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概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
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但是,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
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
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当前我国GDP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
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三、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海洋开发多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而许多风险不可预测;同时也由于海洋开发是一项新事业,人们积累的经验有限,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海洋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由地方政府投资启动防范风险机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投入;鼓励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根据海洋综合开发的新要求,设立新的险种,为海洋开发保驾护航;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强群众互助保险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建立海洋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和油污处理应急系统;等等。
2、我国海洋资源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有差距。
目前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勘察装备落后、基础研究薄弱、开发能力较低以及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落后等4个方面。
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高新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等5个方面。
3、海洋污染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纳污容量)进行综合管理。
这不仅需要系统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
而且需要高科技,二者缺一不可。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由此,我们对待海洋资源应该既科学开发、又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共同推进。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海洋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脆弱易损,也是因为过去重点关注经济开发的错误方式使我们更加警惕开发的方式。
兼顾开发与保护,既有利于推动沿海和全国经济进步,也有利于保护我国海洋资源,从而长远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第一,完善海洋开发、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
在现有《海岛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法律,确定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区域、方式等内容,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区域、保护方法,为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法律基础。
第二,严格进行科学规划。
站在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高度,建立海洋综合管理规划体系,对全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发展的目标、功能给予合理定位,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划定优化、重点开发区和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合理建立产业集聚区和自然保护区。
注重海洋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
第三,加强区域整合协作。
宏观上整合各地资源,灵活调配、优势互补,防止出现重复建设。
建立各省、地、县的领导干部会议协调机制,定期协商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海
洋保护,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第四,优化海洋开发方式。
特别注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项目的审查力度,建立污染源控制与综合管理系统,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产能,大力引入、推广高技术、低污染的产业、产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各级政府积极建立科研机构,重点研发海洋资源开发的高新技术,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
第五,加大对海洋资源的综合保护。
在完善法规、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领域的保护与防治,适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对城市、企业排污的监管力度,普及自动监测设备,对排污超标的严格问责。
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督作用,政府和媒体合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海洋开发共同形成“综合性海域管理”体系。
五、小结
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的高科技事业,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更要开拓自己的海洋开发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对高科技人才有很高需求,我们在征服海洋的路上还需要走很远。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斯蒂芬·哈钦森博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海洋出版社
3、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海洋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