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市应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相关部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公交企业在应急处置公交接驳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运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减轻轨道交通因突发事件停运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提供城市客运保供服务,结合我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的实际运作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XX市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XX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XX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XX地铁运营突发性事件(事故)信息报送规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3 工作原则1.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注重实效。
1.3.2 统指挥,多方协作;指令畅通,职责分明。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因突发事件造成线路中断,需要启动地面公交进行接驳分流疏运的应急处置。
有轨电车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处置参照本预案实施。
2 组织机构与职责在XX市城市公共交通应急指挥部领导体系下,本预案组织机构由XX市公共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协调指挥中心)和XX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接驳指挥部(以下简称接驳指挥部)两部分构成。
2.1 协调指挥中心2.1.1 协调指挥中心组成:协调指挥中心由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市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挂帅,领导协调指挥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常设机构设置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2.1.2 协调指挥中心主要职责(1)组建接驳指挥部,并督导、协调其有关工作;(2)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应急接驳的需求,根据《XX 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协调市公安交管、市城管、东部机场集团航站区管理部、各区等相关单位参与应急接驳工作,组织或配合公交接驳停靠点、停靠区域的秩序维护,以及采取临时交通管控等相关措施。
2.2 接驳指挥部2.2.1 接驳指挥部组成:接驳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淳区交通运输局、溧水区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各公交企业、机场线路客运企业,具体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一支队负责协调指挥。
2.2.2 接驳指挥部主要职责(1)决定启动本预案并按程序终止公交应急接驳响应;(2)负责指挥各成员单位开展公交应急接驳行动;(3)指导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的应急接驳组织领导机构,落实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接驳方案;(4)明确需要市公安交管、市城管、各区、东部机场集团航站区管理部等相关单位配合的事项,并及时上报协调指挥中心;(5)定期组织召开公交应急接驳相关工作会议,及时调整、完善接驳预案,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6)完成协调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2.3 相关单位职责2.3.1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指导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公交企业、机场线路等公路客运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接驳机制,制定公交应急接驳实施方案。
指挥公交企业开展应急接驳响应,地面公交需要跨区域、跨企业调度运力时,按照《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统调度,加强支援。
指挥机场线路等公路客运企业开展往返机场的客运应急接驳响应。
及时上报需协调指挥中心进行协调的事项,根据授权与相关方进行协作。
2.3.2 高淳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指挥高淳公交企业开展应急接驳响应,参与相应接驳方案制定。
及时上报需协调指挥中心进行协调的事项,根据授权与相关方进行协作。
2.3.3 溧水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指挥溧水公交企业开展应急接驳响应,参与相应接驳方案制定。
及时上报需协调指挥中心进行协调的事项,根据授权与相关方进行协作。
2.3.4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应急接驳机制。
做好运营监测、预防、预警和信息上报工作。
利用广播、电子屏、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向乘客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
通过设置公交应急接驳标识牌等措施,按要求向相应公交站点或等候区疏散乘客,并维护站(区)内秩序。
2.3.5 相关公交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应急接驳机制。
细化公交应急接驳现场调度方案,落实应急接驳车辆及现场调度人员,确保能够顺利执行本预案,并按要求实施应急接驳。
当滞留乘客被疏散至接驳车辆后,乘客的安全责任由相关公交公司负责。
XX公交集团负责主城区和江北新区公交应急接驳。
东山公司负责江宁区及江宁衔接主城区的公交应急接驳。
高淳公交公司负责高淳区及高淳衔接溧水的公交应急接驳。
溧水公交公司负责溧水区及溧水衔接高淳和江宁的公交应急接驳。
2.3.6 机场线路客运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应急接驳机制。
细化机场线路客运企业应急接驳现场调度方案。
轨道交通机场线突发事件需要机场线路客运企业予以接驳时,按要求将接驳车辆、现场调度人员调派到位。
2.3.7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据职责做好公交应急接驳配合工作。
3 监测、预防和预警3.1 信息监测3.1.1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负责建立轨道交通运营监测及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开展风险评估。
