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利亚局势正式教案

叙利亚局势正式教案

叙利亚局势教案一、叙利亚简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

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2012年2月27日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结果公布结果。

叙利亚内政部称有近6成选民参加了投票,草案获得近9成支持率。

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世界著名古城,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位于叙利亚西南巴拉达河右岸。

市区建在克辛山山坡上,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迄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有人口370万(2002年)。

公元66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在此定都。

750年后属于阿拔斯王朝,后由奥斯曼统治4个世纪之久,独立前法国殖民主义者统治了30多年.城中著名的古迹有倭马亚大清真寺、阿拉伯医学博物馆、努尔丁浴池,以及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物凯桑门和圣保罗教堂。

首都大马士革,流行着一种在沐浴中相亲的习俗。

当男子想要结婚时,其母便代其四处奔走,认真物色新娘人选,姑娘被初步看中后,男家母亲便邀这位姑娘及其母亲一同赴公共浴室相见,并一起洗浴聊天,经一番“面试”后拍板。

结婚时,新娘往往被打扮得珠光宝气,象个美丽而骄傲的公主。

人口:2369.5万(2010年),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克斯人等。

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

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

宪法:1973年3月12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

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

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

叙利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

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

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总统病逝,为使阿萨德次子巴沙尔(35岁)能合法接班,叙议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年龄从40岁降为34岁议会:人民议会是叙利亚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

其职能是:提名共和国总统人选;通过法律;讨论内阁政策;通过国家总预算和发展计划;批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决定大赦;接受和批准议员的辞呈,撤销对内阁成员的信任。

议员任期4年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

成立于1947年4月,是一个泛阿拉伯的民族主义政党:党纲确定,该党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其任务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祖国。

对外主张反帝、反殖、反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遵循不结盟政策。

对内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政策和措施)自1963年以来一直为叙执政党。

全国进步阵线是复兴党领导下的统战性组织。

参加内阁和全国进步阵线的党派共5个,全国进步阵线之外的合法在野党共3个,主要反对党共4个,群众组织共8个。

2011年8月4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实行多党制政体,作为推动政治改革、回应反对派和反政府示威者核心诉求的一项举措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初中基本上实行义务教育制。

高等院校有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十月大学和复兴大学人均GDP(与其阿拉伯国家的比较):阿拉伯国家22个成员国包括西亚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印度洋西部岛国科摩罗,总人口约3.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左右;总面积为1426平方公里,约占全球的9.5%;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

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近30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拥有石油和天然气,使得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很快,而其他一些缺少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也在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但总体来说发展不太均衡。

据美国财经杂志《全球金融》2012年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排行榜中卡塔尔名列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为9万多美元;科威特人均GDP为4.0万多美元,位居全球第14位,阿拉伯国家第2位;阿联酋人均GDP为3.65万美元,位居全球第18位,阿拉伯国家第3位;巴林人均GDP为2.86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3位,阿拉伯国家第4位;阿曼人均GDP为2.67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6位,阿拉伯国家第5位;沙特阿拉伯人均GDP为2.42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8位,阿拉伯国家第6位;黎巴嫩人均GDP为1.5万美元,位居全球第54位,阿拉伯国家第7位;利比亚人均GDP为1.48万美元,位居全球第57位,阿拉伯国家第8位;突尼斯人均GDP为8561美元,位居全球第89位,阿拉伯国家第9位;埃及人均GDP 为6352美元,位居全球第104位,阿拉伯国家第10位;叙利亚人均GDP为5023美元,位居全球第111位,阿拉伯国家第11位;摩洛哥人均GDP为4751美元,位居全球第117位,阿拉伯国家第12位;伊拉克人均GDP为3766美元,位居全球第124位,阿拉伯国家第13位;苏丹人均GDP为2465美元,位居全球第138位,阿拉伯国家第14位。

从以上数据和排名可以看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已迈入富有国家行列。

然而,其财富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在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金砖五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叙利亚动荡原因分析在阿拉伯之春背景下发生的叙利亚革命在近年半的时间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激烈的内战,反对派仍在努力尝试推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现任政权。

