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修正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修正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
方案(修正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云浮市中医院妇产科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异位妊娠诊断:
诊断标准:1.停经,腹痛;2.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晕厥、休克;3.内出血多时有休克表现,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4.内出血超过300ml时叩诊即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常有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有压痛,宫颈举痛、摆痛,子宫稍增大;5.宫旁触及肿物、边缘不清楚、触痛明显。

辅助诊断:(1)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为阳性。

(2)妊娠试验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3)B超探及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子宫一侧可探及轮廓不清的液性或实质性肿块,宫腔外见到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即可确诊。

(4)自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

(5)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A—S反应。

二、手术治疗指征:
手术治疗适用于:
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者;
②诊断不明确者;
③血β-HCG值高或附件包块大者:B-HCG大于1000mIU/L,孕囊直径大于5cm,
附件包块>3cm或未探及
④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症者;
⑤随诊不可靠者。

三、手术方式:
以输卵管妊娠为例,可分为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

根治手术为切除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为保留患侧输卵管。

⑴根治手术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⑵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四、围手术期治疗
(一)术前中医治疗:
1、未破损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方药;
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槐花15g 白芨9g
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未冲服)
每日一剂煎服,连服7一10天。

2、已破损证
①休克证:
治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方药:宫外孕1号方
人参30g 附子9g(先煎) 麦冬15g 五味子15g
赤芍1 5g 丹参30g 桃仁9g
每日一剂煎服。

亦可用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者参附注射液,分别有回阳固脱,益气生津的作用。

②不稳定证:
治法:止血化瘀,杀胚。

方药:宫外孕1号方加党参、黄芪
桃仁15g 赤芍15g 丹参15g 白芨10g
黄芪15g 党参20g 天花粉15g
③包块证:
治法:破瘀,消症散结
方药:宫外孕2号方
炒蒲黄15g 五灵腊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12g 莪术12g 归尾12g 红藤30g
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手术指征:
输卵管妊娠确诊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可立即手术。

1.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2.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者;3.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而药物治疗无效者;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手术者。

(三)术后的中医治疗:
1、脾虚湿困,脾失健运。

症见: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治法:健脾化湿
运脾饮(苍术、厚朴、陈皮、藿香、枳实、黄芪、丹参)加减
2、阳明腑实,胃失和降。

症见:症见不思饮食,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弦或脉实有力等
治法:行气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加减
3、气阴两虚。

症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

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养阴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党参、石斛、白芍、五味子)加减。

4、气滞血瘀
症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大便秘结,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瘀。

桃红四物汤(当归、桃仁、红花、熟地、川芎、白芍)加减。

关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感染(化脓切口)用大黄240g,芒硝60g,共研细末混匀。

治疗时将药末装入布袋,切口上面先置2-3层纱布,然后将药袋敷于纱布上包扎,切口渗液较多时,每日换药1次,6 天为1疗程。

常规可结合TDP治疗腹部术口促进术口愈合。

其他治疗
1、中药保留灌肠可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金银花、蒲公英、枳壳、炒莱菔子、赤芍、厚朴、陈皮)。

适合于术后属于阳明腑实,胃失和降证型患者
2、敷脐可用吴茱萸研末,加米醋调为稀糊状,贴敷于肚脐处,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连续3次。

适合于术后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

3、针灸取足三里、曲池、上巨虚、手三里、合谷等,适合于术后属于脾失健运型的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