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
(30分)1.根据拼音填空组词。
jiǎo:________子________洁________度________猾________拌________印________刑________费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专心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天________地________拥而________无________无________ ________无虚________ 不知________ ________3.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着。
B. 因为他迟到了十分钟,因此错过了这趟校车。
C.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电影院。
4.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每当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B. 伯诺德夫人诡计多端,保护了极其重要的情报。
C. 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 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5.请围绕“亲情”这一主题,仿写两个句子。
亲情是暴风雨中的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亲情是________,为我________;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
6.看图,按要求做题。
(1)图是“如何处理废田电池”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_______ 。
(2)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同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补写下句。
上句:回收废旧电池下句:________(3)你看见一个爷爷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
针对爷爷的话,请你结合【知识链接】对其进行规劝,注意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知识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憾、乘、锌等重金属。
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渗透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爷爷说:你这小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旧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________二、阅读。
(35分)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元宵节指的是________(具体时间),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元宵节有这样的风俗习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北京的春节有三个高潮,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3)作者在写这个片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段落结构(4)作者著力描写元宵节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你认为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5)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我会写:________ ,________ 。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礼物换回另一个礼物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起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17岁的男孩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1)用一两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最后才交代男孩的名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三、习作。
(35分)9.要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喜怒哀乐,许多事情的发生会带给我们思考与启发。
请你记述其中的一个成长故事,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
(30分)1.【答案】饺;皎;角;狡;搅;脚;绞;缴【考点】字形,字义【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
故答案为:饺、皎、角、狡、搅、脚、绞、缴【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答案】致;志;翻;覆;蜂;入;忧;虑;座;席;所;措【考点】成语【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致、志、翻、覆、蜂、入、忧、虑、座、席、所、措【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3.【答案】C【考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A:不合逻辑,“我”跟谁“议论”?把“我”改成“我们”。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因此”改为“所以”。
C:正确D:“排着整齐的队伍”和“挤进”前后矛盾,删掉“挤进”。
故答案为:C【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答案】B【考点】词义,成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C、D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诡计多端”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
形容坏主意很多。
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答案】一颗晶莹的露珠;送来甘甜的露水;黑暗里的一盏灯;为我找到前进的道路【考点】句子排序、仿写【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一颗晶莹的露珠;送来甘甜的露水;黑暗里的一盏灯;为我找到前进的道路【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6.【答案】(1)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
(2)示例:创建文明校园、争当环保卫士、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增强环保意识等(3)老爷爷,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
您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考点】语段阅读【解析】【分析】(1)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2)此宣传语是以对联的形式出现的,而对联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
字数相等,节奏一致。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
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3)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来写。
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根据身份确定称谓,要针对问题拟句,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要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用词一定要正确。
故答案为:(1)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
(2)示例:创建文明校园、争当环保卫士、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增强环保意识等(3)老爷爷,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
您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点评】(1)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这是对学生进行补写宣传语的考查。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有助于促进交际。
二、阅读。
(35分)7.【答案】(1)正月十五;放花炮;观花灯;吃元宵(2)除夕;正月初一;元宵(3)总;分;总(4)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语段阅读【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总分总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最后再总的概括。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5)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即可。
故答案为:(1)正月十五;放花炮;观花灯;吃元宵(2)除夕;正月初一;元宵(3)总一分一总(4)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不唯一)【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