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014年中考化学选择题训练图像(选择题)1、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 .t 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2、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溶解度 (g/100 水)蔗糖的质量/gAB C D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C .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D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3、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 乙①② ③ ④⑤HCl 溶液HCl 溶液BaCl 2 溶液 CuSO 4 溶液 H 2SO 4 溶液NaOH 溶液大理石Na 2CO 3 溶液铁 粉锌 粒A .①②B .③④C .①⑤D .②⑤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 2SO 4、Na 2CO 3、BaCl 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 .可能存在 Na 2SO 4B .可能存在 NaOHC .肯定不存在 BaCl 2沉淀(g)n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D .肯定只存在 Na 2CO 3盐酸(mL)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 )与时间(t )关系如右图,上述反应中( )。
nA.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B.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3:2C.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3D.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残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氢 氧化钠质量的关系C .表示向足量的稀 CuCl 2中加入少量 Fe ,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D .胃酸(盐酸)过多可服用氢氧化镁。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 pH 值 与服药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计算(选择题)1、丁酸乙酯(C 6H 12O 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B .丁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丁酸乙酯的摩尔质量为116D .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12、在四个烧杯中各装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 10mL ,测其温度。
再将 6%、9%、 12%、15%的盐酸各 10mL 分别加入上述的四个烧杯中,最后测量其温度。
上述实验设计主 要在研究下列哪一项关系( ) A .酸的种类与中和反应快慢的关系 B .酸的种类与中和反应所放热量的关系 C .酸的浓度与中和反应快慢的关系 D .酸的浓度与中和反应所放热量的关系3、在 t ℃时,某物质 A 的溶液若恒温蒸发 10g 水,析出 2g 无水晶体;若恒温蒸发 20g 水, 析出 6g 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100g 水 C .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100g 水 D .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100g 水4、20℃时,NaCl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①10②10 ③10 ④10加入 NaCl 的质量(g ) 23 4 5溶液的质量(g)121313.6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和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5、某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硝酸钾和硝酸钡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得到10克沉淀,对样品中的组成判断合理的是()A、肯定没有硝酸钡,含有碳酸钾和硝酸钾B、肯定没有碳酸钾,含有硝酸钾和硝酸钡C、肯定不含硝酸钾和硝酸钡,只含有碳酸钾D、肯定不含硝酸钾,含有碳酸钾和硝酸钡6、有一种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A.7.6gB.15.2gC.20.0gD.40.0g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由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2待测Y224Z84Q5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题)1、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Y、铜、XB.X、铜、YC.铜、Y、XD.Y、X、铜2、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的是()A、滤纸上有银,滤液中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B、滤纸上有银、铜,滤液中有硝酸亚铁C、滤纸上有银、铜、铁,滤液中有硝酸亚铁D、滤纸上有银、铜、铁,滤液中有硝酸银、硝酸铜3、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的是()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Cl2溶液。
A.仅有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5、X 、Y 、Z 、W 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X YZ W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 盐酸 √ —— √Z 的硝酸盐、W 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右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Z 的硝 √ 酸盐 W 的硝 √—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这四种 酸盐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Y>W>Z>XB.X>Y>W>ZC.W>X>Y>ZD. X>W>Y>Z物质检验(选择题)1、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 .NaOH 、CuSO 4、NaCl 、KNO 3B .HCl 、KOH 、NaCl 、Na 2SO 4C .Ca (OH)2、Na 2CO 3、KCl 、HClD .NaNO 3、MgCl 2、KCl 、Ba (OH)2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 A 、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 、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 、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终止后过滤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 3.2 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8.8 克二氧化碳和 7.2 克水,则该有机物中( ) A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 B 、一定只含 C 、H 、O 元素 C 、一定含有 C 、O 元素,可能含有 H 元素D 、只含有 C 、H 元素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ABCD物质KNO 3 H 2 硝酸CaO杂质(少量)MnO 2 水蒸气盐酸 CaCO 3试剂足量的水适量的 NaOH 溶液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足量的水操作方法溶解、过滤、蒸发洗气过滤 溶解、过滤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括号内)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盐酸)B 、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硝酸钡溶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C 、熟石灰中混有生石灰(水)D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6、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碳酸钙、碳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取样,加热到高温,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混浊。
第二步:把足量的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 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A 、碳粉和氧化铜B 、碳酸钙C 、碳粉和氧化铁D 、碳酸钙和氧化铜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A .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C .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9、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NaNO 3、KCl 、Na 2SO 4 C .CuSO 4、CaCl 2、KOHB .FeCl 3、NaOH 、KNO 3 D .BaCl 2、K 2CO 3、H 2SO 4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 2SO 4、Na 2CO 3、BaCl 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 .可能存在 Na 2SO 4B .可能存在 NaOHC .肯定不存在 BaCl 2 沉淀(g)D .肯定只存在 Na 2CO 3盐酸(mL)语句正误判断(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相等C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 .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2、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后溶液变蓝B .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C .大理石中滴入稀盐酸,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D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相关描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B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C .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D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4、下列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变红色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烟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