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物流的管理原则

精益物流的管理原则

精益物流的管理原则
精益物流的定义
从指导物流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来讲,精益思想强调的“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系统必须是稳定和健康的。

一个失效的物流企业系统,是无从着手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

其次,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作用,这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艺术。

此外,人是企业核心,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及人才,因此管理好人及人才是企业做好经营的根本。

因此,精益物流是以戴明的系统理论、高德拉特的约束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丰田的精益思想和现场改善原理为指导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操作办法,并以此为指导去打造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善的透明物流系统,进而在系统运作中消除物流过程中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系统的不断优化,在业务运作上以最合理的成本代价去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为客户和组织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思想及操作办法。

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打造透明物流系统,是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持续改善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透明物流系统?为什么要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透明是指信息被实时的采集和真实的被反映。

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透明,物流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透明物流系统的范畴与供应链组织系统相同,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分销等环节,直至最终消费者。

对不同企业而言,透明物流系统覆盖的范围不同。

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及文明,需要以透明为基础。

打破信息的不对称,维护公平正义,改善、优化、提升效率,这一切都需要以透明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浪高过一浪
的互联网浪潮,推动整个人类文明朝着透明的方向前进。

打造透明物流系统,就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参与各方及利益相关者都得到公平的对待,以透明物流系统去支撑一个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

精益物流在夯实物流企业管理基础的基础上,着力为企业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而透明物流系统是企业系统中的系统。

因此,精益物流的核心目标是帮助领导者及管理者打造一个健全、稳定、良性循环和持续改善的物流企业系统。

建立充满活力和自我超越的组织
一个企业的组织犹如一个生态系统里面的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行业可以比作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属性的不同种群,如木本、草本、食草动物、肉食动物,等等;而供应链、需求链、价值链,则好比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一个种群需要不断进化,扩大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实现生生不息。

组织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同样需要不断的进化,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做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
建立充满活力和自我超越的组织,一方面要不断优选组织基因,企业的组织基因即是组织文化;另一方面要塑造有利于组织文化正向发展的环境。

精益物流借鉴“学习型组织”的原理,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提炼出管理组织的方法。

精益物流侧重从发挥人性的优点,激发和释放人的潜能,通过促使个体的学习及自我超越来实现组织学习和提升,进而为企业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精益物流的十四项管理原则
企业需要“透明物流系统”来支撑具有竞争力的业务经营;消费者需要“透明物流系统”来获得消费方面的便利服务和安全保障;政府需要“透明物流系统”为其提供有效的监管手段。

在通往“透明”的路上,需要物流企业先行,行一段精益物流之路。

要实践好精益物流,需要把握精益物流的原理精髓,即精益物流的十四项管理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任何一个组织的战略性目标都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精益物流首先考虑的是物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精益物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可持续原则,它包括长期理念、与时俱进和稳健决策三个方面。

2、系统最优原则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系统效率的最大化,在管理当中需要遵循系统最优原则。

系统最优原则涉及整体与部分、不同部分之间以及全局与局部这三方面的关系。

3、价值导向原则
物流扮演的是承载商品价值传递的角色,实现商品价值的传递是物流存在的意义。

解除物流过程中一切阻碍商品价值传递的因素,以实现商品价值的高效传递,这就是精益物流的价值导向原则。

4、流程增值原则
从物流企业经营的角度去看物流活动,有的物流活动能够直接地产生“物流服务”,有的物流活动则没有产生“物流服务”。

精益物流的流程增值原则,是指物流过程中的物流活动要尽可能地直接产生“物流服务”,以及尽可能地取消或删除一切没有必要的物流活动和操作步骤。

5、均衡配载原则
均衡配载是指合理地调配物流活动的资源去组织相应的物流活动。

精益物流的均衡配载原则,是指综合可用的物流活动资源和物流服务的任务信息,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追求实现全局的资源优化配置。

6、标准规范原则
商品价值的传递效率、流程增值效率以及均衡配载都需要有量性的标准来衡量,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标准来规范,这就是标准规范原则。

标准是用来指导现场的管理操作的,需要严格遵守。

但是精益物流的标准除了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之外,其是用来被打破的,以原有的标准为突破口进行改善,建立新的标准。

7、实时反馈原则
实时反馈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避免产生过高的理赔成本。

现实的物流管理中,实时反馈的机制还十分落后。

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实时反馈机制,这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时反馈,这是精益物流的一项重要管理原则,应用这个原则去改善物流系统,这应当是物流企业管理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8、过程透明原则
物流过程的异常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多是因为物流过程不透明。

物流过程透明是指物流过程的信息能够及时和真实地被反映。

物流过程透明,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流向以及货物流的效率情况,可以根据运力流和货物流的趋势预判来有效组织物流的均衡配载。

9、瓶颈优先原则
瓶颈优先原则,是指企业在管理中需要将资源优先的分配给瓶颈环节,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善。

任何一个物流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关键是确保瓶颈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防止其他环节对瓶颈环节形成过分的挤压,以免造成瓶颈奔溃,进而避免导致企业系统奔溃。

10、持续改善原则
物流水平的提升没有终点,企业的管理永无止境。

持续改善是任何企业管理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问题的反馈并不等于问题得到解决,经营方式的改变并不等于经营效益的改善。

持续改善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的一种态度。

11、移动互联原则
物流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时空的移动性。

精益物流的移动互联原则,是指物流企业需要以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理念去看待物流和物流管理,一方面要应用移动互联的信息技术去改善物流运作,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物流活动的新价值和新商机。

12、岗位培训原则
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企业有义务授予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

此外,物流企业要实施精益物流离不开一线员工对精益物流的理解和对精益物流原理的应用。

精益物流的岗位培训原则,就是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引导员工走一条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发展路径。

13、现地现物原则
现地就是事物发生的现场,现物就是发生情况的具体事情或物件。

查明问题或情况的原因离不开对现场事物和情况的考察。

管理者必须亲临现场,必须实际操作,必须根据事实来分析,必须根据真实情况来管理,这就是现地现物原则.
14、学习型组织原则
员工需要适应岗位,岗位需要适应部门的相关要求,部门需要适应企业系统的调整,企业需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所有这些适应都离不开学习。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终极课题。

精益物流的学习型组织原则,强调的是以学习促进岗位能力的提升,促进员工的成长,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进而实现企业系统的不断改善。

本文来自CTPM华天谋管理咨询(微信号ctpm366288),敬请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