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流井土建施工方案.doc

旋流井土建施工方案.doc

(一)工程概况:唐山文丰山川轮毂有限公司转炉及宽厚板坯连铸机工程—旋流井,位于连铸主厂房23-24线/B-C跨内。

为圆形地下构筑物,主要由内、外筒,平台,渣沟等组成,采用逆作法施工。

外径¢15m,外筒壁厚1m、1.2m,内筒外径¢3.5m,内筒壁厚300mm,底板板底标高-22.000m,底板厚度2m。

旋流井内主要有四层平台,平台标高依次为-12.300m、-8.300m、-5.800m、0.200m。

垫层C10混凝土,旋流井主体采用C30.P10防水混凝土,二次灌浆采用C35。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旋流井处于第77#勘探孔和工程地质剖面图43-43上,场地土为中软土,中等液化,土层松散、流塑,地层欠稳定。

土层富含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埋深在1.7~2.3米左右,补给来源主要为周边水池、海水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

该处土层分布及土的性质如下表:地质层编号岩土名称厚度①素填土3m②粉土 2.3m②粉砂 1.4m2②粉土 3.7m③粉质粘土 5.3m④粉土7.6m⑤粉砂 1.1m⑥粘土 2.6 m⑦粉砂 2.5 m⑧1 粘土 1 m⑧粉土10.7 m⑨粉砂 6.6 m⑩粉质粘土10 m(二)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旋流井施工图:264M424J20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施工合同、现场实际机具设备准备情况编制。

采用的规范清单如下: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YB9008-98 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三)施工部署:旋流井降水井布置详见降水方案,旋流井外筒采用逆作法施工顺序,先施工周边桩,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环梁和外筒筒壁。

外筒和底板施工完毕后,再施工内筒和楼板。

整个旋流井外筒壁及底板分七节制作完成,第一节-4.000m~-7.400m,第二节-7.400m~-10.400m,第三节-10.400m~-12.600m,第四节-12.600m~-15.600m,第五节-15.600m~-19.600m,第六节-19.600m~-22.00m,最后反做最上一节+0.200~-4.000m。

施工顺序:⑴放线⑵护壁桩施工⑶井点降水⑷土方开挖至-7.7m冠梁及第一节筒壁钢筋绑扎、支模⑸浇筑混凝土⑹养护⑺拆模并运出基坑外⑻第二节土方开挖⑼重复⑷~⑺ (10)底板垫层 (11)绑扎底板钢筋 (12)封底混凝土浇筑 (13)旋流井内部结构施工 (14)环梁以上结构施工。

3.2施工准备3.2.1施工技术准备3.2.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拿到设计图纸后,及时进行图纸自审,会审并尽快请设计院进行设计交底,熟悉工程的所有环节。

3.2.1.2工程项目开工前,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特殊工序施工作业设计,施工人员严格按此施工。

3.2.1.3配全配齐技术标准和标准图集。

作好各种计量器具的检测、原材料的复检、配合比的委托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1.4作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及时准确的向施工班组交底。

3.2.2 物资设备准备3.2.2.1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等提供依据。

3.2.2.2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施工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设备停放场地提供依据。

3.2.2.3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和采用的施工方法,提出埋件、钢筋、周转材料的技术资料、加工单,作好材料加工计划。

3.2.2.4准备工程和施工用料,包括钢材、木材、水泥定货或催运进场;地方材料砂石储备;施工周转材料模板、脚手管购置并运进现场。

3.3 施工现场准备3.3.1根据建设(设计或测绘)单位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

设置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建立测量控制网。

3.3.2场地平整,清除地面、地下障碍物,进行平面布置,如设置临时供水、供电、照明、通讯线路;修筑临时道路和排水沟;搭设临时设施;准备材料、半成品、施工用料的堆放场地。

3.3.3施工场地外1km建立一座大型集中搅拌站,额定产量25m3/h,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罐车运输,泵送形式进行砼浇筑。

3.3.4施工现场设立一座钢筋加工场,一座铁件加工场。

3.4 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准备3.4.1 劳动力准备根据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的特点,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该项施工任务,高峰期预投入施工人员115人。

见劳动力配备表。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 钢筋工20 钢筋制作绑扎2 模板工30 模板安装3 架工15 脚手架安装4 水泥工10 砼振捣5 抹灰工 5 砼面抹平压光6 电工 2 现场电路电器维护7 力工15 现场配合施工8 测量人员 4 测量定位观测9 管理人员14 现场工程组织管理10 总计115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机械提前三天进场,进行机械安装试运转。

进场机械设备见机械设备明细表。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 钢筋调直机2 钢筋加工2 钢筋切断机3 钢筋加工3 钢筋成型机 3 钢筋加工4 对焊机 1 钢筋加工5 电焊机10 钢筋铁件加工6 拖拉机 5 材料运输7 砼运输车 4 砼运输8 汽车泵15m3/h 1 砼浇筑9 装载机 1 配合搅拌站上料10 振动棒10 砼振捣11 挖掘机 1 土方开挖回填12 自卸汽车 5 土方倒运13 潜水泵10 排除明水的垂直运输设备,待旋流井施工完毕,拆除塔吊,施工该柱基础。

