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重排反应
R C C OH H R C C OH2 R C C
(2)形成乃春(Nitrene,氮烯,氮宾) 如酰基叠氦化 物分解形成乃春(其N原子上仅有6个电子,而缺电 子 ):
R C O N N N R C O N + N2
3、重排中的立体化学
(1)迁移基W的构型 一般的1,2-亲核重排,由于迁移基W并不成为游 离的阴离子,这样重排前后可保持原有的构型。 (2)关于起点A和终点B的构型 这由重排机理中三个分步反应的方式来决定: a、若按SN1反应机理形成B+,则A、B两端(因可旋 转)而发生消旋; b、若重排过程的第一、二步是协同的,即按SN2机 理形成中间态桥式正离子,重排结果是:B点发生构 型反转,A点消旋; c、若X-或Y-负离子直接向桥式正离子中的A点进攻, 则A、B均发生构型反转。
NHCH2CH3
C N
4
AlCl3
Et2O
PhCH2NHPh
e.在二苯酮肟中,若亲核性的羟基或氨基位于肟基 邻位,则酸性重排时会产生苯并杂环衍生物:
Ph C N
OH
H -H2O
Ph (H2N)HO
C
N
-H
N Ph O N Ph N H
OH(NH2)
2、Hofmann重排(酰胺-胺重排)
酰胺用溴(或氯)和碱处理转变为少一个碳 原子(失去羰基)的伯胺的反应,称为 Hofmann酰胺-胺重排,或称为Hofmann降解 反应(Hofmann Degradation)。
N F3 C N CONH2 NH2 Br2/KOH 0~5, 105min N F3 C N F3 C N N OH N H
72%
N C O N NH2
d.双酰胺衍生物可得多种结构的重排产物
H2C CONH2 H2C CONH2 H N
NaOBr / OH H2O
H2C N C O H2C O NBr
1、亲核重排的一般反应过程
分为三步(见下图):形成缺电中心;转移基团W从 A到B迁移(Whitmore 1,2-转移),形成新缺电中心; 亲核试剂进攻或消除,得重排产物。
W A B L -L I W A B II A W B 消除 Y YA A B B W W
2、两种最重要的形成缺电中心的途径: (1)形成碳正离子 途径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是酸催 化,如对醇的处理:
δ+ OH2
R -H2O C R' N R' -H N
OH2 C O R C H N R'
支持上述机理的实验(1):
Ph C Ph O Ph C SO2Ph H2O N Ph -PhSO3H Ph C N OH PhSO2Cl Py., r.t. Ph O H N Ph Ph C N OSO2Ph Slow O Ph C N Ph SO2Ph
P CH3OC 6H5 Ph H2SO4 P CH3OC 6H5 C C Ph OH OH P CH3OC 6H5 P CH3OC6H5 C Ph + P CH3OC 6H5 C O 28% C Ph O Ph C Ph C 6H5OCH3 P
72%
CH3 Ph H2SO4 Ph C C CH3 Ph C Ac O 2 OH OH Ph Ph C C CH3
H
R C H O
H
R R C C R O H R R C O C R R
R
(2)邻二叔醇结构与取代基迁移能力对重排反 应的影响
a.对称的连二乙醇 两个C原子形成正碳离子 机会一样
R2 R1 C
R2 C R1
OH OH
实验表明基团迁移能力有如下规律: 芳基>烃基; 供电子取代芳基>吸电子取代芳基; Ph>>Me>Et.
R N C + R O R H N C O C O H N C O R H2O N X R N C O X N C O R H2O -HOX
RNH2 + RCONH2 + CO2
c.溴用量对产物的影响
新配制的次溴酸盐水溶液含量为80~90%,需用的 溴过量10~20%。若溴与碱过量过大,会使生成的伯 胺氧化成腈。对不易氧化成腈的伯胺(如苯胺),过量 溴与碱可促进反应速度和收率的提高。
Ph Ph C OH
Ph
CH3 C CH3 OH
CH3 O
CH3 C CH3
(3) 羟基位于脂环上,重排环扩大或缩小
OH OH C Ph Ph
H2SO4/Et2O r.t.2h Ph Ph
99%
O
H3C H3C
OH H
H3C H3C
OH2
OH H3C H3C OH H
OH CH3 CH3C O
◆ 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或称阴离子 型迁移重排,Anionotropic rearrangement); ◆ 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或称阳离子 型迁移重排,Cationotropic rearrangement); ◆ 自由基重排(Radical rearrangement).
