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会的美术教育主要是劳动10.美术教育对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20.生态式美术教育观具有开放经验的传授,而(造型)_是这类的促进,表现为受教育者对形式的性、互动性、(共生性)特点和可劳动经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自由观照)和把握创造能力的提高。
持续发展能力。
美术教11.某种进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而21.广泛的社会性和(生活化)原2.育的结构划分为以下三个层面:尚未被人所认识,却实际上已客观始美术教育十分重要的特征。
即审美层面、非审美层面和(形实现了的价值,是(潜在价值)。
22.美术教育作为独立的概念和式层面)12.唐代(张彦远)曾说过:“记传所学科,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出现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媒介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在德国艺术教育家(希德沃克) 与接受者心理在力的结构上(同形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发表的《艺术教育思想之发展同构) 所以兼之也”。
》一书中。
4.法国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13.发散性思维是由美国著名创造23.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理》中声称:“画家缺乏了形式,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
特征,这种情感性一方面表现就缺乏了一切!”14.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为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表现5.宋徽宗崇宁三年,国子监另设(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和教育的总为情感的(净化)。
画学),以培养宫廷所需的专门人目的相一致,而且起着不可取代24.学校教育与(世业)并存,成才。
的独特作用。
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一大6.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背景15. (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特征。
和土壤,是传统教育、(新学)教一书中说,一书乃是一种视觉形25.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 育和奴化教育的混合。
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光和元年。
7.1648年的巴黎(皇家雕塑)学院的主要媒介。
26.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大都比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16.根据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不注重师承关系,唐代(张彦远) 教学内容和方法趋于系统性,已同,美术教学方法可分为语言传说过:“若不知师资传授,则具有现代美术学院的雏形。
递、(直接感知)技能训练等三大类。
未可议乎画”。
8.由军体教育和缪斯教育构成的17(赫尔巴特)在其著作《普通教27.1906年,(李瑞清)创办了我古希腊雅典教育被人称为(自由育学》中将教育手段分为管理、国高等师范学校第一个美术系教育)。
教学、训育三个部分。
科图画美工科。
9.在我国,普通美术教育作为学18.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
28.“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提出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功(布鲁纳) 者是(蔡元培)。
能首先体现在(审美)教育方面,19.1977年,(莱维)提出了“六个29.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鉴赏和(创这是它特殊的和主要的教育功能。
阶段”的课程编制模式。
造性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
100747# 美术教育学试题第页共6 页30.美术学习是形象思维的表现,41.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不具备自育”或(自由教育)。
更需要形象思维中的(意象思维),觉的美术教育意识,教育主要是50.美术教育的功能,就其自身性这是客观形象转化的重要思维形式。
劳动经验的传授,而(造型活动) 质而言,包括审美功能和(非审美31.根据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不是这类劳动经验中一个必不可少)功能。
同,美术教学方法可分为直接感的部分。
51.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知、(语言传递)技能训练等三大类。
42.中国奴隶制时代的西周,学校)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里指出,32.美术鉴赏教学要从美术教学的教育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 美感的成长是任何创作活动的固特点出发,阐明美术作品的思想教育。
有贡献。
内容、(视觉形象)特点及两者之43.美术教育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52.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根据学间的辩证关系。
次,即形式层面、审美层面和非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同,可以分33.在创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审美层面,其中形式层面包括美为直接感知、(语言传递)和技能帮助学生构成适合于主体的积极术媒介教育和(操作练习)教育。
训练等三大类。
活跃的(.想象)。
44.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以及世53.以下方法哪一个不属于演示34.所谓临摹,就是谢赫六法的( 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是(. 法。
(博物馆观摩)传移模写)。
鸿都门学)。
54.美术学习理论中的精神分析理35.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45.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论是由(弗洛伊德)于十九世纪末“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著有《节奏与和谐》等书,他将二十世纪初创立的。
36.美术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首先艺术教育视为“可以改变人”的55.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应该是从事美术教学和(教学研重要手段。
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究)的能力。
46.1585年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创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37.学生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指生理办了(波伦亚)美术学院。
56.教学过程由教学过程的主要因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47.德国美学家(朗格)将美术教育素和(环节)所构成。
速度)的不平衡。
与国家的经济联系起来,将一个57.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将教学38.美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国家、民族的艺术素质视为商业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竞争的重要因素。
法四个阶段。
