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色词看中英文化差异一.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表现(一).历史传统的差异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
“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自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
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
”[3]而白色在中国则是丧色。
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红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里中是一种喜庆色,它象征着吉祥、如意,使人联想到幸福与健康。
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举行婚礼时新娘都要穿上红色喜服,墙上、门上、窗上都贴上红喜字,客人送的礼金或长辈给的红包,都要用红纸包着。
结婚后生了孩子,有些地方还要向亲朋好友送红鸡蛋,以示喜庆。
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甚至会使人联想到淫荡、低级趣味。
如:现代西方城市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英语的scarlet 有“鲜红的、淫荡的、罪名昭彰”之意。
由此可见,因历史传统的不同,英汉两民族对待颜色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方尚红轻白,而英方则重白轻红。
(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民族心理就像一条幽暗的地下长流,涌动在一个民族意识的岩层里,流贯在该民族的血脉中。
”[4]中西方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又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英汉民族中,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
英语说“black tea”,汉语说“红茶”。
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英国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却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于两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
我们都知道英语中black and white的意思是白纸黑字,深入分析这个词组的意义深远。
白色代表着轻的颜色,而黑色是代表重的颜色。
中国人喜欢将轻的放在前面,重的放在后面,成正三角模式。
很稳当,踏实。
而英国人则喜欢重的放在前面,轻的放在后面,成倒三角模式,站不稳脚跟。
再如“yellow”黄色一词,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
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黄色乃是“帝王之色”--古老中国的象征。
具有这种文化心理的汉族人便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里,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
如:yellow-bellied(贬)/胆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足球等运动中的黄牌.黄卡由裁判员出示,用以向某运动员提出警告);the yellow press(贬)/低级报刊(故作耸人听闻的必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等等。
[5]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英语中有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受宗教影响颇深,颜色被赋予不同的宗教内涵与寓意。
在中世纪,教会指定艺术家在绘画时使用某些颜色。
如圣母玛利亚的长袍要画成蓝色,在准备式期间,基督的衣服要画成蓝色;在无知受到诱惑时,画成黑色;复活时画成红色或白色。
为什么要如此变换色彩呢?这是与他们的宗教想象分不开的,蓝色代表他们来自天堂,黑色则代表来自基督与黑暗使者的遭遇,红色与白色代表上帝的本性:智慧与爱。
在中国,黄色是佛教的经典,和尚喇嘛的袈裟即为黄衣,但犹大(《圣经》人物,传为出卖耶稣的人,是其门徒之一)穿黄色衣服则是叛逆、嫉妒、懦弱的标志。
由于英汉两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造成对同一颜色词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反差。
这种差异有时会造成词不达意、误会或反感。
(四).生活习俗的差异在西方人们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色,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而我们中国代表显赫地位者所穿的是黄袍,是帝王君主的象征。
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常识是热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装以反射阳光,冷天穿深色吸收热量。
各国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与习俗,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人穿;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同意,红色表不同意。
[6]又如,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及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示。
[7] 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五).情感色彩的差异语言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义和贬义。
在各种语言中,一词包含不同的感情色彩并不鲜见,颜色词也不例外。
比如blue/蓝色一词,汉民族对其颇有好感,蔚蓝色的天空,常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的海洋常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而这种情感色彩用在西方颇为流行的名曲"love is blue"误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却不知此处的蓝色非但不能因引发英美人的憧憬和遐想,反而会让人感到忧郁、沮丧。
