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教师总结:在陆地上先上下震动再左右摇晃;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没有左右摇晃。
引导学生思考在内核中波速发生变化的原因: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横波能通过地幔,因此地幔是固态。在外核横波突然消失,因此外核的物质可能是液态。在内核:纵波的波速增加,有可能是固态。
分析图的过程中讲解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归纳总结两个不连续面的特点。
不连续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
莫霍面
33km处(大陆部分)
横波、纵波速度都突然增加
古登堡面
2900km处
横波突然消失,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投影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剖面图,进行讲解。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让学生在下面跟着画图,边画边分析各圈层的特点,及时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
12分钟
教学方法
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教科书
教学环节
内容记要
导入新课: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班级:姓名:学号:
授课人
时 间
2015.11.25
教学课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1.4.1地球的内部圈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师提问:如何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通过设问引出地震波的概念。
新课讲授:
师:地震波可以分为哪两类呢?
生:横波和纵波。
师:纵波和横波各有什么特性?(学生根据教材回答,教师展示结果并讲解)
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出两种类型地震波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地震波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
思考:发生地震时,在陆地上人的感觉咋样?在海轮上的感觉又咋样?为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课堂练习:
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读图分析,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以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请同学们课后做好预习。
板书设计
1.4.1地球的内部圈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