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先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导出新课《多媒体信息的表达与加工》
3’
二、教授新课:
提问:什么是多媒体?
教师给出广义、狭义两个答案
广义: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
狭义:计算机与音视频技术的结合
学生回答:声音、视频相结合等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与普通电子作品的区别
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创作软件PPT的基本操作
10’
向学生布置课堂任务提供练习文件,让学生用课本光盘中的素材自己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进行
课堂练习
进一步巩固PPT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的突破
15’
三、能力提高
给学生展示优秀多媒体作品
并就其中一个效果做详细的讲解,化繁为简,让学生体会其中之奥妙,并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强调很多精美的动画效果需要同学们在不断实践和创新中去发掘。
3.对比法:通过不同软件做出的不同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区别导入新课
4.演示法:向学生展示优秀PPT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自主创作的能力。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
评价
时间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欣赏两个不同的电子作品
1.word作品《爱鸟报》
2.PPT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提问两个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能够熟练的在PPT中插入视频以及声音文件。
教学难点:
1.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2.自定义动画的不同设置会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
教法分析:
1.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2.任务驱动法:这是典型的应用和技术型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目的使教学重点贯穿整个任务,并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达到对教学重点的消化与理解。
激发学生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兴趣
1’
教师通过与word对比的方式讲授PPT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图片、文字的插入、背景的设置
2.图片工具栏中的设置透明色功能3.Fra bibliotek音的插入与控制
4.视频的插入与控制
5.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6.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7.幻灯片的切换
8.幻灯片动作设置
认真听老师
讲解
粤教2003课标版高中信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第3节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秦安县第三中学 师永军
2016年12月6日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师永军
单位名称
秦安县第三中学
课题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说教材:
这是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一共设置了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而我校高二信息技术所采用的选修模块恰恰为《多媒体技术应用》,因此《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就更显重要。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对上节内容《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延伸与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
1’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导课采用展示图、文、声、视并茂的PPT作品与原有的word作品进行对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word知识基础上学习PPT的基本操作,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两个软件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小,操作容易上手。提高部分,把优秀作品分解讲授,利用基本的自定义动画,做出漂亮的动画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
观看
学生认真
聆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更多同学一个提高的空间,让其对自定义动画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难点
的突破
10’
四、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强化学生对多媒体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
3’
五、课后作业:
思考优秀作品中的另一个动画效果是怎样形成的。
巩固学习效果
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培养其创新能力
这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利用PPT进行多媒体电子作品的创作,重点让学生掌握PPT如何插入声音、视频、以及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技巧,以便学生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说学生:
这部分内容是放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之后进行讲解,因此同学们已经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操作,对于PPT只需重点讲解与word不同的几个知识点即可,并在能力提高环节,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定义动画可以呈现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和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的欲望,提高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的常用加工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具备一定多媒体作品的自主创作和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养成先思而后动的良好思维习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掌握多媒体作品创作软件PPT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