,上胚层细胞在胚盘尾侧中轴线上增殖形成的一条纵行的细胞隆起。

原条的出现确定胚盘的中轴和头、尾方向。

8.脊索原条头端的细胞团在内、外胚层之间沿胚盘中轴向头端增殖形成的一条细胞索,能诱导外胚层的增厚为神经板。

9.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对胚胎有保护、营养、呼吸和排泄等重要功能。

10. 胎盘圆盘状,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构成。

11. 胎盘屏障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绒毛膜内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