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要点1.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的概念;生产系统的管理职能;生产系统的绩效评价。
2.生产与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生产管理提出的要求。
3.生产过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生产过程的运作分析。
⒋生产类型生产类型的分类准则及其基本类别;各基本生产类型的特征及其管理特点。
⒌生产管理中的决策问题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决策问题;生产管理决策的主要方法。
二、基本要求⒈理解生产管理在生产经营型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⒉深刻理解生产过程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⒊理解生产系统的概念及其绩效评价。
⒋深刻理解生产类型。
⒌了解生产管理中的决策问题。
三、重点内容分析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是指从事生产过程的各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
按分工协作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
工艺专业化是按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
这种单位集中同类设备和同工种工人进行同一工艺方法的加工。
故只能完成产品生产过程中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序。
对象专业化则是按产品为对象划分生产单位。
在一个生产单位内拥有制造生产对象所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
故能完成该种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四、习题1.叙述生产系统的六个组成部分,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2.试论述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任务。
3.比较订货型生产的几种类型与备货型生产的各自特点。
4.分别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量流水生产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5.有哪几种生产组织方式?并论述其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领域。
6.何谓生产系统的功能悖论?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它?7.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有哪些?为什么要对它们进行综合权衡?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8.论述生产战略的基本类型,并通过举例阐述其特点。
9.试论述如何灵活应用一体化战略,以具体企业的运作实践为例。
10.论述生产计划体系的几个层次。
第二章生产预测(3学时)一、要点⒈预测的作用及预测期预测的作用;预测的前提条件;预测的时间期。
⒉预测的工作步骤⒊预测方法二、基本要求⒈了解预测的作用及必要的前提条件,了解不同预测期所要求的预测内容。
⒉了解预测的工作步骤。
⒊熟练掌握预测方法三、重点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非线性回归分析3.时间序列序列法、指数平滑法四、习题1. 表2-1为某个汽车维修零部件成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一些零部件的销售数据,这些零部件物流号分别为P01E、P15、P23A、P33和P45B,为了建立面向预测的采购策略,请用曲线分析的方法对汽车等组装维修零部件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分析相应的预测效果。
表2-1零部件销售数据表(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据,这些零部件物流号分别为P01E、P15、P23A、P33和P45B,为了建立面向预测的采购策略,请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汽车等组装维修零部件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分析相应的预测效果。
表2-2 零部件销售数据表(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3.思考题,本章中对于例题中的预测都是单独进行的,读者能否从各个关连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进行关联部件之间的预测。
4.讨论题,结合本章所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在生产实际中决定预测的精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库存控制(5学时)一、要点1 库存的定义2 确定性需求下的库存控制3 时变需求下的库存控制4 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报童模型5 建立安全库存二、基本要求1 了解库存的定义2 掌握如何在确定性需求下对库存进行控制3 了解时变需求下的库存控制4 了解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报童模型5 了解如何建立安全库存 三、重点内容确定性需求下如何对库存进行控制 四、习题1. 某公司存货单元A 的年需求量为1760单位/年;订货成本为4.0元/次;保存成本为0.096元/单位,年。
试求:(1)EOQ ;n*;TRC(EOQ)。
(2)假设因为生产等方面的原因,每次订货量为400单位,求在此情况下的年库存成本比采用经济订货批量的年库存成本高出的百分比。
(3)考虑折扣因素如下:⎩⎨⎧≤-<≤=Q 005)9.01(4500Q 04αH=0.024 求最佳经济订货批量2.某公司对某从属存货单元的需求如表3-19所示,已知订货成本Cl =144元/次;保存成本Cu=0.4元/(单元,月)。
试用 下列方法求解订货批量的问题:(1)EOQ 法 (2)PPB 法 (3)S-M 法(4)对以上3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比较与分析3.已知前一个销售季节产品的预测和实际需求数据和本销售季节产品的预测数据,分别如表3-1与3-2所示表3-1 前一个销售季节产品的预测和实际需求数据表3-1前一个销售季节产品的预测和实际需求数据表3-2 本销售季节产品的预测数据(1)请从概率的角度给出各产品需求预测的可靠程度?(2)给出期望利润最大化的订购量?4.思考题在确定需求下如果订货到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连续的,即订货的到达量是时间的函数,请确定该情况下的订货批量。
5.思考题在时变需求下如果货物消耗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的,即货物的消耗是时间的函数,请确定该情况下的订货批量。
