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

《学前卫生学》学案2016.05
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预习印象
一、填空
1、自我概念包括:
2、研究显示,儿童自尊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在儿童生活对他们的
态度和评价。

3、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是。

4、幼儿问题行为矫正使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5、采用小红花、五角星等物品作为计数工具,每当儿童出现一个良好行为就获得一定数量的物品,当物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可换取一个孩子喜欢的强化物。

这种方法是
6、在社会情境中,个体不与他人交往、游戏,而只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是
7、幼儿有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教师应
8、情绪障碍的行为有
9、儿童做噩梦并伴有紧张、害怕、呼吸心跳加速、出汗等症状,通常患儿醒后对梦境多能回忆,
醒后长时间不能入睡。

这是
10、引起“口吃”的因素
11、多动症属于儿童心理障碍中的
12、感觉统合失调属于儿童心理障碍中的
13、孤独症又称,是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14、孤独症的症状有。

二、判断和改错:
1、媒体对学前儿童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2、行为疗法的实施步骤包括调查评估、设计矫正方案、实施矫正、对实施效果评估等。

3、儿童的害羞行为通常是指儿童在陌生环境中因羞于与陌生人交往而表现出的退缩行为,但在
熟悉环境中表现正常。

4、梦游一股发生在浅睡眠阶段。

5、梦游应及时治疗。

6、通常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7、游戏疗法是幼儿问题行为矫正使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

8、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环境是儿童建构知识的基础。

9、预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发生的关键是重视幼儿的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10、学前儿童焦虑症表现出来的紧张和恐惧往往有具体的指向。

11、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因大脑神经传递功能失常,导致儿童在视觉、听觉等某一方面出现通路障碍,使机体无法顺利接收、解释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的一种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