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古希腊建筑

第4章 古希腊建筑

雕刻位置:围廊以 内,圣堂墙垣外侧 檐壁 巧妙布局:从西面 走进帕提农并从它
西北角掠过的真正
的游行者始终看到 浮雕上的队伍同自 己并肩前行,构思 很周到。
(4)伊瑞克提翁庙
建筑位置:山门后的悬崖边缘,帕特农神殿以北。 东西向南北向断坎交接处。 •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4)伊瑞克提翁庙
西 立 面
(2)胜利女神庙
特点: ①位置 ②柱式比例 ③朝向
供奉胜利女神
(2)胜利女神庙
特点: ①位置 :与不 对称的山门取 得平衡
(2)胜利女神庙
特点: ①位置 :与不对称的山门取 得平衡
(2)胜利女神庙
特点:
②柱式比例:采用爱奥尼式但比
例做的粗壮些。(1:7.68) 古希腊柱式使用灵活,不僵化
特点: ③朝向: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消弱自身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
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和张扬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宗教:来自理智和诗歌的结合
希腊人文主义
二、建筑艺术风格
物质环境
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人文环境
1.建筑:和谐、明朗、端庄的气息 2.雕塑: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 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希腊艺术风格
(一)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物
1.卫城布局特点:
2.主要建筑物: (1)卫城山门 (2)胜利女神庙 (3)帕提农神庙(4)伊瑞克提翁庙
1.卫城布局特点
(1)与地形结合 (2)它的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雅典卫城平面图
雅典卫城
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
(二)古希腊建筑柱式
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
檐口 檐壁 檐部 额枋
(4)伊瑞克提翁庙
南 立 面 女 郎 柱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爱奥尼柱式的变体
(4)伊瑞克提翁庙
南 立 面 女 郎 柱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
(4)伊瑞克提翁庙
它东面的柱廊的柱子高6.583m,底径0.692m,细长比为1:9.5。开间 净空2.05个底径。涡卷坚实有力。角柱柱头在正面和侧面各有一对涡卷,转 角上的涡卷斜向45度伸出,使正、侧面连续。
柱头
檐口 檐壁 额枋
柱头
柱身
柱子
柱身
柱础 阶座
阶座
基座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多立克(Doric)柱式
风格:刚劲雄健
外形: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
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 础,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
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比例:多立克比例粗壮(5—5.75倍),柱子 开间较小(1.2—1.5倍)柱子底径。檐部较
第4章 古希腊建筑
一、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1.位置:古希
腊包括希腊半岛、
爱琴海诸岛、小 亚细亚西部海岸
和意大利南部
古希腊自然环境
2.材料:境 内蕴藏着丰 富的大理石、 陶土和金属 资源,为发 展建筑、雕 刻提供了优 越的条件。
古希腊自然环境
3.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
柱式对建筑立面的影响
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 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 宇的外貌。
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风格:华丽
外形: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
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
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比例:科林斯的柱身较爱奥尼
克更为纤细,细长比大约1:10. 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 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1.建筑物和建筑群体艺术形式的完美,建筑与地形
环境完美结合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2、精微的审美能力和石作
技术高度成就,集中体现
在古典柱式体系上。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3、建筑与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雅典卫城——爱奥尼艺术和多立克艺术的融合
卫城可以说:“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防御的守护中心。
古希腊的剧场
建筑群 山地 奴隶制不发达
古罗马的剧场
雅典卫城
2.雅典卫城主要建筑物
(1)卫城山门
(2)胜利女神庙
(3)帕提农神庙
(4)伊瑞克提翁庙
20
(1)卫城山门
位置:卫城西 端,卫城的唯一入口 地面不取平西半低 于东半1.43米。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C.柱式细部精细处理和 雕刻题材及处理特色。 • 柱子:卷杀、侧脚、分块雕刻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柱式细部
精细处理
和雕刻题 材及处理 特色。
• 西边山花中心的复制品:雅典娜与波塞冬的竞争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帕那太耐节巡行队伍中的少女们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3)帕特农神庙
特点: ④是卫城上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物:
华丽、肃穆、欢乐;
(3)帕提农神庙
良好的比例关系:外立面成黄金矩形
(4)帕特农神庙——室内处理
B.室内特点: ①圣堂内双层列

②档案方厅:室
档案 方厅 圣 堂
内用四棵爱奥尼

西
式柱子。
• 帕提农内部遗址
(3)帕提农神庙——室内处理
圣堂:
(1)卫城山门

西

绘画 陈列 馆
位置:卫城西端 卫城的唯一入口:
敞 廊 南
室内使用爱奥尼的原因?
A室内柱高高于室外 B爱奥尼风格柔和雅致
地面不取平 西半低于东半1.43米,屋顶同时段开
山门多立克柱(6根)、内部三对爱奥尼柱子
较多立克更适于室内风格。
卫城山门
山门外观(多立克式)
(3)帕提农神庙
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神 庙不仅仅意味着对神的尊崇,也是 和平与民主的象征。
(3)帕提农神庙
特点:① 位置:在卫ຫໍສະໝຸດ 最高处,与山门保持80米的良好观赏距离
(3)帕提农神庙
特点:② 体量:希腊本土最大 的多立克式神庙。
(3)帕提农神庙
特点:③形制:最隆重的围廊 式,也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 庙宇。
东 立

西 南 鸟 瞰 重要性古典盛期爱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南 立 面
(4)伊瑞克提翁庙
设计难点:
•地形复杂,断坎相交 •与帕提农神庙相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
(4)伊瑞克提翁庙
• 位置:在断坎之上:西低东高(3.206米),南高北低 •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4)伊瑞克提翁庙
空间功能布局: • 用不对称构图手法 • 它由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 像柱廊组成。(雅典娜、波塞顿、伊瑞 克提翁、开刻洛普斯的墓) •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1.建筑物和建筑群体艺术形式的完美,建筑与地形环境完美结 合。 ①建筑与建筑群:胜利女神庙与山门;帕提农神庙与伊瑞 克提翁庙 ②建筑与环境:伊瑞克提翁庙的位置选择以及与地形的结 合。 2、精微的审美能力和石作技术高度成就,集中体现在古典柱 式体系上。 3、建筑与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重(约为柱高的1/3)
爱奥尼(Ionic)柱式
风格:清秀柔美
外形特征: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
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
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比例: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
9—10倍,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
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檐部较轻 (约为柱高的1/4)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三面、双层多立克立柱 檐部也大大简化
像之前方直到大门为一
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 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
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
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 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
更显富丽堂皇。
(3)帕特农神庙——室内处理
室内特点双层列柱原因:
室内层高高于室外,分两层可使柱子不显得过分粗壮拥塞
特点:
① 灵活处理的立面分段 ② 两种柱式的协调结合 应用
(1)卫城山门
卫城入口是一座巨大的山门,山门向外突出两翼,犹如伸开双臂 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的人们。
(1)卫城山门
位置:中央开间大于两边, 达5.43米地面不取平,西半 低于东半1.43米,屋顶同时 段开,山门多立克柱(6根) 内部内部三对爱奥尼柱子。
(4)伊瑞克提翁庙
• ②外观处理
(4)伊瑞克提翁庙
南墙正在高差处理
• 东西向断坎的上沿安置女郎柱。
• 东西立面高差(对比山门的处理)
• ②外观处理——A高差处理
(4)伊瑞克提翁庙
柱 式 对 比
• ②外观处理——B与帕提农神庙的协调
(4)伊瑞克提翁庙
形体对比 • ②外观处理——B与帕提农神庙的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