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编制范围 (3)四、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主要技术指标 (3)2.主要工程量 (4)五、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4)1.水文地质特征 (5)2.气象特征 (5)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5)六、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工班队伍的分部 (5)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7)3.施工进度计划 (8)4.资源配置计划 (9)七、施工方案 (11)1.总体施工方案 (11)2.涵洞施工工艺流程 (11)3.框架涵施工方法 (12)4.涵洞沉降变形观测 (29)八、管理措施 (32)1.安全保证措施 (32)2.质量保证措施 (35)3.工期保证措施 (36)4.雨季施工措施 (38)5.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39)涵洞单位工程(区间涵洞)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7标施工设计文件、设计技术交底及有关参考资料。

2. 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标及技术安全规程等有关文件。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我单位的设备状况、技术能力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化建设方案》及有关文件。

7.我单位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劳动力资源,以及在同类铁路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8.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二、编制原则1.遵循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满足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

2.遵循设计文件要求,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把握控制点,整体推进,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5.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

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7.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施工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造福当地,营造绿色工程。

三、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仅适用于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DK255+036.86-DK256+367.57段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的施工。

四、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详见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

主要技术标准表我分部起止里程桩号为DK227+778.385~DK244+098、DK255+036.86-DK256+367.57,含路基、桥涵、轨道工程、方城车站站前工程、支挡工程及相关附属工程。

单位工程划分中,涵洞工程分为2个单位工程,其中区间涵洞工程共包含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桩号及涵洞结构形式分别为:DK255+084.5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255+200.0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255+505.0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255+959.0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256+125.4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256+255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2.主要工程量涵洞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涵洞主要工程数量表五、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征1.水文地质特征南阳盆地水系发达,水渠内有少量地表水。

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潜水,局部具承压性,主要由地表河流及大气降水补给,较发育,表层被相对阻水的黏土层覆盖,含水层为黏土层之间的砂层,以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另外,受黏土层的阻水作用,局部分布上层滞水。

碳化环境的作用等级为T2,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气象特征气候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夏秋两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东南风,炎热多雨,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少雨。

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40.9~779.1mm,全年总日照数为1800~2200小时。

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本区间单位工程涵洞所处路基段均为松软土,地基采用CFG桩及钻孔灌注桩+筏板结构加固处理,CFG桩桩间距1.8m,钻孔灌注桩桩间距3.0m,均为正方形布置,桩位布置按涵洞中心对称向两侧布置。

六、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工班队伍的分部1.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由公司选派,抽调具有丰富的高速铁路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曾参与过大型铁路建设并参加过铁路专门知识培训的人员组成,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各施工工班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

将架子队作为本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基层施工作业队伍。

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作业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

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

1.2施工队伍的分布针对郑万铁路设计技术标准的特点,根据工程数量和工期的限定,涵洞工程由各架子队下属涵洞工班负责施工,根据涵洞工程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各工序人数、担负任务见下表:施工班组及人员配置表。

施工班组及人员配置表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本标段主要临时工程有:施工便道、混凝土拌合站。

临时工程布置本着节约耕地、保护环境、利于施工和方便群众的原则修建,部分需设置临时便桥的地段,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也为地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2.1施工便道本工程施工便道采用全线贯通便道接入。

便道修建标准:路面宽5.0m,面层采用10cm厚泥结碎石填筑压实,基层采用40cm厚山皮石填筑压实,便道采用单侧排水,排水侧设置深50cm、底宽30cm的梯形排水沟。

2.2混凝土拌合站本涵洞工程施工使用混凝土由设置在DK237+700线路右侧的1#混凝土拌合站供应,采用砼罐车运输,拌合站距离该工点直线距离约18Km,混凝土生产能力及配套设备能满足本工点涵洞工程的施工需要。

2.3施工用电本施工段涵洞工程施工用电采用“永临结合”方式布置,于贯通线适当位置接入1台400KVA变压器,将高压专线变电后再架设低压线路将电力输送至施工面。

在结构物处电力线路计划采用地埋电缆布设,每隔60m设置配电箱一个,由配电箱接入施工机具,另配备2台150KW发电机发电,以备电力不足时仍可继续施工。

2.4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施工用水就近取用,施工附近无水源的采用打井取水,确保工程用水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标段涵洞的总工程量、重难点工程的节点工期安排及业主单位对项目总体工期的要求,各涵洞工程展开平行作业施工,尽早完成结构主体,为路基填筑施工按期完成创造条件,本标段涵洞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8月17日,计划完工日期:2016年10月20日,总工期65日历天。

具体进度计划详见下图:涵洞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涵洞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4.资源配置计划4.1机械设备配置计划总体配备原则:选型适配,功能适用,满足本工程快速、优质、安全、经济和均衡生产的要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要重点选择能够适应本工程实际施工要求的专项设备,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

4.1.1设备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施工设备的配备要体现目前铁路施工中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的配备要体现保护环境和改善作业条件,并且满足工期要求。

4.1.2设备配备与施工方案相适应以施工方案为前提成套配备机械设备,形成多条机械化作业线,满足本项目施工的需要。

4.1.3设备配备与施工管理相适应本项目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要充分体现本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机械的相互匹配和效率的充分发挥。

拟投入本涵洞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详见下表: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4.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4.2.1招标采购计划本工程所用的材料遵循铁道部《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83号)规定,选择国内质量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的名牌产品。

具体实施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本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统计,工程管理部、安质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等相关部门拟定招标计划。

成立项目经理任组长,以上部门和人员任成员的招标小组,以招标形式选择供货商。

所有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并能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检验资料。

4.2.2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项目经理部成立物资设备部,专职从事材料和机械配件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

按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招标采购定货单,招标选择供应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

坚持一个“早”字,即“早准备、早上场、早施工”。

开工前,认真搞好施工调查,积极和发包人沟通,确定施工材料供应商,并备足施工需用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停工待料。

材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提前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

4.2.3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充分考虑雨期影响,提前做好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物资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供应不受资金影响。

七、施工方案1.总体施工方案针对框架涵的施工特点,基坑采取明挖放坡开挖,开挖方法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罐车运输。

现浇施工涵身混凝土优先选用泵车泵送施工,局部配合吊车吊运料斗浇筑,基础采用溜槽入模。

2.涵洞施工工艺流程涵洞施工工艺流程详见现浇框架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现浇框架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3.框架涵施工方法3.1施工准备3.1.1施工前,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

3.1.2仔细核对框架涵长度、交角、孔径、位置、出入口标高、地形、地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探明地下管线,若有则立即与相关单位联系迁移,无法迁移的与相关单位协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设置标志。

3.1.3现场准确定位放出涵洞轴线和法线,检查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核对是否与出入口两侧的既有水沟、道路顺接,如与设计有偏差要及时上报资料,待确认处理意见后再行施工。

3.1.4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就绪。

3.1.5编制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并提前做好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

3.2施工放样施工前,首先确定出框架涵中心及纵横轴线,准确的定出涵洞轴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准确位置,依据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于中点、端点设置十字桩,在十字桩中打一小铁钉,然后用水泥砂浆固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通道中轴线,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后,用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由进场复测并加密的水准点沿通道轴线、基坑处两端头,中桩以及左右各1/4钉木桩,并将高程引至各木桩,以便检测开挖深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