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统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大气受热过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021届高考统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大气受热过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垂直于风 向,北半球 向右偏,南 半球向左偏
与风向相反
大小 水平面单位距 离气压梯度越 大,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
赤道地区为 零,向两极逐 渐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 有关,与风速 的大小有关
作用
形成风的直接 原因
只改变风向,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不改变风速的 大小 减小风速,也 改变风向,对 近地面大气的 运动影响显著
3. 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 1~2 月
B. 4~5 月
C. 7~8 月
D. 10~11 月
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凌晨 0~6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
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 项正确;地面长
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 15 时,
故 15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 项错误;傍晚沙
焦点一 热力环流 1.抓住三个关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1)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
(2)温压关系。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 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2.归纳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知识点二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温馨提示:近地面的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
越大;反之,则夹角越小。
知识点三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温馨提示:赤道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型,而副热
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型。
知识点四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温馨提示: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往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全球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大气的受热过程 。 2.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 响。 3.世界主要气候类 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
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温馨提示: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
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 被吸收的很少。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 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 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 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是突破口。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左前方为低压,右后 方为高压,面风而 立,左前方为高压, 右后方为低压;南半 球反之
图示
对点训练 (2019 年浙南名校高三期末)如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某等压面 高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
答案:1.C 2.A 3.C
焦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力的名称
产生原因
方向
水平气压 高低压之间存在 梯度力 气压梯度
垂直于等压 线并由高压 指向低压
地转偏 向力
摩擦力
由地球自转产生 的一种促使沿地 表作水平运动的 物体偏离其运动 方向的力
地面与空气之 间,以及运动状 况不同的空气层 之间产生的阻力
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 项
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 项错
误。
第 2 题,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 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 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 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 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 选 A 项。
往无明显季节变化;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季 节变化特征十分显著。
知识点五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温馨提示: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
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 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 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 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方法技巧: 等压面的判读方法 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判读时可利用“高高低低”法则: 等压面往高处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往低处凸的地方为低压 区。
对点训练 (2020 年全国Ⅱ卷)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 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 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 1~3 题。
第 3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 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 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 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 7~8 月。也可 以通过读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 象,图中沙漠 15 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 40 ℃,故最可能发生在 北半球夏季 7~8 月,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
2.风的形成
受力状况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 地转偏向力共同影 响(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共同影响近地面
风向 风向由高压指 向低压且与等 压线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 有一个夹角
风压规律
—
在北半球背风而 立,右边为高压,左 边为低压,面风而立 左边为高压,右边为 低压;南半球反之
1. 图示观测时段内( ) A. 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 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 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 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 导 致 绿 洲 夜 间 地表 温 度 仍 低 于沙 漠 的 主 要 原因 是 绿 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 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