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灰土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路基土方施工90 区和93 区根据天气情况和取土坑土源的天然含水量决定是否掺灰,掺灰时路基中部灰剂量按4%控制,层厚按20cm和23cm每层控制。

95区(0~40cm)按每20cm —层掺8%石灰处理,95区(40-80cm)按每20cm 一层掺6%石灰处理。

路基预压结束后,预压期沉降量大于10cm 的路段,采用8%石灰土补填,预压期沉降量小于10cm 的路段,采用二灰土补填。

1、施工准备工作
a、路基填筑前采用15t 以上三轮压路机对下层复压1~2 遍
(主要是雨后施工)。

b、用全站仪每20cm 断面恢复路基中桩及施工控制桩,并在桩上
用红布条或红油漆标示。

c、施工机械应配套,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动压路
机、三轮压路机、平地机、路拌机、铧犁、旋耕机、洒水车。

2、材料
石灰:符合GB1594-79 中三级以上的技术标准,尽量缩短石灰存放时间,使用前7~10 天内充分消解,不能过湿成团或过干扬尘;取土坑堆放时间较长时,覆盖保护,不允许日晒雨淋。

土:塑性指数为15~20 的粘性土,硫酸盐含量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10%,粒径小于10cm。

水:湖荡、河沟中的天然水。

3、取土坑取土、闷灰
根据取土坑设计图示取土,由于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天然含水量
大,为了缩短土方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采取在取土坑闷灰的工艺施工。

先用挖机挖土堆高沥干,掺入3-4%的生石灰并翻拌1-2 遍,闷灰5~7 天。

如遇雨天应用彩条布覆盖,减少石灰衰减。

对于天然含水量较低的取土坑可不闷灰,直接堆高沥干,然后上路基,进行路拌施工。

4、摊铺卸土
a、取土坑取土上路前,沿路宽全幅用石灰线画10 *10 米的方
格。

每格需土重=10*10*h* (1+w)*p*Q
h 为施工层厚
w 为土的天然含水量
p 为素土的最大干密度
Q 为压实度标准
每格需车数=每格需土重/每车土重装车时应注意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计算的每格需土车数指挥卸土。

b、卸料后组织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达到目视基本平整后用平板压路机稳压一遍,平地机整平,人工检查松铺厚度(+3、4),如含水量过干,要求洒水闷料,如含水量过大时,用铧犁翻晒,其含水量达到高出最佳含水量7-8 个百分点时,进行二次掺灰。

5、根据闷料后实测灰剂量,对平整好的土方进行布格补灰,此时,
石灰必须是消解达7 天的消石灰。

沿路宽每5米布格,计栓每格
石灰用量。

每格石灰重量=5*5*h*p*w
每格需车数:N= 每格石灰重量/每车石灰重量根据每格车数,用装载机或自卸汽车运至路基,人工撒灰,并用刮板刮平。

注意事项:
1、95 区掺灰时灰量应比理论灰量提高一个百分点。

2、方格内掺入的消解石灰按重量比转换为体积比进行控制。

3、人工布灰时用刮板将石灰摊铺平整,严禁用铁锹乱撒。

4、方格的大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6、石灰土拌合、翻晒使用路拌机或铧犁配合旋耕机,将石灰土拌合均匀,达到测无灰条、灰团、色泽基本一致。

a、用铧梨翻两遍,不要翻透(留2-3CM )第二遍要翻透,杜绝
夹层的形成并略破坏下层1—2CM 以利于下层粘结。

b、用铧梨、旋耕机“翻一旋二”往复4—6遍。

c、用路拌机翻拌2遍。

7、碾压
a、碾压含水量的调节
碾压含水量控制在± 2%范围内,为了达到此范围,采用下列措施施工。

1土提前上路基,并在路上初步凉晒。

2雨天用彩条布覆盖。

3拌合均匀的石灰土含水量过大时,断续翻晒。

4含水量偏低时,洒水拌合,调整含水量至最佳含水量。

5、在取土坑做好排水工作,降低水位,将土堆高,降低含水
量。

b、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厚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要求后方可进行
碾压
c、压实应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压实遍数进行,并应遵
遵循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

