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1.总则 (1)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2)1.3编制依据 (2)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 (2)1.3.2法律、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标准 (4)1.5评价工作等级 (4)1.6评价范围 (5)1.7评价因子 (5)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6)2.1徐州市基本情况 (6)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 (6)2.3拟建电厂主要污染物、污染源的排放量 (11)2.3.1主要污染源 (11)2.3.3拟建的污染防治措施 (11)3.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2)3.1大气环境资料来源 (12)3.2现状监测 (12)3.3大气现状监测资料 (12)3.4排烟状况 (13)4.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环境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4.1大气污染源的预估 (14)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5.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前提条件 (15)5.2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15)5.3预测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16)5.4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8)6.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7.清洁生产分析 (18)7.1清洁生产措施 (19)7.2烟气净化措施 (19)8.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19)8.1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9)8.2热电厂的假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19)8.3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9)8.4热电厂的建设项目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20)9.公众参与 (20)9.1公众参与的目的 (20)9.2公众参与与调查对象和方法 (20)9.3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析 (21)9.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22)10.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建议 (22)10.1工程建设必要性 (22)10.2 评价区的环境质量 (22)10.3坝山热电厂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22)10.4坝山电厂评价区的大气环境影响 (23)10.5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23)10.5.1 环保管理措施 (23)10.5.2 环境监测建议 (23)10.5.3环保管理建议 (24)11.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总则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徐州市供热规划中要建设的城区骨干热电厂之一。
徐州市区目前有5座热电厂,即北区热电厂、南区热电厂、西区热电厂、金山桥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
东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溶剂厂的热电站,徐州溶剂厂破产倒闭后,热电站独立成为东区热电厂,但该厂设备陈旧,最近几年基本没有运行。
徐州南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酒厂热电站,经过扩建形成目前规模。
但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区,既缺乏进一步扩建的条件,又缺乏完善环保设施的空间。
徐州市政府准备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取代这两个热电厂,部分距离较远的原南区热电厂的热用户分配给就近其他的电厂,以便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供热网络。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主要对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成以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识别、预测和评估。
从而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3编制依据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本工程为2×15MW新建燃煤机组,辅助及配套工程主要有输煤系统、循环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贮灰场和配电装置等,主要环保工程有烟气脱硫系统、脱硝装置、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烟囱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总投资21573万元,其中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室外管网投资1480万元,接入系统工程900万元,本项目拟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
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同时设计、按计划顺序施工、同时投产。
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组成见表1.3-1表1.3-1 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主体工程建设内容表1.3-2 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内容1.4评价标准评价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排放标准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三时段的要求。
1.5评价工作等级表1.5-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SO :h m Q i /1012.2105.01060.0389⨯=⨯= 烟尘:h m Q i /1091015.00133.0379⨯=⨯= NOx :h m Q i /1031024.0073.0389⨯=⨯=该地区是复杂地形,且h m h m h m /105.2/103/105.2383839⨯<⨯<⨯。
查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可得:评价等级为二级。
1.6评价范围评价范围是一般不应小于10—14Km 。
复杂地形取下限10Km 。
1.7评价因子拟建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建设前的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废气,建成 后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 2、NO x (NO 2)和TSP (PM 10)。
1.8环境敏感区域与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为大郭庄飞机场及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土山寺、30中学、东郭庄、下河头村、东莞居民区、绿地花苑等),具体情况见表1.7-1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2.1徐州市基本情况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分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徐州市供热规划重要建设的城区骨干热电厂之一,该热电厂建成后将取代现有的位于市中心的南区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徐州市城区供热网,优化失去热源的空间布局。
该工程采取政府和企业合资方式建设,由江苏天能集团,龙泰资产管理公司、徐州供电公司、云龙区政府(以土地入股)四方合资承建,四方出资比例为55:25:15:5。
根据徐州市城市供热规划,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城市骨干热电厂之一,主要承担徐州南部和东部城区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热的供应,其中包括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徐州新城区生活用热的供应。
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成后,将与其他热电厂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徐州城市供热网络系统。
徐州市区目前有5座热电厂,即北区热电厂、南区热电厂、西区热电厂、金山桥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
东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溶剂厂的热电厂,徐州溶剂厂破产倒闭后,热电厂独立成为东区热电厂,但该厂设备陈旧,最近几年基本没有运行。
徐州南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酒厂热电厂,经过扩建形成目前规模。
但由于地区城市中心区,既缺乏进一步扩建的条件,又缺乏完善环保设施的空间。
徐州市政府准备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取代这两个热电厂,部分距离较远的原南区热电厂的热用户就近分配给其他电厂,以便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供热网络。
徐州市政府决定关闭徐州南区热电厂、东区热电厂,新建坝山热电厂,调整徐州城市供热网络结构,优化徐州热电厂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内繁华低端的环境质量。
考虑到城市东部地区和徐州新区发展空间布局特点,以及现有和潜在热用户的分布状况,确定该厂建设在通往土山寺的公路的南侧、土山寺村以西的土山寺砖瓦厂现址,符合城市供热规划对东部热源布局安排。
该厂址高程在31-36m之间,厂址地形低洼、开阔,为砖厂取土用地形成的水塘和洼地,属于废弃地。
符合占次地不占好地的国家要求,地处供热的适中位置。
徐州坝山热电厂的选址,不仅反映了建设项目业主的意见,也反映了政府规划部门对分布的意见。
徐州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用汽量不断增加,城市东南部地区没有集中供热热源,该区域内企业均使用自备小型锅炉,同时,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需要热源供应,因此,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的建设已成为徐州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与徐州城区其他热电厂比较,该建设地点距离人口稠密区相对较远,热电厂生产的污染因素对敏感目标影响相对较小。
本项目已热效率高、能耗低、环保性好的集中供热装置替代东区、南区热电厂,对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供热效率和供热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厂址位于市东郊,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基本处于热用户的中间位置;有可靠的供水来源;所利用土地是即将废弃的砖厂,满足电厂建设对工程地质的要求;远离文化风景区和人口稠密区,运输条件也很好。
该厂址的环境不利方面市委与徐州市市区的主导上风向。
但是,受到经济供热距离的限制,城市东部供热必然要在有效供热区域内设置热电厂,该项目的选址从局部区域环境角度考虑相对于其他位置具有较强的环保合理性。
在项目设计和建设是必须考虑这一因素,采用高效率除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1.地形拟建厂址处于通往土山寺的公路南侧、三环东路东侧、土山寺村以西的土山寺砖瓦厂处。
厂址高程在31~36m之间。
厂址地形低洼、开阔,为废弃砖厂取土用地形成的水塘、低洼地。
土地属收储的工业用地,用其作厂址符合占次地不占好地的国家要求,地处供热的适中位置。
拟建厂址地处三环东路东侧,建厂期间的材料及设备运输方便。
投产后的原料运输也很方便,燃用当地煤矿所产原煤,运距约10~15公里,可用汽车运输到厂。
2.陆地水文状况(1)主要水系情况拟建厂址位于废黄河北岸,属于三八和汇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