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参考书目: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ISBN7-117-03896-9
“外科学(7)”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4015
课程名称:外科学(7)学分:11.5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研究对象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它多种疾病,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是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外科学与其他各科的内在联系。启发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通过课堂讲授、见习、实习及自学,最终使学生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学会常见及多发病的诊治原则,达到医学硕士水平。
先修课程: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
课程水平(适合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
教学手段:讲授多媒体
参考书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ISBN 7-117-04878-6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ISBN 7-117-05648-7
“外科学(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3019
课程名称:外科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分:8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学习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通过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实习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形式,最终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临床技能,熟悉外科常见及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
课外实践内容:
通过病历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手术、观看录像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临床见习、生产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先修课程:解剖、诊断、病理、病生、药理、微生物等
适合年级:三、四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
参考书目: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ISBN7-117-03896-9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NURS3012
学分:8.5
授课学时:96实验学时:80课外学时:8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必修的护理专业课程,包括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的内容包括水电解制酸碱代谢失衡、休克、麻醉、重症监护、手术前后、感染、损伤、烧伤、显微外科、器官移植、肿瘤等病人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各论部分介绍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疾病及其护理。在临床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课外实践内容:
通过病历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手术、观看录像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临床见习、生产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先修课程:解剖、诊断、病理、病生、药理、微生物等
适合年级:三、四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
参考书目: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ISBN7-117-03896-9
课外实践内容:
可通过病历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观看录像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后期通过临床见习、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处理一般急重症的能力。
先修课程:解剖、诊断、病理、病生、药理、微生物等
适合年级:三、四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
课程组负责人
李津
职称
副教授
学科
护理
单位
护理系
联系电话
85323222
E-mail
任课教师
职称
学科
单位
李津
副教授
护理
护理系
高睿
讲师
护理
护理系
吴娜
讲师
护理
护理系
“外科学(5)”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3020
课程名称:外科学(5)学分:11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学习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通过课堂讲授、见习、实习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掌握外科常见及多发病诊治原则。
参考书目:
陈孝平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ISBN 7-117-04455-1
“外科学(法医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3019
课程名称:外科学(法医学专业)学分:8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学习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通过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实习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形式,最终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临床技能,熟悉外科常见及多发病的诊治原则。
课外实践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用示范病历讨论、动物实验、参观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观看录像等手段做为辅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临床见习、生产实习,使学生具备能独立处理临床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重症的能力。
先修课程:解剖、诊断、病理、病生、药理、微生物等
适合年级:四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