第四章、生产计划(8学时)一、要点1 生产计划的相关概述2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3 生产计划的编制4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5 物料需求计划6 能力需求计划7 MRPⅡ及ERP二、基本要求1 了解生产计划的相关概念2 熟悉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3 理解生产计划的编制4 会制定产品出产进度计划5 熟悉如何制定物料需求计划6 熟悉如何制定能力需求计划7 熟悉MRPⅡ及ERP的管理三、重点内容(1)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1. 调查研究,预测市场对产品种类的数量的需求2. 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企业生产能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3. 根据调查研究和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生产决策4. 正确制订生产计划中的各项指标5. 进行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6. 进行各级各种生产计划的编制,确定车间生产任务7. 组织实施各种生产计划8. 总结检查计划实施以及完成情况(2)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1.产品的品种指标2.产品产量指标(3)生产计划的编制1. 滚动式计划编制方法2.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掌握根据不同生产方式进行出产进度计划的策略选择四、习题1.根据您所在的企业的类型和产品特点,谈谈您在制订生产计划中的一些经验。
2.假如您所在的企业即将要实施ERP项目,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特点,分析其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效益?3.某企业准备生产X产品,其单位售价为150元/件,单位可变成本为100 元/件,固定成本为5000元,年产量为200件。
求①企业年获利多少?②盈亏平衡产量为多少?③最低定价为多少时,企业不会亏损?④若目标利润为1万元,目标成本为多少?⑤由于原材料上涨和工人工资的增加,使其单位可变成本上升为140元/件,在单位售价不变,转产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作出停产决定,为什么?4.已知某企业的A产品在各时段的订单量、库存量、批量、提前期等信息,如表4-1所示,计算到第8周结束时的库存量是多少单位?表4-1 A产品MRP表格第五章作业计划与控制(8学时)一、要点1.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的概念2.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节拍、标准计划、在制品占用量定额3.大量流水生产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在制品定额法4.批量生产的期量标准批量、生产提前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额5.批量生产的(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累计编号法6.批量生产的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7.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生产周期、总日历进度计划8.单件生产的(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周期进度表法9.作业排序作业排序的评价标准;作业排序的方法;10. 生产调度的内容、原则、工作制度与方法11.在制品的管理二、基本要求1.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2.掌握各种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概念3.了解各种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的确定方法4.掌握在制品定额法、累计编号法。
5. 掌握批量生产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6.掌握作业排序的评价标准和单设备的排序方法、Johnson-Bellman法。
7. 掌握生产进度控制的方法8 .了解在制品管理的方法三、重点内容分析(一)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企业组织日常生产活动的依据。
它把全年的生产任务,在空间上具体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作地,在时间上具体分配到了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小时。
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依照一定的期量标准来编制的。
这样就有多种形式的生产作业计划。
如,车间月计划,车间周计划,班组周计划,班组日计划,班组轮班计划。
(二)流水生产流水生产是指劳动对象依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和规定的速度,流水般地通过各工作地,进行连续生产的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
特点: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整个工艺过程是封闭的;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生产组织流水生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流水线的设计包括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
流水线的技术设计是指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订、专用设备的设计、设备改装设计、专用工夹具设计、运输传送装置的设计以及信号装置的设计。
组织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1)明确零件的分类;2)改进产品结构;3)审查与修改工艺规程;4)收集整理流水线资料。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的步骤: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节拍: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流水线节拍=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计划期产品产量计划期产量=计划中规定任务+不可避免的废品;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节奏:按批运输时,流水线上相邻两次运输的时间间隔2 工序同期化工序同期化就是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使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等于节拍或成为节拍的整数倍,以便提高工作地负荷和降低其超负荷。
机械加工流水线主要靠技术措施来实现。
主要有:(1)设备。
更新改造设备(2)工艺装备。
快速安装(减少装夹时间、换刀时间)(3)改变加工方法,减少切削时间,提高切削用量,采用高效刃具,多件加工。
(4)改进工作地布置,减少辅助操作时间(5)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操作方法(6)建立在制品储备阶位法是一种装配流水线平衡的方法。
3. 确定最少工作地数工作地数应越少越好。
当然不会过小。
需要工作地(设备)数=单件时间定额/流水线节拍流水线的总负荷系数=单位产品总装配时间/(实际工作地数*节拍)流水线的总负荷系数一般应在0.85---0.9。
4 配备工人流水线配备工人时,要保证各工作地都能正常工作,还要考虑缺勤率(病、事假等),为流水线准备一部分后备工人5. 选择运输装置6 .流水线平面布置流水线布置的形状,一般有直线形、直角形、S形、O形、U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