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系统6.系统简介新建Tx航站楼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是典型的大型公共建筑。
设置一套大型公共广播系统是机场各类运营业务的需要。
该公共广播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业务广播和消防广播。
第一是满足机场运营业务所需要的业务广播;业务广播又可分为自动语音广播、半自动广播和人工广播三种不同的广播形式。
机场中的业务广播是以航班信息,特别是动态航班信息为基础,实施对旅客的业务广播;广播类型又依据业务需要分为出港航班广播,包括:航班出发广播、航班登机广播、催促登机广播和最后催促登机广播;航班到达广播,航班临时变更广播(变更登机口、航班延误等)等。
为提高公共区域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插播一些服务性广播,如:背景音乐播放,临时事务性广播及服务性寻人广播等。
特别是一些特定区域(如:头等舱候机室、VIP候机室,政要候机厅等)可通过本地音源的输入,实分区域的特殊的广播需求,如:背景音乐播放,以达到缓解旅客情绪和旅途疲劳的作用。
第二是消防广播,对于公共建筑而言,消防广播是必须的,它是任何建筑物验收和运营的必要条件。
主要是为了应对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或应急事件时的应急逃生疏散广播。
消防广播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满足消防的相关规范要求;当火灾事件不幸发生时,为了疏散逃生人群,消防广播必须要坚守一定的时间(规范中要求至少满足20-30分钟,本技术规格书要求满足30分钟),故消防广播系统中所属的工程件,包括金属桥架、分支管路、缆线、相关工程件等都必须满足防火耐火和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
公共广播中,业务广播和消防广播各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本广播系统的建设中需要同时满足两者不同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是一个融合的子系统。
由于该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广播共用一套功放和扬声器末端设备,故本子系统的设备、缆线、功放、扬声器等所有工程件都必须满足消防联动控制的相关要求。
对于公共广播系统而言,目前业内的发展趋势是:单体航站楼的面积越来越大,服务要求越来越精细。
整个航站楼同一时刻广播同一语音信息的几率变得愈来愈小;更多使用几率是登机口广播、分区广播,或相邻区域的联机广播。
本技术规格书依据招标人的需求,确定采用IP分布式数字广播系统,可大大增加广播系统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和广播服务的专属性。
7.工程范围本公共广播子系统,在投标人中标签约后,在随本招标文件下发的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中给定的工程量的基础上,遵循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须完成(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工作:1)中标后,在做最终用户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本子系统的优化和细化设计。
在优化设计时遵照招标人和最终用户的意见,针对目前xx机场T1航站楼运营中所暴露和发现的诸多问题进行Tx航站楼广播系统的完善性设计。
2)完成本子系统所用设备、产品、缆线、材料的供应及其运输、包装和现场仓储。
重要说明:在下述的章节中,为了表述简洁,将本子系统所用的,确保系统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所有设备、产品、缆线、材料和工程附件、备件等,统称为“工程件”(下同)。
广播系统的工程件至少包括:广播系统服务器、系统数据库和语音库服务器、广播系统客户端、广播系统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备用功率放大器)、各类扬声器(吸顶扬声器、壁挂音箱、号角扬声器、线阵列音箱等)、噪声传感器、普通广播呼叫站、登机口呼叫站、语音缆线、音量开关……等;3)完成本子系统所用所有工程件的出厂前测试及检验。
完成入场施工前的入场验收和进场贮存工作。
4)完成由其他配套工程(例如综合(机电)安装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已敷设完成的桥架、线槽、分支管路的“扫管”工作,和已铺设缆线的确认和分部验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本子系统所需的特殊桥架、线槽、分支管路的架设和缆线的铺设;对其他中标人已铺设完成的桥架、线槽、分支管路、缆线的修改和补充,须给出详细的设计图纸和修改后的变更理由,并报监理工程师、招标人工程师审核和批准后,方能实施完成。
本子系统的组网主干缆线须纳入消防耐火桥架中,铺设至各弱电小间;由本地控制器、本地数字功率放大器至末端扬声器、音量开关、噪声监测装置、现场呼叫站等元器件的缆线,其阻燃等级、规格型号、管路铺设路由和敷设方法等也必须符合消防广播的耐火规范。
5)完成组成本子系统所有工程件的配套安装。
6)完成本子系统的全部“点对点”的测试和系统的整体调试。
确保结果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同时满足本技术规格书中的要求。
重要说明:本技术规格书在某些章节可能提出了高于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指标要求,中标后,工程中标人必须满足之。
7)完成本子系统与各相关子系统(例如网络子系统、布线工程子系统等)的配合安装、测试和调试的配合。
8)完成本子系统,并配合相关配套子系统的开通、试运行、工程验收(包括四方验收和行业验收)和工程移交工作。
9)完成本子系统的最终竣工图纸及竣工资料(包括工程实施过程资料)。
10)完成本子系统工程12个月的质保期、主要设备12月的质保期和广播软件(包括自动语音广播合成软件)24月内免费升级最新版本的保障工作。
这里:主要设备是指:本地控制器、本地数字功率放大器、各类扬声器、噪声检测器、网络呼叫站、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软件是指:语音库、自动广播软件、广播管控软件和各类状态检测软件。
