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工作空间设计分析

第三章工作空间设计分析

膝空间; 5. 作业时起坐的频率等。
2020/10/21
21
• 应该尽量避免的姿势
– ① 站着不动的姿势(特别对女性); – ② 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指脊背弯曲角超过
15°); – ③ 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或半坐姿势; – ④ 经常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 – ⑤ 手臂长时间向前伸直或伸开等。
2020/10/21
– 因此,坐—立姿交替作业能吸收各自的长处, 弥补各方面的短处,应尽可能用坐—立姿交替 作业方式。
2020/10/21
20
选择人体姿势和体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作场地的大小、照明条件与视觉; 2.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 3. 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工
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 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面高度,有无合适的容
22
3.3 作业空间设计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坐姿作业空间是人坐在工作台前手能够活动到的整个三维空
间,它随作业面的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 同而变化。
其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肩关节的高度和手臂长,图 5-2为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活动时的空间范围,以肩关节为 转动中心的直臂抓握空间半径,男性为650mm,女性为580mm。
2020/10/21
8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
2020/10/21
9
3.1.3 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即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的概念,亦是 动态的尺寸。(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2020/10/21
10
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活动空间可分为大空 间、中空间和小空间等不同的活动空间范围。
2)个体作业场所 作业者周围与作业者有关的,包括设备等因素在内的
作业区域。如驾驶室,各种加工机械的操作空间等。
2020/10/21
3
3)总体作业空间 多红又专个相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构成的作业空间。 总
体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反映的是多个作业者或使用者之间作 业的相互关系,如自动化生产线控制中心和开放式办公室。
2020/10/21
15
3.2.1坐姿作业 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角为100~150,上腿
平放,下腿一般垂直地面或稍向前倾斜着地,身 体处于舒适状态的体位。
• 坐姿作业的特点:
➢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 ➢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 ➢手脚可以并用作业 ➢脚蹬范围广,能正确操作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1
16
对于以下作业应采用坐姿作业:
➢精细而准确的作业 ➢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 ➢施力较小的作业 ➢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2020/10/21
17
3.2.2立姿作业 以下作业选用立姿作业优于坐姿作业:
1. 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
2. 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 幅度的作业。
因站姿时作业者可以走动,可以看见或使用坐姿作 业者够不到的部件;
3. 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 立势时手臂力量较大,易于操作大操纵杆。
4. 立姿作业时,作业者可变换位置,减少疲劳和厌烦; 可利用平展的工作面而无需任何容膝空间等优点。
2020/10/21
18
立姿的缺点:
– 不易进行精确而细致的工作;
– 立姿时肌肉要作出更多的功以支持体重,故易 引起疲劳;
– 下肢负担较重,长期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等等。
• (1)大空间指公共行为空间,如:体育馆、营业 厅、商场等,其特点是易于处理好个体行为的空 间关系,在这个空间里个人空间基本是等距的, 空间具有尺度大和开放的特点。
• (2)中空间指事务行为空间,如:办公室、教室 等,空间即开放又具有私密性,在以满足个人空 间的前提下,设计公共事务行为的空间。
• (3)小空间是个体行为的空间,如:卧室、书房、 经理室等,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小空间的特色, 主要以满足个体的行为为目的等。
作业空间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布置、工作台设计、坐椅设计、 以及空间环境设计等。
2020/10/21
2
3.1 人的作业范围
当人以站姿或坐姿等进行作业时,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 触及最大轨迹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即人的空间作业范围。
3.1.1 有关概念 1)近身作业空间
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 坐姿或站姿状态下,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
2020/10/21
23
(一)工作面高度和宽度
坐着工作时推荐的工作面高度/mm
工作类型 精密工作 轻作业 用力作业
男性的推荐高度 900—1100 740—780 680
女性的推荐高度 800—1000 700—740 650
2020/10/21
4
不同工作性质的作业场所
2020/10/21
5
3.1.2 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1.站姿:背伸直、直立、向前微弯腰、微微半蹲、半蹲等。
2020/10/21
6
2. 坐椅姿势:依靠、高坐、矮坐、工作姿势、稍息姿势、休息 姿势等。
2020/10/21
7
3. 平坐姿势:盘腿坐、蹲、单腿跪立、双膝跪立、直跪坐、爬 行、跪端坐等。
第三章
3.1 人的作业范围 3.2 作业体位 3.3 作业空间设计
工作空间设计
2020/10/21
1
人在工作状态时,人与机器设备、工作用具等所需的空间 的总和叫做作业空间。
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或作业场所,必须使得作业者能方便 而迅速完成作业,同时又安全可靠、舒适方便。作业空间设计 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空间里人的需求,创设既安全、舒适、 经济、技术先进、高效的作业空间;
2020/10/21
11
手脚活动空间 与手相比较,脚的操作力大,但操作精度低,活动范围较
小。脚活动空间位于身体前侧坐面以下的区域,其舒适的作业 空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作业的性质。
2020/10/21
12
2020/10/21
13
2020/10/21
14
3.2 作业体位
3.2.1坐姿作业 3.2.2立姿作业 3.2.3坐、立交替的作业
2020/10/21
19
3.2.3 坐-立姿交替作业
优点在于:
– 能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变换体位,从而避免由 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而引起的肌肉疲劳。
– [例如]长时间的单调的坐姿作业会引起心理 性疲劳,改成立姿适当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 能力,而长时间的立姿作业会产生肌肉疲劳, 坐下来就可以得到消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