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第三章从定位看凶吉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的几率一、易象预示事物发展轨迹易象,指卦象、爻象。
它是一种比象,类象,抽象,意象,如以一横代表阳,代表天,表示天不可分割;以两段代表阴,代表地,表示地可以分割,很抽象。
卦象,是指卦整体的形象会意,如离卦竖起来就如“火”字,坎卦竖起来就如“水”字,分别代表火、水。
鼎卦(见左图)象一只竖立的鼎;爻象,是指爻所处卦中的爻位之象,表示事物所处某一阶段的成象。
《易经》认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以“象”的形式呈现,潜象为事物始初时期的呈象,成象则是事物生成时的呈象,迹象则是事物消亡后的残留呈象。
象,为表象,但它却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反映。
1、潜象《易经》认为,事物在发端之前,有其潜象。
潜象呈现信息微弱,但往往会重复或加强显现。
因潜象不易捕捉或被人们忽视,不是特别留心是不易观察到的。
如,人在生病前,往往会感觉某些不适,但不适状况一会又可能消失,人们则不以为然。
但过一阶段,不适情况会加重,过一时刻又会缓解,又过一时刻,大病终于来临。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对细菌(病毒)的侵入作斗争。
当细菌(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人感觉不适,当人体免疫系统把细菌(病毒)击溃时,人体不适的情况消失;于是细菌(病毒)大规模繁殖后以兵团态势第二次侵入人体时,人体的不适会比前一次加重,但免疫系统也会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于是不适状况有所缓解;当细菌(病毒)快速繁殖以决战态势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或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大病来临。
又如,某煤矿公司出现矿井坍塌埋人事故。
事先一定有其潜象:首先,这个煤矿公司一定是制度纪律废弛;其次,因制度纪律废弛而出现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不健全,防患预案落实不到位等;众多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如果再不能得到重视和纠正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事故那只是或早或迟事。
事物的潜象,是事物发展初期的端倪和前兆。
《易经》启示人们,应该留心这些端倪和前兆,特别是重复或加重出现的端倪和前兆,大凡为预示该事物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易经》告诫人们,要学会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兴利除弊,远祸存身,防患未然。
2、成象随着事物的成长发展,事物的潜象会一再加强显现,由隐蔽微弱的潜象发展为明显强盛的成象。
成象是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也是观察预测该事物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
成象因事物各异而有所不同,单事物为具体成象,易于观察,复杂事物有其综合呈象,需要全面观察才能得出综合成象。
如人,为单事物成象。
如一个年轻人,给人以谦恭、勤奋、睿智、诚实的呈象,这个人迟早会成就一番事业;又如,一个人貌似谦恭却有几分虚伪,虽然睿智,却又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大凡心胸狭窄,人生会有大起大落;如你进入一个企业,发现路遇的员工彬彬有礼,庭院走道一尘不染,卫生间清洁无异味等等,这一定是一个管理规范、效益佳好且有前进、上升空间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目前虽然效益不错,办公室虽然装修豪华,但你却能发现墙面某个地方有污渍,明亮的走道上偶尔有纸屑洒落等等。
这是一个企业在成功表象后已隐藏走下坡路的潜象,预示不久将会出现衰颓的成象。
3、迹象迹象是事物结束生命周期后所留下的残象、痕迹。
迹象是判辨某一事物在消亡前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同潜象一样,迹象不像成象那样明显、清晰,但他却是消亡事物客观证据。
如公安部门破案搜集案发现场的种种证据,通过分析、排查,验证等手段,让迹象变为确凿的证据,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
如考古,通过历史残留的痕迹和证据,通过比对、鉴别、化验鉴定历史年代,从而确定文物的自身价值或社会文化价值,或找到历史的演进和宇宙变迁的依据,帮助揭秘人类演进和宇宙发展变迁的规律。
易象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自然事物一再重复出现的现象所发现的。
譬如,人们发现蚂蚁聚集过路,天就会下雨,反复出现而验证这一现象;蚯蚓聚集过路就会干旱;云雾遮挡山顶就会下雨;云雾遮掩山腰就会天晴;天上有鱼鳞状云朵就会艳阳高照,等等。
人们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理解,从时间上看,迹象代表过去,成象代表现在,潜象代表未来;从呈象程度上看,潜象和迹象呈象信息微弱,不明显,带有不确定性,而成象则清晰明显;从事物发展延续性上看,潜象预示成象,成象是放大了的潜象,迹象是残留的成象;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上看,潜象、成象、迹象往往会有其不确定性,有时甚至会有一些虚假性,这些是我们鉴别易象的难点。
因此,《易经》通过六十四卦对各种事物各个阶段、各种形态的具体分析,揭示事物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轨迹,以启示人们运用易象的原理,掌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节从易数看成事气数这一节分析《易经》“数”的基础理论要多一些,基础知识好的读者是可以轻松读懂的。
一、《易经》中的数《易经》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数学知识与理论,数是创制《易经》的基础,《易经》到处充满“数”的神奇。
1、以0和1表示阴阳《易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文学,伏羲的先天八卦表现的是一年四季的时间坐标与阴阳二气的变化,八卦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数字系统。
