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研究

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研究

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利率改革的深化,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加强。

本文拟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2005年汇改以后的汇率、利率和股价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来验证其联动性及其强弱程度,以期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利率、汇率和股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与汇率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汇市对股市有单向引导作用,股市对汇率没有影响,利率对股价有影响作用,但不是很敏感。

关键词:利率汇率股价联动性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其价格是虚拟的,它之所以有行市,是因为它能给持有人带来收入。

而利率是货币市场资金的价格,汇率代表了一国货币的购买力,是外汇市场的价格。

同样数量的资金,既可以投资股市,也可以投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这样,股价与利率、汇率就发生了显而易见的联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加快,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汇率、利率和股价的关系日益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和投资者的关注,本文拟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2005年汇改以后的汇率、利率和股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及其强弱程度,以期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我国金融市场中汇率、利率与股价指数的内涵在金融价格指数体系中,股票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反映了股市总体价格变动和宏观经济未来变化趋势。

目前在我国比较有名的是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指数等。

从沪深股市发展历史过程看,沪深股市的波动显示了很强的同步性,因此本文计量分析中选取上证综合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表现为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我国虽从1980年开始逐步实行浮动利率的办法,但真正利率决策部门或者整个利率体系的主体仍然是中央政府。

可以说,管制利率的格局至今并没有多大变化,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汇率作为一个国家外汇的价格,反映一个国家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它是外汇市场的指示器。

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如今面对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我国政府如何让人民币汇率升值软着陆显得现实而急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汇率与股价作为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价格,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正在增强。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和汇率改革,使我国的汇率更加富有弹性,股票价格形成也逐渐与世界市场接轨,股价和汇率间的关联关系,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联动性,必然会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的稳定。

汇率的变动常常通过基础货币的变动传递到股市,其传递过程可以归纳如下:一国货币的贬值,表明该国未来的投资风险增加,同时投资的收益减少,投资者开始对该国的投资前景担忧,当这种担忧达到一定程度时,投资者就会逐渐将该国的投资资金转移到其他更加安全的国家,从而使得该国的资金外流,货币的供应量开始减少;与此同时,为防止货币的进一步贬值和控制资金的外流,政府会通过抛售外汇储备,买入本币来进行干预,但这又会进一步减少本国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不足,促使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增加了公司融资的成本,减少了公司的利润,进而使其股票价格下降。

目前,国内外对利率与股价、汇率与股价的关系的单方面理论研究很多,但是对利率、汇率与股价的关系实证综合性研究较少,本文拟采用协整和Granger 因果关系分析利率、汇率对我国股价的影响,以检验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及其强弱程度。

数据说明与计量工具的使用自2005年7月,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

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固定在1美元=8.27人民币元,上下波动的幅度极少,因此,本文选择样本区间为2005年7月-2010年9月共63个观测值,以上证综合指数SZ,利率R和汇率F(直接标价法)为研究对象,上证综合指数选取的是月数据收盘价,汇率选取的是100美元兑人民币的期初价,利率选取的是1-3年贷款利率。

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本文研究中对所有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分别记为lnSZ,lnR,lnF,这样可以克服数据数量级不同的影响,可以避免变量前的系数因单位不同而造成对模型解释的困难。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统计局和凤凰财经的官网。

计量工具采用Eviews5.0软件来进行分析。

实证分析在运用计量工具分析时,变量的平稳性是基本要求之一。

如果模型中含有非平稳序列时,基于传统计量方法的估计和检验都将失去通常具有的性质,从而,其推断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金融市场中许多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服从单位根过程,而单位根过程是非平稳过程。

本文将通过检验数据是否服从单位根过程来判断其平稳性。

因此本文实证检验的建模分析步骤为: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test),判断变量序列是否为I(1)序列。

进行协整检验,判断汇率,利率和股价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判断汇率、利率和股价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一)单位根检验本文选用的汇率、利率和股价指数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对于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防止伪回归,在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必须先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即检验序列是否服从单位根的过程。

在ADF检验中,滞后期应使AIC和SC值最小为最佳,以免产生谬误回归。

由表1可知,原序列AD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是不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ADF检验值都小于1%临界值,是平稳的。

因此我国的汇率、利率和股价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对各序列进行协整分析。

(二)协整检验从上述ADF检验结果来看,从2005年7月至2010年9月的时间段内,上证综合指数,利率R和汇率F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该时间段中的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 AR的Jphansen的协整检验方法,在进行协整检验前需建立V AR模型,而建立V AR模型前要首先确定V AR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V 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根据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来确定。

经过反复试验,使得AIC和SC同时达到最小的滞后期就是最佳的滞后期。

经过试验,得出最佳滞后期2阶。

由表2可知,我国在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可以判断,我国的汇率、利率与股价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导师制的作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

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

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

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

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

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

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

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几年,随着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

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

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

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

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

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