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

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
一、历年考题风格分析
中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初试共两门专业课,即汉语基础和国际汉语教育,满分是300分。

对历年的考研试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试题的总体难度并不是很大,考题风格因年份不同也有不同层次的变化,但是紧扣课本,充分考查了考生对指定教材的熟悉及掌握程度。

但是另一部分的试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因为最近两年没有指定参考书,所以,出题的范围有所扩大,但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方面。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历年真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和考点复现率很高。

首先,从题型上来说,AA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基础科目的试题紧随汉硕考试大纲样卷,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的客观题占据了整个试题的2/3,还有一个汉语写作部分占分40分。

其次,从题量上来说,近两年基本与前两年保持一致。

因为分值小,很多都是一分一空,所以题量很大。

但是所幸题目都比较简单,所以只要好好复习,完成试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从考研的侧重点上来看,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中,考点分布于中外文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方方面面,分值还是一空一分(除开后面的汉语写作40分),2010年和2011年的真题来看,第一大部分80分很大一部分的题都是来自《中国文化要略》,重点在于中国文化自身的考查,但是从2012-2014年的试题来看,有趋势将80分分散于外国文化,不仅仅是外国的古代文化文学,更有现当代的文娱政治等的考查,这也是难度增大的一个原因。

二、考试题型特点与解法剖析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包括三大部分,(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2)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案例分析与写作。

在第一部分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在第二部分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第三部分是一个汉语写作。

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这部分的考查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考查的内容是中外文化和中外文学,文化中又包括历史、地理、医学、宗教、音乐、常识,2012年新增加的与现代娱乐,时事政治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很考查考生的知识面。

(1)填空题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

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

这是填空题题型的特点。

原理和规律是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

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

遇到这类问题,当考生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600年,北上北京,谒见中国明代万历皇帝,这是中西方交流史上一个标
志性的事件。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利玛窦
1913年,印度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是获此殊荣的东方第一人。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泰戈尔
(2)判断题
判断题考查还是一些文化文学常识,或者是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是都是最基础的,难度不大。

出题无明确规律可循,所以,考生需要“广积累”。

判断题中可以采取找错误点的策略。

例: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傣族—泼水接;彝族—火把节
韩非子思想的重要核心是“兼爱”、“非攻”。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错误,墨家思想核心为“兼爱”、“非攻”。

(3)选择题
选择题难度适中,除了平时会经常使用的“知识点做题”,还可以通过比较选项来进行选择。

分析理解选项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对考生的分析判断尤其是选项对比能力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考生在日常做题时注重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将选择题拿下的难度不大。

例:11.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之一?(2011年国际汉语教育)
A 塞万提斯
B 达芬奇
C 米开朗基罗
D 拉斐尔
【答案解析】:
答案选A,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分别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三人。

而塞万提斯是西班牙的作家,代表作《堂吉诃德》。

例:9.汉代有名的美人是 A 。

(2012年国际汉语基础)
A 赵飞燕
B 杨贵妃
C 西施
D 貂蝉
【答案解析】: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2.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这部分的考查形式跟第一部分一样都是选择题、填空他和判断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

主要知识点还是来自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对于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流派分类、课程安排等都是重点章节。

例: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生理特征和特征。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心理
一个较长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和后摄抑制的干扰。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前摄抑制
例:判断题
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智力多元论。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正确
语文分流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按先文后语的思路安排教学。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错误,应是先语后文
HSK水平考试属于一种语言单项技能考核。

(2016年真题)
【答案解析】
错误,综合技能
例:选择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2016年真题)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答案解析】
B
如果班主任只有在学生表现出足够多的良好行为后才基于强化,但学生并不知道何时会得到强化,那么她使用的是哪种强化?(2016年真题)
A.连续强化顺序
B.固定比率强化顺序
C.固定时距强化顺序
D.可变率强化顺序
【答案解析】
D
3.案例分析与写作
这部分主要考查汉语写作能力,本科生的基本写作功底不存在问题,但是这里不完全是写作,还需要分析案例,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战略是这部分的解决办法。

AA大学2010年试题是教案写作,2011-2016年都是给出一段案例,需要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