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名师导语』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人文精神的内涵或者苏格拉底等人物的思想主张。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看,人文精神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哲学的产生(1)诞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一些希腊人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由此诞生了哲学。
(2)地位: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2.自然哲学(1)代表: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2)作用: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智者学派(1)背景⎩⎨⎧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②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出现:公元前5世纪,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
(3)观点⎩⎨⎧①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③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4)意义⎩⎨⎧①积极: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智者学派的主张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普罗塔哥拉4.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人物主张影响苏格拉(1)认识人自己(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底(2)“知识即美德”门研究“人”的学问(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1)真理高于一切(2)创立逻辑学(1)集大成的学者(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使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古希腊先哲们把神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构图解史】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信息提取: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哲学。
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智者学派将哲学引入社会领域,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漫画解史】知识即美德信息提取:“知识即美德”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1)积极方面:将以往对自然和宇宙的关注转移到人类社会,并强调个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认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和基本内涵。
(2)消极方面: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2018·山西六校联考)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这体现的是()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生而平等D.天赋人权解析据材料“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是典型的智者学派的观点,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故B项正确。
答案 B探究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东西方人文精神的不同价值取向(1)东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
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
孔子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体现了天是万物的主宰。
孟子最早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性与天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善。
(2)西方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
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注重个体意识的文化心理。
而西方主张人的个性张扬,积极进取,勇为人先。
这种文化心理的不同也塑造了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
(2019·东北三省四市模拟)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
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这表明()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D.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解析由材料“悲剧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可知古希腊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是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 D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智者学派的影响智者学派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即使他们在思辨的道路上走到另一个极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核心论点: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但智者学派在人文精神的起源上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2016·课标全国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析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考法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Ⅰ,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 B『方法突破』★明立意从西方人文精神诞生的原因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首先,明确材料的时空“公元前9至前8世纪”“希腊”;其次,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清误区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试题,难度适中。
考生易把神与人的高度一致性错误归结为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理性占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代表人文精神的成熟阶段。
考法2古代中西方法律观念的比较【考题2】(2015·课标全国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孟子: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题技巧』★关键信息信息1“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说明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说明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信息2“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说明守法是正义行为;“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说明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说明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中外关联类试题。
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提炼有关孟子、苏格拉底观点的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别加以概括即可。
第(2)问有关社会背景方面,应从孟子、苏格拉底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来回答;“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从对中西法制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在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角度考虑。
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蒹葭》等篇。
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
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解析《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体现的都是人文关怀,故B 项正确。
答案 B2.(2018·广东五校联考)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
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B.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答案 B3.(2019·四川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B.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解析材料“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体现了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