(四)主要施工方法4.1土方开挖施工时先大开挖至-5.4m,地质情况特殊,为防止边坡失稳,故旋流井第一段放坡系数按1:1.5考虑。

井内采用0.3m3反铲机械挖土。

人工配合修坡清底,反铲装车,用自卸汽车将土运到指定的弃土场。

旋流井内设置一集水坑1000*1000*1000mm,采用50m扬程的泥浆泵将积水排出。

机械挖至距桩壁300mm处采用人工修理土壁,护壁桩外侧不平整处需凿除,保证井壁截面尺寸,按1.25m3吊土斗吊土。

根据筒壁分节的确定,挖土分七次完成,外筒壁下首先挖至-7.400m ,沿筒壁周侧开挖环行沟槽,槽底宽1000mm 槽上口宽1600mm深1200mm,中间形成孤岛,便于模板支撑。

筒壁钢筋安装调整后,将沟槽用粗砂夯填平整,上铺彩条布两道,然后进行筒壁施工,进行下节筒壁施工时按如上方案依次挖土。

挖土过程中,注意保护中心降水井,随开挖随拆除。

由于本地区土质特殊,多为淤泥质土,土壤中含水率较高,土体不稳定,为防止桩间土塌落至外筒壁钢筋笼内,在钢筋绑扎前,在桩间距较大处先用4mm 厚钢板进行封堵,钢板后用Φ20@200mm钢筋和Φ16膨胀螺栓焊接进行固定,钢板宽度以封堵住桩间土为准,之后在紧贴护壁桩用设置一层0.4mm厚彩板整体围挡,彩板用Φ14@400*400mm钢筋和Φ16@400*400mm膨胀螺栓焊接进行固定,搭接长度按150mm设置;桩后土因塌陷出现的孔洞用C10素混凝土进行填充,桩间土塌陷处用与旋流井外筒壁标号相同砼填实;桩间土或淤泥坍塌到旋流井内侧时及时用机械和人工清除,再有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停电,致使井点降水不能及时排水,造成旋流井基槽被淹,由此造成的工程损失由贵单位承担,以上工作具体工程量以现场签证为准。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补充方案。

4.2钢筋工程在土方开挖完护壁修整平整后,即进行钢筋的绑扎。

竖向钢筋分七次施工,竖向及横向钢筋均采用搭接连接,与内部有联系的部位预留插筋,钢筋采用人工绑扎,因钢筋绑扎较高,整体稳定性差,采用Ф25钢筋剪刀撑沿井壁周长布设。

待钢筋绑扎合格、埋件安装完后,既进行内模支护。

4.3 模板工程:模板主要采用组合钢模版,局部不到位的地方用木模嵌补。

施工前先确定圆心位置,放出内外模板线,在圆心处作控制点,水平楞用Φ20钢筋制成与旋流井曲率相同的圆弧形,沿高度方向每750mm设置一道,竖楞用2φ48×3.5钢管间距600mm,在灌注桩上钻孔设置¢16膨胀螺栓,焊接Φ12钢筋对拉片拉杆,对拉杆间距600×600mm,拉杆中间设置止水环,厚度3mm,长100mm宽100m。

每施工完一节模板,找正后固定好,在施工上一节模板,待全部施工完后,再检查一次,最后固定在内脚手架上。

新旧筒壁接口处,沿筒壁周圈支成榫型灌灰孔,孔口宽400mm ,高出上节筒壁底边400mm 。

内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采用满堂红钢管架。

为防止支撑系统下沉,影响结构质量,立杆支设前,在夯实的地基上铺设300×50mm 的通长木跳板,木跳板间距为1.5m ,立杆间距1.5m ,横杆间距1.5m.内脚手架支设完后形如车轮辐条状,绑扎好钢筋后支内模。

外筒壁模板拆除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方可进行。

由于利用灌注桩作为筒壁的外模板,桩的圆弧部分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因此,筒壁混凝土用量将增加。

且此处地质情况特殊,护壁桩扩大部分需凿除,以实际签证为准。

4.4 混凝土工程:该旋流井工程混凝土体量大,抗渗要求高,除按要求进行前期的材料检验及混凝土试配工作外,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泵送砼,搅拌车运输,因现场设立了一台1.50m 3的大型搅拌机,所以能够保证在两小时(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整圈500mm 厚一层的混凝土。

施工时为保证均匀对称的浇筑混凝土,沿井壁周侧均匀设8个浇筑点,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 。

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第二层,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

4.5旋流井施工缝处理措施在旋流井外筒壁施工时,由于是分节进行,整个外筒壁形成多处施工缝,为达到抗渗要求,在施工缝处采取如下措施。

下节筒壁施工前,在上节筒壁底部中间沿周圈安装钢止水板和设置遇水膨胀型密封条。

沉降及位移观测点护壁桩内筒壁混凝土浇筑时将榫形部位浇筑完,此部位可延长施工缝长度,对抗渗有很好的补救效果。

4.6 基坑监测浇筑支护结构冠梁顶混凝土时,沿冠梁顶均匀留置四块100×100×6mm 预埋件,作为支护结构的沉降及位移观测点。

(见图1)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的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应满足施工工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监测频率安排见下表,具体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加密。

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受施工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整,一旦累计变化和变化速率达到较大时,马上提高监测频率,为保证安全提供更多信息。

4.7 应急措施1、若基坑内出现明水,采用泥浆泵排至中心降水井内,如水量太大,外部增设降水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