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编制原则 (2)四、规划范围 (3)五、规划期限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分析 (4)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二、土地利用特点 (5)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8)一、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体系 (8)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0)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二、土地利用布局 (11)I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6)一、耕地布局与调整 (16)二、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17)三、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18)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2)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 (22)二、合理确定城镇工矿用地 (23)三、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 (24)四、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用地 (24)五、强化采石场砖厂的复绿 (25)第七章土地利用分区 (26)一、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6)二、土地用途分区 (29)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重点项目 (35)一、土地利用重点项目 (35)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35)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9)II二、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9)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41)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3)一、乡镇调控主要内容 (43)二、乡镇发展指引 (43)三、乡镇指标分解 (46)第十一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9)一、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背景 (49)二、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49)三、土地生态用地布局 (50)四、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途径 (51)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52)二、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53)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54)四、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55)III附表 (57)附图 (68)IV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惠阳区土地利用结构,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结合惠阳区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3、《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5、《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7、《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10〕30号);18、《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1、《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报批稿);12、《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送审稿)》(2006-2020年);13、《惠州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4、与本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划。

三、规划编制原则1、依法编制区级规划编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符合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要求。

2、统筹兼顾区级规划编制应全面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和土地供需状况,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土地利用。

本区域的土地利用活动应不对或尽量减少对相邻地区产生负面影响。

3、上下结合区级规划编制在确定土地利用政策、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土地利用布2局与用途分区过程中,应注重上下级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上应同步编制。

4、充分协调区级规划编制应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做好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等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5、公众参与区级规划编制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惠阳区行政辖区,包括淡水街道、秋长街道、新圩镇、镇隆镇、沙田镇、永湖镇、良井镇、平潭镇和惠阳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面积为91559.82公顷。

五、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基期年为2009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其中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本规划采用广东省2010年3月11日向国土资源部上报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惠阳区成果作为规划基础数据(简称“二调数据”,下同),全区土地总面积91559.82公顷,其中农用地7028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76%,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4072.71公顷,园地面积9840.13公顷,林地面积40403.32公顷,其他农用地5967.08公顷。

建设用地12260.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39%,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0554.73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204.94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500.81公顷。

其他土地面积为9016.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5%。

文本中采用基数转换以后的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2-1。

单位:公顷、%4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惠阳区的土地利用形成明显的地域差异。

北部平原丘陵区土地开发强度小,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为主,是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主要集中区域;南部平原区土地开发强度高,土地利用主要以城镇建设为主,是城镇用地主要集中区域;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中等,土地利用主要以工业建设为主,是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区域,形成北弱南强的格局。

(二)农用地利用正逐步向城市型生态农业转变1996-2009年惠阳区农用地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79045.46公顷下降到2009年的70283.24公顷,但是农业产值却逐年提高,从1996年的19.1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6.2亿元。

(三)区域位置变得优越,外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随着“惠州滨海城市”的重要组团战略实施,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已在或5即将落户惠阳区。

这些重点项目虽然落户惠阳区,占用惠阳区用地,但自身服务区域却是以整个惠州市及整个珠三角为主,如深圳市和东莞市。

而且这些项目具有建设时间跨度长、建设规模大、空间分布广、投资规模大和经济影响深远的特点,从而使得惠阳土地外向型利用特征非常明显。

(四)土地利用的市场化特征明显1992年惠州市全面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来,惠阳区土地利用的市场化特征明显,土地利用方式逐渐向多层次、全面开放的市场型转化。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驱动下,土地资源配置开始向城市经济建设的方向转移,农用地内部结构也在市场经济导向下不断优化。

(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2009年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有6700.00公顷,其中具备开发为耕地潜力的有2334.94公顷,其中园地山坡地2145.42公顷。

根据《惠阳区园地山坡地改造整理补充耕地规划》的投资测算,实施园地山坡地整治的单位投资成本7.5万元/公顷,总投资需1.65亿元。

投资成本大,加大了惠阳区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闲置存量土地规模较大惠阳区存在较大规模的闲置存量土地,达到2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为75.89万元/公顷,为广东省平均水平的58.18%,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闲置存量土地主要分布在淡水街道、秋长街道和惠阳经济开发区。

(二)工业用地布局集约化程度低惠阳区工业用地布局较分散,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选址随意性强,缺乏整体规划。

主要分布在新圩镇和镇隆镇。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大,布局不合理2009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3886.8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1.70%,占城乡建设用地的36.83%,2009年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达189.69平方米,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

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一、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体系根据《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下达给惠阳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制定惠阳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详见附表1。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一)近期目标任务1、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15年末,惠阳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3152.00公顷。

规划期间,惠阳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1007.00公顷。

2、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至2015年末,惠阳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7878.47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766.23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12.24公顷以内。

3、补充耕地目标至2015年末,全区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少于1180.61公顷。

4、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目标至2015年末,全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超过246.00平方米。

5、单位建设用地产出至2015年末,全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不小于127.11万元/公顷。

(二)远期目标任务1、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20年末,惠阳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3152.00公顷。

规划期间,惠阳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1007.00公顷。

2、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至2020年末,惠阳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2475.00公顷。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212.00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63.00公顷以内。

3、补充耕地目标至2020年末,惠阳区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少于2146.56公顷。

4、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目标至2020年末,惠阳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超过243.00平方米。

5、单位建设用地产出至2020年末,惠阳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不小于169.02万元/公顷。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至2015年末,惠阳区农用地面积67446.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6%;至2020年末,全区农用地面积65125.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13%。

其中:耕地:至2015年末,耕地面积14195.49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14295.95公顷;园地:至2015年末,园地面积8299.49公顷,到2020年园地面积7038.96公顷;林地:至2015年末,林地面积39302.54公顷,到2020年林地面积38401.91公顷;其它农用地:至2015年末,其他农用地5649.20公顷,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5389.11公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