8.界面划分公共广播子系统是本标段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广播子系统与本标段中其他相关子系统的界面由本标段工程中标人自行协调解决。
8.1公共广播子系统的主机设备安装于弱电中心机房(PCR)内招标人指定的机柜内;8.2广播子系统的链路缆线(特别是主干缆线,由中心机房至汇聚间,再至弱电小间;或由中心机房直接至各弱电小间)将由布线中标人统一提供;自弱电小间至末端应用工程件的缆线将由本子系统的中标人铺设所需专用缆线;8.3本子系统中工程件的供电由设于机房(包括中心机房、汇聚机房和弱电小间)中的UPS配电箱柜供电。
8.4本广播系统是消防联动控制的一部分,必须与消防系统具有连接接口;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此时,消防广播的优先级别最高,将应急切断着火区域所有其他类型的广播内容,而自动转至消防应急广播状态,自动播放(或人工干预播放)应急逃生疏散广播。
本子系统中标人必须与消防工程中标人密切配合,联合调试,使之既符合民航业务广播要求,又符合消防规范之要求;8.5广播系统与航班信息显示系统(FIDS)具有接口,由FIDS系统获取备份的航班信息。
同时本业务广播内容与FIDS系统就航班信息发布在手段上互为备份,一旦显示系统出现故障后,语音系统仍能正常工作,或反之,以弥补单一系统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
9.遵循标准见上篇相关条款。
10.总体要求10.1本子系统是机场民航运营业务广播和消防广播的融合体;对于机场民航运营业务广播须满足MH/T5020和 MH/T1001中的相关要求。
本广播系统的工程件(除服务器和工作站外)全部采用工业级的产品。
投标人须提供符合工业级产品的检测报告。
同时兼顾消防应急广播和联动控制的产品须提供CCCF认证或满足(欧洲标准)EN54-16的检测报告。
10.2作为消防联动控制的工程件须提供CCCF认证或EN54-16的检测报告,须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红章(所谓“红章”是指投标人在复印件上加盖新鲜的法人章,以示确认其真实有效性),同时提供认证件的原件备查。
如满足EN54-16要求,所有的设备组成投标设备都必须可以在证书上查到,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投标文件具有被废标的风险。
说明:依据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实验室的要求,凡是消防主控产品或设备,特别是消防联动控制部分的产品和设备须取得CCCF认证才能用于消防工程中;消防广播是消防联动控制的一部分;因取得CCCF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业内某些设备和产品正在检测进行时,或正在申报中;故本次招标特地提出的要求是:CCCF认证或EN54-16的检测报告,取其一即可满足要求。
10.3上述工程件的供应商,须能满足招标人到制造厂监造、检验、验收、提货的要求。
10.4本子系统采用的是IP分布式数字广播体系,其语音传输链路的实施,凡是纳入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其安装工艺须严格按照GB50312的要求实施。
未纳入综合布线工程实施的应按照GB50606 和GB50526的要求实施。
10.5因本子系统是消防联动控制的一部分,故要求,本子系统的所有传输链路全部纳入消防耐火桥架中,耐火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0.6“各类接口软件”(包括对各连接子系统的状态检测软件)必须向机场招标人移交,以方便招标人在后期运营期间能依据运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自行开发某些必要的接口连接软件程序,用于机场实际业务运营中。
11.工程内容本工程公共广播系统采用IP数字广播架构。
实现“区域广播、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
主机部分置于弱电中心机房(PCR)内,包括:广播系统管理服务器、广播客户端软件、数据库和航班自动广播服务器、自动语音合成设备与软件;将现场广播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包括备份功率放大器)分散设置于机场的弱电小间内(视具体广播范围而定,不一定强求每一弱电小间都有),每一弱电小间的语音功放设备既能实现本区域的功率放大作用,又能对本区域下属的末端设备,如,各类扬声器、噪声探测器、呼叫站、线路状态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测。
实现不通过主机的“本地广播”;同时各区域中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功率放大器可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既满足“本地广播”的基础上,还可形成整体广播,或可实现相邻区域的任意组合广播需求,真正实现“本地(区域)广播+集中管理”的分布式广播功能。
11.1主机端设备11.2广播系统管理服务器11.3广播系统工作站11.4数据库和航班自动广播服务器1)本子系统中使用的系统服务器、系统管控工作站须纳入招标人统一采购序列;2)自动广播系统应具有全自动广播(航班动态信息触发)、半自动广播(人工输入信息触发)和登机口人工呼叫站触发的自动广播功能;3)自动航班广播的语言至少应支持3种或以上的语言,以满足xx市对外开放的需求。
例如:中国语(普通话)、粤语、英语;其中中国语(普通话)和英语为自动广播中的默认语言。
4)自动广播可根据航班计划信息,按预先设定的规则自动选择一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广播,其广播的内容与格式须满足MH/T1001中的相关要求。
5)依据实际业务运营的需要,系统可由系统管理员修改系统设定值,来设定自动广播的语种。
11.5自动语音合成设备与软件为了实现自动广播,在本子系统中必须设置自动语音库和配置自动语音合成设备。
11.5.1.自动语音库:1)自动语音库至少能支持3种或以上的语言,默认为中国语(普通话)和英语,其他语种中标后由招标人最后确认。
2)自动语音库应满足MH/T1001规范中的要求,依据民航业务流程广播和消防广播的不同类型,用规范的语言由专业播音员采用专业设备录制,并以非数字压缩格式保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