伏羲的六十四卦横图(简称“大横图”,见图),则是二进制算术,以0代表阴,以1代表阳。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受《易经》阴阳八卦启示,发明二进制,后来被应用于计算机。
2、以1—8数字表示八经卦的卦序伏羲八经卦以1代表乾卦,以2代表兑卦,以3代表离卦,以4代表震卦,以5代表巽卦,以6代表坎卦,以7代表艮卦,以8代表坤卦。
卦序数本身就代表这个卦。
3、伏羲八卦的生成是一个等差数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一个以两倍累乘进位的等差数列关系(见图)。
4、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60进位算术伏羲八卦是参考河图、洛书制成的八卦历法,为十月太阳历,八经卦代表一年四时八节。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见图),圆图代表天象,方图代表地理方位,图中乾卦位于午中,坤卦位于子中,离卦位于卯中,坎卦位于酉中;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而其阴在南;圆图主动,代表天,方图主静,代表地。
图中乾、坤、坎、离为先天八卦四正卦,主一年四季,其余六十卦,每卦代表六日,每爻代表一日,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及阴阳、五行变化全部包含其中。
此图可分为两个半圆,左半圈从复卦至乾卦为阳,右半圈从姤卦到坤卦为阴。
乾姤之间,一阴始生,为月窟;坤复之间,一阳始生,为天根。
这是伏羲60进位算术,60又为甲子之数。
5、河、洛之数河图、洛书(见图)便是一个完备的数字系统。
其中用数字描述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
据现代天文学家论证,河图、洛书为两万五千年前的星象图。
河图中的大衍、小衍之数。
河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
《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是说:1、3、5、7、9五位数为阳、为天,相加之和为25;2、4、6、8、10五位数为阴、为地,相加之和为30。
河图中黑白点数之和55正好合天地极数55,天地的极数55合大衍之数与小衍之数。
《系辞传》曰:“极数知来之谓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lè,手指之间)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这是《系辞传》记述的中国最古老的占筮法。
是说,先从签囊中取50根蓍(shī)草(签)为大衍之数,然后抽取一根放回签囊,象征太极,剩下49根为大衍之数之用;再将49根签随意分作两半,象征两仪;在一半中取一根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以每四根作一股取出,象征四象;尔后将余数和夹在指间的一根合在一起,如果数字超过5,再取出四根,其余数象征闰月,并记下这个数。
这样一共要演示六遍,出现十八次变化而占筮成卦。
可以看出,大衍之数与天地极数是有区别的,天地极数为天地万物生成之数,而大衍之数则是占卜演算天地变化之数。
大衍之数50 在实际应用中只用49。
天地极数55,来自于大衍之数50和小衍之数之数5。
大衍之数50来自于五行之数5乘以土之成数10,小衍之数来自于五行之数5。
汉代易学家京房对大衍之数诠释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时辰、二十八星宿也。
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
《易经》认为,小衍之数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之数为天地之用数。
故大衍之数之用,以1为体,以49为用。
河图中天干交合之数。
河图之数十,为十天干之数。
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
正是万物生存之数。
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
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从图中可看出,其阴阳排列规律为:一六在北方,为玄武星象;二七在南方,为朱雀星象;三八在东方,为青龙星象;四九在西方,为白虎星象,五、十在中央,合大衍之数;每一宫统领七星,四宫合二十八星宿之数。
汉朝易学家对此解释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可见,河图中包含五行和五个方位。
这是用5算术。
据说古人用5,源于人的五个手指,以手指作为算术工具。
洛书之数洛书中阴阳点数,其横排、竖排、斜对角排,其点数之和均为15,15合十天干数和五行之数;洛书中每列点数为15,合阴阳之数,其中9为阳之极数,6为阴之极数,这便是卦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的渊源;洛书中阴阳点数共45,加五行之数5,合50为大衍之数;洛书中隐“三才”与五行之数,五行作用于天、地、人,合数15,故洛书纵横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难逃三才五行15之数;洛书为九星八面之数。
九星之数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碧、三绿、二黑、一白。
每年一星,一直运行到现在。
当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当年出身之人的风水命卦,至今仍适用。
此数与吉凶关系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测吉日;洛书体用周天之数:洛书之数九,取一为体,八为用,为九星用八卦。
运数十五,周流八方为一百二十数,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数,为周天之数。
同理,其用数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数360。
河、洛之数奥妙无穷,其象、其理意义深远,不能在此一一叙述。
6、天干、地支合60甲子数天干数十,地支数十二,天干地支交合运行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最小公倍数为60,为一甲子。
天干立而不动,地支围绕天干轮配,纪年为60年一轮回,纪月为60个月(5年)一轮回,纪日为60天(两个月)一轮回,纪时为60个时辰(5天)一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