从2011年1月以来,已经有超过60,00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大约有300万人因战争无家可归,并且暴力冲突持续蔓延到的首都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城。

死亡人数应该是数十倍于利比亚当时卡扎菲镇压民众时死亡的总数,民众表示无论阿萨德现在怎么做,在2万余人被杀的事实下,都已无法赎清其罪过。

(一)动荡之导火线:当局逮捕涂鸦少年2011年1月,叙利亚当局逮捕15名涂鸦少年,受此事的影响,叙利亚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不过十个月的时间里已导致5000多人死亡。

与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关系密切的叙利亚人穆罕默德·法图赫(《Levant News》电子报主编,目前驻伦敦)讲述了那10个月前那场示威的起因。

“叙利亚发生反政府示威有其原因。

当时,在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约15名少年被逮捕,他们被指控在墙壁上书写反动口号———‘人民想要推翻这个政权’。

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侄子掌管的安全机构对这些孩子使用酷刑。

当家人去找省长要求释放孩子时遭到冷酷对待,省长让家长干脆‘忘了’他们的孩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周五,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和平示威,但他们遭到当局实弹镇压,很多人被杀害,你可以找到那些恐怖的照片。

开始就是这样。

实际上,示威者最初只是要求追究那些施加酷刑者和腐败者的责任。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人们将矛头指向最高执政者。

”法图赫表示,叙利亚人将这场运动称为“革命”。

“这个词才能概括发生在我们国家的情况。

”他说,“过去几十年(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63年掌权开始),我们一直遭受压迫。

当老阿萨德死后,巴沙尔·阿萨德于2000年继位,我们都希望给他一个机会,来清理他父亲的历史,但不幸的是,巴沙尔置若罔闻,上台后开始新的压迫。

”危机为何持续如此之久?法图赫认为,这是由于巴沙尔政权和支持者制造了大量暴力事件。

“不像埃及和突尼斯,叙利亚军警都建立在家族和部落基础上。

过去40多年,我们并没有一支国家化的军队。

而且,巴沙尔还通过讨好公务员和商人阶层,来维持大城市的稳定。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他告诉记者。

(二)叙利亚动荡的具体原因:叙利亚面对艰巨的经济和社会困境1、公民权利缺失: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层,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

该国实行一党专政,不存在自由选举。

叙利亚从1962年就处于紧急状态法的管理之下,这项法令禁止群众集会和组织运动;当局也有权盘问任何人,并监督私人通讯和审查媒体。

直到2012年4月19日叙利亚政府通过法案,废除实施48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

在叙利亚内乱以来,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使用卫星电话超过12分钟,因为这样可能被监听。

然后,还必须把SIM卡取出来20分钟。

如果把它作为调制解调器,那么上网时间必须限制在5小时以内。

叙利亚一些群众感慨说:“叙利亚革命是一个孤儿,”,“它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一个巨大的监狱里面,”“这个社会已经封闭了50年。

”2、经济困境:石油面临枯竭失业率节节攀高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

尽管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对内实行渐进式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设立经济特区等措施,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

叙利亚原本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

在过去,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国家工商部门为超过50%的人口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但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枯竭,叙利亚经济每况愈下。

目前,叙利亚的失业率约20%,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一半的失业人口年龄小于25岁。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解决失业的重要性,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叙利亚政府束手无策。

3、贪污腐败: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的家族企业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

民众不满巴沙尔家族的贪污腐败。

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

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反对派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叙利亚已经变成家族企业。

总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情报机构垄断了政权,对异己思想的丝毫苗头进行镇压。

人民对此已经感到厌倦。

4、教派矛盾: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除了经济和政治诉求之外,叙利亚也存在着教派矛盾,这也是造成该国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该国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20%的什叶派所统治,各个民族之间矛盾不断,教派间利益的此消彼长,也会影响到中东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总体力量的平衡。

三、叙利亚内部局势分析(一)巴沙尔政权:内忧外困,四面楚歌领导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势力状况:阿萨德家族利用阿拉维派这一占全国少数人口比例的派别,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民众达40多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