建立相关资料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3.1.2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分析判断并预测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按照《XX地铁运营突发性事件(事故)信息报送规定》(宁交安〔2012〕542号)向相关单位及时上报信息。
3.2 预防3.2.1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定期对轨道交通的线路、站点、设施、设备等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调查、风险评估。
排查隐患,加强整改。
3.2.2 接驳指挥部监督有关单位制定并完善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演练。
3.3 预警3.3.1 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为预警基础,构建全天候全范围的行业应急预警网络。
3.3.2 根据预警类别等级,预警信息发布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相关公交企业、相关配合单位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随时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4 应急处置4.1 响应启动4.1.1 启动条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本预案:1、城区段: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1)轨道交通同一区段双向行车可能中断30分钟及其以上;(2)在轨道交通某一区段单向行车可能中断40分钟,部分区间采用单线双向行车,且单向行车间隔20分钟以上。
2、外围段:4号线、S3号线、S7号线、S8号线、S9号线:(1)轨道交通同一区段双向行车可能中断60分钟及其以上。
4.1.2 启动程序根据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上报信息,达到本预案启动条件时,接驳指挥部下达启动公交应急接驳响应指令,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开展应急接驳。
4.2 信息报告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负责向接驳指挥部报送信息。
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事件(事故)时间、地点、概况、客流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现场联系人等。
接驳指挥部下达指令,通知相关成员单位启动本预案,并上报协调指挥中心请求协调相关单位配合预案实施。
信息报送和发布参照《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XX地铁运营突发性事件(事故)信息报送规定(宁交安〔2012〕542号)》执行。
4.3 响应措施4.3.1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向接驳指挥部报送信息的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减轻影响程度,启动企业内部客流应急疏散方案,将乘客安全、有序地引导至地面公交接驳停靠点。
4.3.2 接驳指挥部接报后,第一时间向相关公交企业发出应急接驳行动指令,明确接驳时间、起讫点、投放运力等要求。
同时,向协调指挥中心上报相关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4.3.3 协调指挥中心根据公交应急接驳需求,协调市公安交管、市城管、相关区等单位参与公交应急接驳。
4.3.4 公交企业接收到接驳指挥部指令后,10分钟内按要求增加保障线路的运力;需要开通临时接驳线路的,30分钟内按照指令要求将运力组织到位;高淳、溧水公交企业在非营运时间段, 40分钟内按照指令要求将运力组织到位。
需要机场线路客运企业进行应急接驳的,10分钟内按要求调派车辆。
4.4 响应终止4.4.1 终止条件轨道交通中断区段恢复运营30分钟后,无明显滞留乘客。
4.4.2 终止程序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向接驳指挥部报告,申请结束公交应急接驳。
接驳指挥部视情况下达终止公交应急接驳响应的指令,并上报协调指挥中心,恢复正常客运秩序。
5 后期处置5.1 善后处理参与地面公交应急接驳工作的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处理善后工作。
5.2 调查评估5.2.1 调查分析。
根据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类别和等级,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接驳指挥部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调查分析。
5.2.2 评估总结。
应急状态解除后,参加公交接驳应急处置的单位要整理和汇总相关记录和资料,客观评价公交应急接驳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接驳指挥部。
接驳指挥部根据评估总结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对本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5.3 奖励和处罚接驳指挥部依据有关规定,结合各单位在公交应急接驳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向相关单位提出奖励或处罚意见和建议。
6 保障措施6.1 通讯联络保障6.1.1 协调指挥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以协调、保障公交应急接驳为核心的通讯系统和保障制度。
分析总结在公交应急接驳过程中各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情况,提高协作水平。
6.1.2 接驳指挥部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加强信息沟通,保障通讯顺畅。
6.2 应急储备保障各成员单位根据《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人力、物力储备保障工作。
6.3 应急能力保障6.3.1 宣传教育。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及相关单位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方法,向公众宣传、普及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应急接驳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应急反应素质。
6.3.2 培训与演练。
接驳指挥部指导各相关单位制定年度演练计划,组织协调本预案的演练,提高各相关单位协作能力。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公交企业、机场线路客运企业应定期开展本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接驳处置能力。
6.4 预案经费保障XX市地铁线路发生故障期间,公交接驳应急费用由地铁运营公司承担,并按签订协议向有关公交企业和机场线路客运企业支付,其他费用不再另行计算。
7 附则7.1 预案制定与发布本预案由XX局制定并发布。
7.2 预案解释本预案由XXX负责解释。
7.3 预案管理与更新由市交通运输局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接驳情况的总结评价及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相应修订和更新补充。
7.4 预案的生效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