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6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2)消费正外部性:当某个消费者的行为 给其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3)生产负外部性:当某个厂商的生产经 营活动对其他厂商或别人产生不利影响,即带 来损失时,会产生生产负外部性。
(4)消费负外部性:当某个消费者的行为 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即给他人造成损失时, 产生消费负外部性。
三、垄断
技、住宅、教育卫生。 政府参股。桥梁、水坝、公路、铁路等。 (3)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并生产公共物品
2、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1)税收与补贴 政府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和补贴的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学习目标 1. 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与原因 2. 熟悉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 称的含义 3. 理解政府干预的理由及方式 4. 了解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 市场失灵
一、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1、产品的划分 私人物品: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只是近似的估计而已。
(1)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确定某一公共物 品是否值得提供及提供多少
例如:“举办一个学校可以少盖一所监狱”
(2)委托私人企业生产公共产品 签订合同。让私人公司经营公共产品。基础设施
等。 授予经营权。委托私人公司经营。自来水、电话
电力等。 经济资助。对私营的公共物品给予经济资助。科
五、市场行为---信用中介机构 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心是如何得到私人
信息。私人信息是付出代价才能得到。 在现实中又存在虚假信息。
这时就需要专门从事这种收集信息、 分析信号的机构。
第二节 政府干预 一、政府干预的理由 第一,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 第二,恶性竞争和垄断的存在。 第三,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第四,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
3、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道德危
险。道德危险就是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 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 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2)信息不对称之下会产生逆向选择。逆 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 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逆向选 择不利于卖方,也会不利于整个市场的交易 活动。
2、公共物品的典型案例
(1)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
对具有公共品特征的自然资源,如公共鱼塘和草 地、飞机航线、电波频率等,资源可能被滥用。
(2)公海捕鱼 假设一大湖,内有鱼虾无数,每个钓鱼者的钓鱼
边际成本为零。在“自利”假设下,钓鱼者自由进入, 每个人竞相捕鱼,最终导致“鱼虾”资源的滥用。 (3)过渡放牧 一块公共草地,虽然每个人放羊不影响其他人放 羊。然而一旦放羊数大于草地容纳的头数,结局只能 是,公共草地被滥用,最终导致大家都放不成羊。
的物品。 排他性:不付费,就会被排除在消费之外。 竞争性:一旦某人消费了某个物品,其他
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 品。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 消费”,或者排他成本过高。
非竞争性:不需增加成本,即可增加对它 的消费。增加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
二、外部性 1、含义: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对其他
人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当 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者产生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又不能反映市场价格时,就会出 现外部性。外部性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非市场影 响。 2、外部性分类 (1)生产正外部性:当某个厂商的生产经 营活动对其他厂商或别人产生有利的影响,即 带来收益时,生产的正外部性产生。
二、政府干预的方式
1、公共物品导致的市场失灵 尽管搭便车问题使私人企业不愿提供公共物品,
但政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政府确信公共物品给 社会带来的好处大于其成本,政府就可以提供公共物 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从而可以帮助社会达到有效 率的结果。 在解决公共物品难题的问题上,政府的作用不仅 仅是在私人市场不能生产有效率的数量时提供公共物 品。政府还应该考虑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 少。有效率地提供公共物品是很困难的。通常政府对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 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如果是购买者垄断,就 称为买方垄断。
垄断还会造成寻租。寻租是指人们凭借 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它 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 干预而获利的活动”。寻租的根源是政府, 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 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人手中。寻租从根 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 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
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 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 福利。如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 的对利润的追求。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 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 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 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出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 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后者被称为寻 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 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 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 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 动乱之源。
根据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的不同程度,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 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国防、外交
(2)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不完全排他性 和竞争性的产品。
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煤 气、天然气
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四、信息不对称 1、含义: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拥有
不同信息的状况,即有些人拥有比其他人更多 的相关信息。
2、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首先,获取信息需要成本
其次,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差异 性使其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
第三,充分占有信息的一方会为了自身利 益而对对方隐藏信息。
皮的? 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