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到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d、针对本标段的具体情况,碾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平板稳压封面,平地机整平,平板静压一遍,振动二遍时速
2.5km/ h—4km/ h ,21—24T 三轮碾压4—6遍,前三遍速
度为1.7km/h,后遍三遍速度为2.5km/h。

平板碾压时能轮迹重叠
0.4—0.5米,三轮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以纵向重
叠1.0—1.5米。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密实。

压路机碾压时,调头宜在接头外进行,最后用平板静压1-2
遍,行驶速度2.5km/h。

8、碾压成型后,立即组织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9、预压完毕后,沉降大于10cm 的地段,用8%灰土补填,其
施工方法同95 区,关键是控制路床顶面标高和平整度。

10、最后一层碾压合格后,人工按10 米一个段面挂线用平地机再次整
平复查标高,将多余的灰土刮掉、光面,多余的石灰土人工整形清运至作业段以外。

11 、养生
洒水车洒水养生,(主要是夏季95 区),保持表面湿润,若不
连续施工养生时间应不小7 天,每次洒水后用平板压路机复压,
并禁止车辆随意行驶
二、注意事项
1、必须将取土坑中的有机质剔除,以免影响石灰土的稳定效果。

2、根据气温和取土坑天然含水量情况,本段土方施工均采用闷灰
和二次补掺石灰相结合的施工原则。

3、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采用倒退式,并且朝一个方向。

4、最后施工控制层厚时,必须坚持宁厚勿薄,宁高不低,宁刮勿
贴的原则。

5、施工中随时抽查每车装量,不符要求及时调整。

6、下层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施工。

7、外观整形时以控制点进行复核。

8、碾压前对灰剂量、含水量进行复测,最后一层碾压前还必须对
标高复核。

9、路基两侧开挖排水沟,并经常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10、95 区最后一层厚度控制在12-20cm。

11、路基填筑采用纵分段横分层的方法施工。

12、不同作业段交接处,先填地段,应按1:5 留斜坡,并压实,
后续施工时,在开挖台阶填筑。

若两段同时施工时,则应分层相互交错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 米。

13、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加宽
30-40cm,填土压实(不含软土路基沉降加宽值),加宽部分与路基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14、外观形象:90 区可有轮迹3-5mm,93 区基本上没有轮迹,95 区完全没有轮迹,局部弹簧土进行局部处理,大面积反弹地段必须返工处理。

15、灰土施工时,应备好彩条布,天气变化时可对未成型路段和取
土坑闷料料堆进行覆盖。

灰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结构物台背回填
一、施工方法
1、回填必须在结构物隐蔽工程合格后进行。

2、施工准备。

a、在就近的路基上拌和6%的石灰土,其含水量调整至最佳
含水量士2%范围内。

并充分粉碎,拌合均匀。

b、以背和小型结构物的两侧按规范要求开挖宽度大感动 1
米的台阶。

c、桥台背或小型结构物两侧清理干净,用堆土机整平,振动压路
机碾压密实。

(若有集水应提前抽水,并挖基底翻晒掺灰处
理)。

d、在结构物上用红油漆划也分层界线,以桥施工。

3、摊铺、平整、压实
a、根据台背填筑的面积和层厚计算每层用土量,并换算成车数。

将拌合物均匀的6%石灰土(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士2%范围
内)用装载机装车。

自卸汽车运输,专人指挥卸料。

b、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并稳压。

用平板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振压两遍,或用三轮压路c、
机碾压3-5 遍,对于大型机械无法压到的边角,采用平
板式振动夯或手提振动压路机压实,涵洞填土士50cm内
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二、注意事项
a、涵洞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与压实度对或
同时进行。

b、回填施工时,两侧必须同时对此施工,每层回填碾压厚度控制
在15-18cm。

c、必须尽量保证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备手提
式振动夯或平地式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d、桥台、涵洞、通道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压实标准,以填方基底计
算比同层路基提高2 个百分点。

e、检查频率50吊检测1点,不足50m时不小于检测1点,每点
必须合格。

铺设透水性垫层、铺设土工格栅
一、透水性垫层铺设方法:
1 、应符合业主要求,并经检验合格的砂砾石和料场的下脚料
等。

2、软基施工完成经检测合格后,用推土机将地面整平,进行填前地
面标高验收。

3、用自卸汽车运料至上料区,推土机摊铺平整,层厚接边部
30cm,中部按50cm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