2、按重排过程起、终原子的性质等 分类
第四国药科大学 姚其正
引言
一、定义:
受试剂或介质等条件的影响,同一 有机分子内的一个基团或原子从一个原 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使分子内结构发 生变化,如构架发生改变而形成一个新 的分子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或称分子重 排)。
二、重排类型 1、按终点原子电荷分类
RCONH2 + Br2 + 4 OH
2 RNH2 + CO3
+ 2 Br + 2 H2O
(1)反应机理
R C O NH2
Br2
R
C O
NHBr
OH
R
C O
N
Br
-Br slow
H2O/ OH
R
NH2
+ CO32
R
C O
N
R
N
C
O
R'OH
R
NHCOOR'
氨基甲酸酯
▼ ▼
供电性R速度快于吸电性R; 重排后R保留原来手性.
(2)反应条件
a.常规反应条件:低温(0℃左右),卤素加至NaOH溶 液中,制得次卤酸盐水溶液,冷却后将酰胺分批加 入,溶解,加热至70~80℃,重排,水解得伯胺。 b.不同链长脂肪酰胺的反应条件:
i、8个C原子以下的脂肪酰胺,因能形成水溶性的卤酰胺盐, 在NaOH水溶液中重排;ii、多于8个C原子的脂肪酰胺,因在 NaOH水溶液生成的异氰酸酯易和未重排的卤酰胺反应,生 成烷基酰脲,使伯胺收率降低,故宜在醇钠溶液中重排,生 成易分离的氨基甲酸酯,收率较高。
CH3
unstable state
(4)Beckmann重排的应用
a.将酮转变为酰胺 b.确定酮的结构 c.扩环成内酰胺化合物
H3CO
O
LiAlH4
H3CO
O CH3 N H
85%
CH3 N OH
Et2O, refl. 24 h
O
d.制备仲胺
H3C C N OH LiAlH4 AlCl3 THF Ph Ph OH LiAlH
RCH2NH2 + 2 OX NO2 RCN + 2 X + H2O NO2
O2N
CONH2
O 2N
NH2
(3)酰胺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a.适于Hofmann降解反应的酰胺范围:包括脂肪、脂 环、芳脂、芳香及或杂环等的单酰胺,用以制备各类 伯胺;其中低于8个C原子的脂肪酰胺重排为伯胺收率 均高; b.脂肪酰胺基α-位有-NH2、-OH、卤素、α,β-不饱和 键时,重排和水解生成不稳定的胺或烯胺,会进一步 水解,生成醛;
OH N 80~85% H2SO4 H N O
t oC y% 120 75 140 95 160 85
c.酮肟结构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CH3 R COCH3 CH3
NH2OH HCl
CH3
NH2OH HCl
R
quick
CH3 CH3 N R C CH3 CH3 OH
NHCOCH3 R
H3C C H3C N
支持上述机理的实验(2):
R''OH(ArOH) NH2R'' HN3 (Ar)R''O R R C N R' R''HN R R C C C N N N N N N R' R' R'
O R C N R' R C N H R'OH R C H N R'
(2)肟的立体异构化
由于Beckmann重排中迁移基团位于肟羟基反位, 故当肟基C原子上连有不同烃基时,会有Z /E异构体, 重排后产物酰胺也为混合物,这是不希望的结果。 为此,应了解造成肟异构化的可能性:
R H C Y CONH2 R H C Y NH2 RCHO Y = OH, X, NH2 C H NH2 RCHO
RHC
CHCONH2
RHC
若α,β-位含炔键的酰胺,重排则得腈类:
RC CCONH2 RCH2CN
c.芳环邻位有-NH2、-OH等亲核基团时,形成异氰 酸酯中间体可进行分子内环合,形成新杂环:
a.在质子极性溶剂中易发生异构化
R C R' N OH R H R' R C R' N C N H R' OH R C N OH H
E (R<R')
Z
OH
-H
b.在酮的肟化过程中发生异构化
取决于构型稳定性和肟结构的立体与电子效应, 常规是:位阻大的烃基常处于肟羟基的反位(E式), 当位阻足够大时,即使在极性溶剂中也仅为单一E式 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