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套路运动:以技击运动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3、棍术:主要以劈、扫、戳、挑、拨点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套路演练。
4、枪术:只以拦、拿、扎为主,以崩、点、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套路演练形式。
5、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扎、截、撩挂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演练形式。
6、鹰爪拳:是中国象形拳之一,主要以推爪、掳爪、托爪、撩爪、按爪等主要技击,吸收鹰的形和意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
7、推手: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peng、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对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对方的来劲,然后借力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运动。
8、八卦掌:是以摆扣走转步法为主,以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掌法变换为内容而组成的一中拳术。
9、太极拳:以peng、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0、八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等八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11、功法运动: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联系,以达到健体或争强莫方面体能的运动。
12、武术流派:指由于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13、尚武是指导和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
14、崇德是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恪守文化规范。
15、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参与的活动。
它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再知道、再学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16、分节施教: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17、模仿练习是学生通过模仿教室领做的动作而初步掌握武术套路动作的一种学习方法。
1、武术概念,古代记载商代有拳勇,春秋技艺,汉代武艺2、武术起源于远古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方向发展3、商周时期军事训练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4、秦汉、三国时,武术由军事技能向竞技方向发展,角抵、手搏、击剑都兴盛。
5、秦汉、三国时,武术被吸收到“百戏”中,武术向表演方向发展。
6、两晋南北朝,武术在于文化交融中逐步与养生结合,武术成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7、唐代长安二年(702年)武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8、刀术是唐代阵战的主要武器,剑术逐渐脱离军事而在民间发展9、两宋,民间结社10、宋代出现卖艺,促进套子武术发展11、元代禁止民间习武,套路走向艺术化,为套路发展打基础12、明清武术大发展,标志是流派林立,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表演技艺13、近代,冷兵器地位下降,武术向体育方向发展14、1911年《中华新武术》15、1909年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易名“精武体育会”16、1928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7、1933年,武术被列为民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女不竞赛项目18、1978年邓小平为日本友人题写“太极拳好”四字19、1959年制定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刀枪棍剑拳五种套路20、1994年全国武术训练工作会议提出现代武术套路向高难新美的技术发展方向21、“单刀看手”是指配手,配合时要遵循顺领合击、反向对称22、1994年出台《中国武术段位制》1997年正式实行23、散手1989年成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24、1956年成立中国武术协会25、1996年批准体育学科设立武术学科专业博士点26、1985年8月我国在西安举办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27、1987年日本横滨举行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28、1979——1986年武术共129个自成体系拳种29、武术运动员接收启蒙训练最佳年龄6-8岁30、太极拳基本姿势要领: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圆背、尾闾中正、送髋圆胯31、武术裁判满分10分、动作质量5分、演练水平3分、难度2分,晃动、移动、跳动一次0.1分,附加支撑0.2分,倒地0.3分32、武术谚语:枪扎一条线、棍打一条线、刀如猛虎、剑似风33、42式太极拳开合手是孙氏,掩手肱捶是陈式,独立打虎是吴氏34、武术本质是攻防技击性35、拳谚语: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步赛粘,精神充沛,气要陈,力要顺达,功要纯36、太极拳由内向外动作弧形以螺旋式、抽丝式为核心,通常称缠丝劲37、太极拳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柔缓是太极拳动作特征38、腿功联系压腿、劈腿、踢腿、搬腿39、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神理自见40、简化太极拳由杨氏改编,武术段位3段41、武术教学,学生“三多”1动作数量多,2方向变化路线多,3每个动作包含因素多42、武术教学讲解方法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口诀化讲解,单字化讲解43、武术教学中教师示范位置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选择1、套路教学第二步要求姿势准确工整,武术攻防第三步指导模拟实战一、武术教学在特点主要有: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二、长拳的技术特点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蹿蹦跳跃、起伏转折三、刀术的技术特点勇猛快速,刚劲有力,凶猛彪悍,气势逼人,有“刀如猛虎”的比喻四、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前两段动作名称第一段: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5、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7、撇身捶8、捋挤势9、进步搬拦捶10、如封似闭11、开合手第二段:12、右单鞭13、肘底捶14、转身推掌15、左右穿梭16、左右蹬脚17、掩手肱捶18、左右野马分鬃五、简述太极拳的技法特点1、虚灵顶劲竖项2、沉肩坠肘坐腕3、含胸拔背实腹4、松腰敛臀圆裆5、心静连松意注6、呼吸深长自然7、势势意连形随8、轻沉虚实兼备六、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什么意思这是武术传统要求,也是长期习武的必然结果。
气,指人体的内在呼吸,它在武术运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练武时力求气沉丹田,吞吐自如。
筋骨皮指人体的外表部分,包括肌肉、骨骼、韧带等,都要坚硬、耐磨、耐抗。
既要“内”练又要“外”练,二者兼备,缺一不可七、抱拳礼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八、棍法技法特点是什么换把变招,固把击发;兼枪带棒,梢把并用;棍如旋风,纵横打一片;把法多变,长短兼施九、在武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完整与分解示范1、完整示范: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动作,动作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动作,有一定基础的学生2、分解示范:结构、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翻滚动作、跌扑等动作,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1、谈谈你对武术的认识?答:武术在今天,主要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存在。
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双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特点:动作具有攻防技击目的,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运动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作用现在一般公认的有: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作用,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还有丰富文化生活的娱乐观赏作用。
武术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尚武之风具体表现,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
武术中充满了自强不屈,奋勇拼搏,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
有此精神存在,则我中华国魂不亡。
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种或多或少的武术情结,有一种“尚武”的精神冲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武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10年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还专门题词“尚武精神”。
武术人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成为我们今天教育广大青少年的重要素材。
关于“武”的字义,人们每称“止戈为武”,北大教授杨伯峻先生指出:甲骨文中“武”字“象人持戈以行”(《春秋左传注》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P744)。
足见最早的“武”字,是“持戈”,而非“止戈”。
从来就没有不流血的和平,用武装斗争制止战争,这是由历史因素来决定的。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并伴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
武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常开展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等能起到全面的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武术运动还具有公认的健身价值,攻防价值,技击美与技艺美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教育价值。
随着群众性的武术括动广泛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还可以成为人们切磋技艺,推进武术技术展,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平台,它将会为增强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作用.2、试述示范面,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答:示范是根据示范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适合选择与运用示范面、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
①示范面:在武术教学中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镜面。
一般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或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者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弄清动作的几个不同部位要点,同一个动作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如马步,为了弄清两脚开立的宽度和脚尖正对的方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要看清楚挺胸、塌腰、膝盖不能前过脚尖的规格可用侧面示范。
②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以尽量让全体学生看清为原则。
一般可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定点;两列横队相对站立时教师站在中间示范;若是四列横队相对站立时,可以让前面二列学生坐下或者蹲下,教室站在中间示范。
示范时尽量避免让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
③示范速度:示范速度有慢速、常速、快速三种。
一种教授新内容时,先进行常速的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采取慢速示范,表现某一特点时,可采用快速示范方式。
3、何谓长拳的四击、八法、十二型答:长拳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它是长拳套路核心,一切手法、身法、腿法都贯穿“四击”的内容“八法”指手、眼、身、步、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八个方面,其要求是“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步赛粘,精力充沛气要沉,力要顺达功要纯”“十二型”是以大自然中的事物景象和动物的动态来做避雨的十二种运动方式,即“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这些形象比喻生动的反映出长拳运动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