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小学
2、学科: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识文章。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所得。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家庭伦理散文,主要讲述了一家三口初春田野散步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分歧”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场景刻画地淋漓尽致。
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中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学习本课需要完成以下的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散文相关文体知识。
2、体会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特点。
3,品味细节描写,感悟一家人浓浓亲情。
4、领悟文章主题,学会感恩。
三、教材分析
本文截取生活中散步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现主题。
文章围绕家人之间的“关爱”和“责任”两个关键词来阐发中心,其中“分歧”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潜在动力,表现了家人之间呈现出来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分歧的解决中隐含的家庭伦理美德。
教学难点:“小题大做”的深刻领悟及情感拓展。
在教学之前积极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散步》的相关教学材料,包括视频资料、教学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学情,最终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定教学情境,帮助深化主题,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关于感恩视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散步》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 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领会文章主题。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式。
本课教学流程:
1、预习成果展示(学习小组交流后)
(1)本文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2)作者简介。
(3)散文文体知识介绍。
(4)基础知识抽测、展示。
2、自主学习
(1)概括本文内容。
(2)文中又怎样的分歧?怎样解决的?
3、合作探究
(1)你感受到家庭怎样的亲情关系?依据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本文景色描写起到怎样的作用?
4、拓展提升
我们也有幸福的家庭,我们也珍藏了很多很多体现浓浓爱意的记忆。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你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动呢?
5、布置作业
采撷家庭生活中温馨的细节,用300左右文字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恩。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都有与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那个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学生积极展示)每个学生的经历都溢满了温馨、幸福,那作者一家四口的散步又能让我们收获那些感动呢?
【板书】散步莫怀戚
【预习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
展示学习目标
1、品文章
2、悟真情
3、赏美景
【学生活动】
借助百度搜索引擎[],依托学习小组交流预习成果。
包括:作者简介、散文文体知识、疑难字词等其他收获。
【教师活动】简介《散步》
【百度百科】/view/206045.html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中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
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
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学生活动】展示小组预习情况
、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
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沾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学生活动】学生依据交流所得及学习目标积极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幸福家庭照片设置教学情境。
【百度图片】/
【教师活动】基础知识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熬过分歧霎时拆散水波粼粼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有差别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水波粼粼:形容水很明净
【百度百科】/
【百度知道】/
【学生活动】学生摘取自己需要识别的字词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活动:
1、你能概括本文内容吗?
2、从中你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的情感关系?你的一句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常谈感想,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浓浓的亲情必有精彩的语言来传达。
你如何理解“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百度知道】
/question/55964462.html?fr=qrl&cid=197&index=3&fr2=query
【教师活动】分歧因为爱与责任而解决,整个世界因为爱与责任而支撑。
两者就像我们的左右手,形影不离。
我们借助一首现代诗《如果爱是左右手》体会一下。
【百度空间】
/zhangyabing87/blog/item/a3cd9ffcfd33a40709244d1a.html
【学生活动】有感情朗读,深刻领会文章主题。
【教师活动】本文不仅仅是亲情美,景色也美,共有几处?景美与情美又怎样的联系呢?
【学生活动】小组内积极交流,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百度知道】/question/339870686.html?an=0&si=2
【拓展提升】
【教师活动】初春的新绿孕育了勃勃生机,粼粼水波、金色菜花更衬托了一家四口的欢乐祥和,相信我们也想起了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点滴,请欣赏视频。
【百度搜索视频】
/v_show/id_XMzU3MTgxNzI4.html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分享感恩父母细节。
【教师活动】积极评价,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教师活动】同学们的陈述让人感动,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去感恩父母。
请看教师寄语: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懂得感恩,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学会感恩,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的笑语!
【布置作业】
1、采撷家庭生活中温馨的细节,用300左右文字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恩。
2、教师推荐视频:邹越《让世界充满爱》
【百度视频搜索】/show/U_hSqkKqwRgiO4Qn.html
【板书设计】
爱责任
❤
小家大家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语淡情深,情感似在无意间慢慢流出,最终使人顿悟。
在设计教学时,我试图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全面地展现,力图帮助学生能够体味“小题大做”的效果,理解责任,学会感恩。
所以我设计课堂以“美”为线索,在品味“情美”与“景美”间领会主题。
在“寻美”中着重让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最后拓展提升的环节,积极借助多媒体资料,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继续深化主题。
课堂理念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自然生成,不做作,力图实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效果。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临朐新华中学姓名:张立磊
职称:中学二级
电子邮件:zhanglilei87823@
通讯地址:山东临朐县新华路214号新华中学262600
本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同年8月进入新华中学参加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
立志“耕耘三尺讲台,收获教育春天”。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虚心学习,锐意进取,敢于创新。
不断创新教学思路,致力于借助小组学习、情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010年参加山东省初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1年县级赛课一等奖,被评为语文教学能手。
我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