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仪表举止礼仪第三章公共礼仪第四章交往礼仪第五章通联礼仪第六章聚会礼仪第七章宴请礼仪1.着装西装,又称西服、洋服.它起源于欧洲,目前是全世界最流行的一种服装,也是商界男士在正式场合着装的优先选择.①颜色②图案③尺寸④商标⑤纽扣⑥内衣⑦口袋⑧领带⑨鞋袜⑩公文包2.佩饰在社交场合,佩饰尤为引人注目,并发挥着一定的交际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借以表达使用者的知识、阅历、教养和审美品位.第二,它是一种有意的暗示,可借以了解使用者的地位、身份、财富和婚恋状况.饰物佩戴饰物要考虑人、环境、心情、服饰风格等诸多因素间的关系,力求整体搭配协调。
遵守以少为佳、同质同色、符合身份的原则。
男士只能佩戴戒指、领饰、项链等,注重少而精,以显阳刚之气。
女性饰物种类繁多,选择范围比较广,饰物的佩带要与体形、发型、脸型、肤色、服装和工作性质相协调。
吊唁时只能戴结婚戒指、珍珠项链和素色饰物。
文明礼仪常识之二--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遵守、适度、自律。
胸针:胸针的佩戴往往给人以气质的感觉。
身在职场,庄重的着装需要借助胸针的衬托,来表达职场的干练。
当然胸针是男女都可以佩戴的饰物。
当穿西装的时候,应别在左侧领上。
穿无领上衣时,应别在左侧胸前。
发型偏左时,胸针应当居右。
发型偏右时,胸针应当偏左。
具体高度应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粒、第二粒钮扣间。
在工作中如果要求佩戴身份牌或本单位证章、徽记上岗的话,就不适合再同时佩戴胸针。
领针:领针一般专门用来别在西式上装左侧领上。
男女都可以用。
佩戴时戴一只就行了,而且不要和胸针、纪念章、奖章、企业徽记等同时使用。
在正式场合,不要佩戴有广告作用的别针,不要将它别在右侧衣领、帽子、书包、围巾、裙摆、腰带等不恰当的位置发饰:发饰一般常见的有头花、发带、发箍、发卡等。
通常,头花和色彩鲜艳、图案花哨的发带、发箍、发卡,都不要在上班时佩戴。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的饰物外,银饰的佩戴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银饰品的种类比较流行佩戴鼻环、脐环、指甲环、脚戒指、个性项链、项圈等。
它们多是标榜前卫、张扬个性的选择,老银铺银饰小编建议在工作时或严肃的场合切记不可佩戴。
在社交场合,佩戴手表,通常意味着时间观念强、作风严谨。
在正规的社交场合,手表往往被看作首饰。
它也是一个人地位、身份、财富状况的体现。
所以男士的手表,往往引人瞩目。
在正式场合佩戴的手表,在造型上要庄重、保守,避免怪异、新潮,尤其是尊者、年长者更要注意。
一般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手表适用范围极广也适合在正式场合佩戴,而那些新奇、花哨的手表造型,仅适合少女和儿童。
而且适合选择单色或双色手表,色彩要清晰、高雅。
然而选择灰黑色的手表最理想,这个色系往往象征着大气、端庄之感。
除数字、商标、厂名、品牌外,手表没必要再出现其他无意义的图案。
卡通类等彩绘的各类图案设计的手表就不太适用于职场工作中的佩戴。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相关礼仪,其实很多饰物的佩戴也是需要注重年龄层的分类,不符合年龄的佩戴容易会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
所以在选择佩戴饰物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地考量自己的年龄适配度。
3.称呼对有职务、职称或学位者的称呼:①直接用职业名称来称呼,如医生、法官、律师、教师等.②有些职称也可以用做称呼,如张教授、李工程师、张技术员等.③有时用职务做称呼,尤其在工作场合,如科长、处长、部长等.④学位中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只有博士才能作为称呼使用,而且一般也是在与专业相关的场合使用.⑤副职的称呼.4.进出电梯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后进后出。
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应先进后出。
5.乘车由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一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时,通常仍讲究右尊左卑,但座次变化为后排为上,前排为下.6.舞会请舞伴时,最好是邀请异性。
通常讲究由男士邀请女士,不过女士可以拒绝。
另外,女士也可以邀请男士,然而男士不能拒绝。
在较为正式的舞会上,尤其是在涉外舞会上,同性之间切勿相邀共舞。
第一章一、礼仪的含义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关系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据考证, “礼”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礼的本意是敬神求福.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为:“履,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如同鞋子是脚的依托一样,凡事所依凭的东西都称为履.人们在生活中所依凭的也就是礼.古代的礼仪大致有三种含义:一是典章制度,即国家机构设置及官吏考选、君臣等级、赋税土地制度等.二是礼节仪式.如吉、凶、军、宾、嘉.三是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
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
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老、故、逝、终等。
现代的礼仪含义.据周文柏主编的《中国礼仪大词典》:礼是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总和.约定俗成而又众所习用,这是礼仪规范形成的共同规范.礼仪的主体: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礼仪的客体: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礼仪的媒体:指的是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媒介。
礼仪的环境:指的是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
政务礼仪:政务礼仪是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
商务礼仪的核心是一种行为的准则,用来约束我们日常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商务礼仪的核心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这样我们学习商务礼仪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商务礼仪,它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
商务礼仪知识共享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愿以下社交礼仪知识能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
服务礼仪: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主要适用于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商界人士、职场人士、企业白领等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士。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
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
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指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礼仪的归属礼仪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礼仪是一门普及性学科。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礼仪的特征共同性、变动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区域性礼仪的原则:1、守信的原则 2、平等的原则3、互尊的原则4、宽容自律的原则。
5、得体适度的原则。
6、沟通交流的原则。
7、从俗的原则、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适度、沟通、互动礼仪的本质是什么:尊重他人,约束自己。
礼仪的功能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礼仪的含义二、礼仪的内容三、礼仪的分类四、礼仪的归属五、礼仪的特征六、礼仪的原则七、礼仪的功能礼仪的含义:交往艺术,沟通技巧,行为规范交际礼仪的基本理念:尊重为本,白金法则,三A原则白金法则有三个要点]1行为合法,不能要什么给什么,你做人,做事都需要底线.2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尽量满足对方什么.3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三A原则”是商务礼仪的立足资本,是美国学者布吉尼教授提出来的。
“三A 原则”就是三个以A开头的英语单词,其中文意思就是“接受别人(accept)”、“重视别人(appreciate)”、“赞美别人(admire)”。
第二章仪表举止是人的外在的表现,包括容貌、衣着、装饰、举止、表情等。
1,仪容仪容指的是人的外观、外貌;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社交礼仪对个人仪容的首要要求是仪容美,具体包含三层:1.仪容自然美。
2.仪容修饰美。
3.仪容内在美。
真正意义上的仪容美,应当是上述三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在这三者之间,内在美是最高境界,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修饰美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
个人修饰仪容时,应引起注意的,通常有头发、面容、手臂、腿部、化妆等五个方面。
一、头发。
1、勤于梳洗对头发勤于梳洗,作用有三:一是有助于保养头发,二是有助于消除异味,三是有助于清除异物。
头发洗涤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水的选择:宜采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
二是要注意洗发剂的选择:干性发选择温和营养性的洗发护发用品,油性发选择去污力略强的洗发用品。
三是要注意头发的变干,最好是自然晾干。
通常理发,男士应为半月左右一次,女士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洗发应当3天左右进行一次,若能天天都洗自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