在英语中,blue通常表示不快如in the blues/闷闷不乐;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
由此可见,不论英语还是汉语,颜色词的情感色彩是多样的,有时对同一颜色词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只有正确理解它们的情感色彩,才能领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差异对英汉颜色词语的影响(一).英汉颜色词语联想意义的共性或相似性任何两个民族都有文化重叠的现象,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红色往往与喜庆有关,其次英语颜色词red在表示“为难”“害羞”“愤怒”等感情时与汉语的“红”很相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英汉民族中相同的文化内涵:(1)英汉民族中红色有表示喜庆英:red-letter day/纪念日、喜庆的日子red carpet/为迎接贵宾铺的红地毯汉:红榜/honor roll红的发紫/enjoy great popularity(2)英汉民族中红色有表示“害羞”“愤怒”英:be red in the face/因害羞而脸红see red/发怒汉:她脸红了。
可译为she becomes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s red 她的话惹得他对她暴跳如雷。
可译为Her remarks were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黑色在中英文化的象征意义是大致相同的,都是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的象征。
汉文化中黑色既是中国人眼中的宇宙的颜色,也是中国人认识鬼的色彩。
地下冥间漆黑一片,自然鬼魂就生活在其中,鬼之色当然就是黑色,因此黑色在中国绘画色彩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在西方,特别是英美文化里,黑色(black)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unlucky color),常常表示邪恶、死亡、哀悼和地下冥间等,例如魔王撒旦(satan,the devil)被称为“黑暗王子”(the prince of darkness)[8]关于黑色的表达有:英:black-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sheep/害群之马black hat/坏人black deeds/卑劣行为汉:黑手/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 黑帮/reactionary gang 黑心肠/evil mind人们对基本颜色的感知大体上是相似的,而且由于人类文化存在着共性,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词以相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也有相同或相近之处。
英汉两种语言是分别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但由于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异性,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所以不同民族的人们观察事物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与其说是巧合,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重叠现象。
(二).英汉颜色词语联想意义的差异性1.联想意义完全不对应以汉语的红字为例,中国人将结婚称为红喜事,将丧事称作白事。
所以汉语中有“红白喜事”的说法,多数西方人对此难以理解。
如不熟悉汉民族这一风俗的传统文化信息,按字面说成“red and white affairs”的话,那就完全误解原意了,正确的表达为“weddings and funerals”。
再如汉语中的“灰色收入”也不宜说成gray income.“灰色收入”指某人隐性的收入,跟英语中的颜色词gray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可以考虑用英语中的semi-overt或off-thebook income来表达,即“半公开的收入”或“正常工资账册记载以外的收入.”[9]英语中“red tape”字面意思是“红带子”这个词源于17世纪前英国政府用红带子来捆扎公文,现引申为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或烦琐手续。
“red cap”意为“红帽子”,而在英国指宪兵,在美国指车站搬运工,因为他们都戴红帽子的缘故。
通过前面几个例子的分析,可以知道有些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是完全不一致的,不同的历史传统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要弄清这些不对应及差异,并能正确理解颜色词的“颜”外之意,即颜色词的文化背景或隐含在其中的文化信息。
2.联想意义部分不对应英汉语之间某一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既有相同的部分,同时也存在着不相同的部分。
如:上文所提到的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都表明black/黑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
如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 money/黑钱等等。
英语中black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忧郁、阴沉”等意义。
汉语中,黑色有“反动、凶恶、不合法”等意义,英语和汉语中这些联想意义大体上是一致的。
但黑色在汉语中,由于和铁色相似,因此,自古人们常用黑色象征“刚直、坚毅、严正、无私”等含义。
如在戏曲脸谱艺术中,往往用黑色象征历史人物的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等高尚品性,正义凛然的艺术形象如包拯、李魁、张奎等。
3.联想意义空缺现象在一种语言中,某一种颜色词有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这种联想意义,从而出现相对的联想意义空缺的现象。
Green/绿色是最典型的代表。
1)Green/绿色在英语中有其独特的内涵,它可以表示幼稚、没有经验、新手等.如:greenhorn/无经验易受骗、涉世不深的人; a green hand/新手2)green在英语中也表示“嫉妒”/green-eyed monster而汉语中表示“嫉妒”使用的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如果把“嫉妒”译为“red-eyed”那就大错特错了。
[10]3)在英国有green pound/绿色英镑"指共同体内部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高汇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