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3.从16世纪起,一些欧洲殖民者开始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理解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性质
学法提示讨论交流法、讲述法。

一、导入示标: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使我国大明国威得以充分展示,也体现了明初开放式的对外关系。

戚继光临危受命,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荡平倭寇。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二、自学知疑:
(一)预习检测:
1. 称帝后,派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 ,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次下“西洋”。

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

2.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往来,而且开创了与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和,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到东南沿海抗倭。

在九战争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了倭患。

后来又进入、,与其它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从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大澳门的居住权。

(二)质疑问难:
三、探究交流:
探究一:航海壮举,友好往来
材料一:[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敕郑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1)材料一“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探究二:抗击倭寇捍卫主权
材料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从材料中可感受到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2)简述其主要事迹.
四、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仁宗
D.
2.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郑和下西洋的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A. 印度半岛
B.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反映了他()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五、学习感悟: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和戚继光临危受命抗击倭寇、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一点深深感染着你。

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一定思绪万千,无比自豪……
我想说:。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