39.17世纪重要的教育学著作《大48.20世纪美术教育“工具论”58.美国教育家(.泰勒)经过8年研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的代表人物是赫伯·里德和(罗究,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40.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恩菲德)。
学的基本原理》。
结构主义认知方法的倡导者是(布49.由军体和缪斯教育构成的古希59.生态学理论指出,世界是一个鲁纳)。
腊雅典教育被人们称为“完全教有机整体,开放型、互动性、(共200747# 美术教育学试题第页共6 页生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时保持生教育的功能实现为效应,效应是的美术教育和重“技”的美术教态平衡的要素与特征。
功能的确证(2)。
美术教育的效育。
重“艺”的美术教育表现60.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加德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个为:立其志、躬其行;注重习者纳)。
体素质得以发展和提高,二是促整体素质的提高;临摹、观察、61.简述“美术媒介教育”的涵义。
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建设(2)。
记忆和写生相结合。
重“技”就美术媒介及其行使所呈现的轻 5.简述美术教育目的非智力因素的美术教育基本采取严格的师徒功高价值来进行教育(2)。
任何的功能。
传授制完成。
种类的美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媒介动力功能、定向功能(2)、强化69.简述美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和语言,它们构成了不同种类美功能、创造功能、调节功能。
联系。
术的独特性值(2),也是在教育66.简述美术教育的涵义。
美术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活动中首先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双广义的美术教育指以培养人的素成的产物,它的功能主要是适应方所接触的东西(2)。
质和修养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包于当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62.简述美术教育的性质。
括各类各级学校和校外机构的普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对美术教美术教育包含了形式层面、审美及性美术教育等——即以教育为育起决定作用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层面和非审美层面(2)。
从层面本位的美术教育(2);狭义的美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水平所性来看,美术教育的性质是:审术教育指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决定的,经济决定着美术教育的美意象的教育、情欲观念的教育目的的美术教育。
包括高、中等权利、内容和手段;经济决定着、观照与操作相结合的教育(4)。
专业美术教育和高、中等师范美美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体63.简述“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
术专业教育等——即以美术为本系和结构,以及美术教育打改革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也叫悦志位的美术教育(2)。
美术教育的与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2)。
悦神(2),这种审美境界包含两内涵同时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被美术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的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是伦理情人们加以不断修正和演变的。
作用。
美术教育所培养的各种美感与哲理思索的交融而形成的道67.简述美术教育的特点。
术人才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劳德精神的高扬、奋进,即悦志(艺术具有价值表现特征、重形式动力,缩短了人们探索美术规律2),一是超道德本体的人与自然特征、自由性特征三个主要特征和训练眼、脑、手的时间,提高的交融,即悦神(2)。
美术教育的特点为:情感性特点、了社会生产率。
人们只有通过美64.简述美术教育的效应。
差异性特点、经验性特点、引导术教育,获得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教育的效应即美术教育全面和自由性特点、超越性特点。
文化素养,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功能的最后落实,是它必然导致68.简述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特征。
在劳动力(2)。
的结果、反应和效益(2)。
美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形成了重“艺”70.简述美术教育的审美和非审300747# 美术教育学试题第页共6 页美功能。
而使主体获得了发展的潜能。
在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美术教育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情感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主客体的不同文化,换言之,即借助于一定的性特征。
这种情感性,一方面表现认识和评价,就形成了人们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为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表现为情教育的价值观。
美术教育价值既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感的净化(2)。
美术教育的宣泄性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化的发展。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特点在于对情感进行引导、疏通、;既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个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形式化,使之无害地释放。
美术教人的(2)。
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教育的净化未情感注入精神的动力。
73.简述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育作为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净化不是简单地以虚拟的情境来安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对现实功利义的功效。
换言之,就是通过美慰受教育者的心灵,使情感因释放的超越,培养审美的敏感能力,术教育有目的的培养人的道德而“接地”,而是让它在“接地”的培养完形知觉能力;塑造审美境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同时升华,超越功利,正确无害地界:感性愉悦的审美境界,领悟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释放、净化过分强烈的情绪,使灵愉快的审美境界,精神愉悦的审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熏陶等。
魂获得一种新的情感态度。
美境界;陶养性情。
两者的区别有:培养目的不一71.简述美术教育的价值。
74.简述美术教育目的论中的“样,本体性和工具性的差异,美术教育具有审美和非审美功能。
个人本位论”。
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评价方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审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式不同。
美观照满足审美需要而引起的审当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76.论述西方中世纪“师傅带徒美快乐所具有的功能(2),包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使弟”美术教育形式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