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LD50的测定ppt课件
药物LD50的测定ppt课件
13
实验方法
1、预备实验 (1)摸索上下限:
即用少量动物粗摸索出使 全部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LD100/Dm) 和 无一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LD0/Dn )。
14
(2)等比溶液配制: A、确定组数、组间剂量比(r):
一般地,设组数n=5~8,r=0.7~0.85
r ( n1) Dn Dm
0.5%中性品红溶液
标 记 法
10
40
10
70
50
20 80
30 60 90
双色标记法
11
小鼠的基本操作技术
腹腔注射
1、针头刺入部位不宜太 接近上腹部或太深,以 免刺破内脏。针头与腹 腔的角度不宜太小,避 免刺入皮下。 2、使用针头不宜太粗, 避免药液注射后从注射 孔流出。
12
灌胃给药
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两 耳和头部皮肤,其他三指抓住 背部皮肤,将鼠抓持在手掌内, 固定好动物,头部和颈部保持 很平,右手取注射器进行灌胃。 2.灌时针头沿鼠口角通过食管 进入胃内。灌时如很通畅,则 表示针头已进入胃内;如动物 有呕吐动物或强烈挣扎,必须 拔出后按上述方法重新操作。 决不可进针不顺硬向里插。
(2)自身对照(给药前后)
23
均衡随机法分组:先按易控制的因素(性别、年 龄、体重等)均衡分档,然后在每一档随机取出 等量的动物分配到各组,使难控制的因素(活泼 程度、饥饱、疲劳程度等)得到随机安排。
给药后观察记录1小时内小鼠死亡数 (呼吸停止),并记录中毒症状;
全班作为一个整体实验资料,分小组完成, 然后汇总结果。
17
3
组别 动物数 剂量D logD=X 死亡动 死亡率 pi
(只) (mg/k
物数 (%)
、
g)
(只)
结
1
10 0.2770 -0.5575
2
10 0.3645 -0.4383
– 3. 单击“计算”按钮计算LD50等参数。
7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 雌雄兼用,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电子秤、鼠笼、电子计算器
实验药品:
新斯的明、苦味酸
8
小鼠的基本操作技术
小鼠的捉持
9
小鼠的基本操作技术
小鼠的编号:
单 色
采用不同颜料涂擦背毛的方法来标 记或用油性记号笔在尾部标记。 染色剂:3-5%苦味酸溶液、
结• 结论论: :动物 给药途径
95%可信限
药品
LD50
19
注意事项
• 药物称量、配制及给药的准确程度是本实验成 功与否的关键;
• 观察期间室内应保持安静,减少对小鼠的刺激, 以免引起惊厥,加速死亡;
• 注意观察中毒症状及其发生时间、死亡时间; • 动物的种类、品系、体重范围、给药途径及观
察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LD50的结果,故在报告 中应加以说明;
组距(d)=
logD
m-logD n-1
n
本次实验n=7, r=0.76
15
B、配液: 等比稀释法
并使每只动物在给药容量上相等
本次实验0.4ml/20g
16
2、正式实验
取小白鼠70只,雌雄各半,称重,随机 分成7组,每组10只,标记;
全班同学分成7组,每组10只小鼠,每 只小鼠i.p.给与一个剂量的新斯的明;
法、加权机率单位法(Bliss氏法)、累计 法、序贯法及寇氏法等。 寇氏法较常用,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
5
LD50测定方法
寇氏法
孙瑞元改进的Kaerber(点斜法)
设计条件:
各组实验动物数相等 各组剂量呈等比数列 各组动物的反应率大致符合常态分布 不要求死亡率必须包括0%与100%
6
LD50测定方法
• Bliss-Finney法:被认为是目前最精确的方法, 受到我国《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 的推荐,计算相当复杂,应用计算机软件计 算则简单易行。
– 1. 启动微机,运行BL-410程序,进入其数据处 理选项,再进入半数致死量选项。
– 2. 一次输入各组剂量、动物总数、动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亡数等 相关数据。
Σpi:各组反应率(即有效率或死亡率)的总和
Pi:各组动物的死亡率(以小数表示)
18
95%可信限:
log LD50 1.96s log LD50 LD50 4.5s log LD50 LD50
pi(1 pi)
s log lD50 d
n 1
S ㏒ LD50 为㏒ LD 50 的标准误
【不良反应】治疗量副作用较小。过量可产生恶心、 呕吐、腹痛、肌肉颤动和肌无力加重等, 22
分析与讨论
实验设计三大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重复原则:用1个动物,做一次实验,不能就下结论,用第2 个动物,再做同样的实验,就是重复。科学实验要重复多次, 最大程度地减少偶然性。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结论越正确、 越可靠。 随机原则:使每个实验对象在接受处理因素时,有相同的机 会,以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偏性误差。 对照原则:研究必须有对照,实验室常用的对照有以下几种 形式。(1)组间对照(给药组与对照组)
药理学实验一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dian lethal dose(LD50) of drugs
1
主要内容
1
实验目的与原理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与分析
2
实验目的
学习和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 概念、测定方法、步骤及计算过程,理 解其药理学意义。
20
21
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可逆性抑制Ach E,使Ach蓄积而产生 M、N样作用。
1、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2、对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 3、对心血管、腺体、眼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2、腹气胀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和阿托品过量中毒
熟悉改良寇氏(Karber)法测定LD50。 了解急性毒性实验的相关内容及新药安
全性评价的内容。
3
实验原理
LD50是药物、毒物等毒性作用强度的一个标 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半数动物出现死 亡的剂量,是描述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之一。
4
实验原理
LD50越大,其毒性越小。 测定LD50的方法有很多,如目测机率单位
果
3
10 0.4796 -0.3191
记
4
10 0.6311 -0.1999
录
5
10 0.8303 -0.0807
及
6
10 1.0925 0.0384
计
7
10 1.4375 0.1576
算 log LD50 log Dm d ( pi 0.5)
Dm:最大剂量
d:相邻两剂量(D)对数之差(取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