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和废气监测大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大气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4、什么叫空气污染:
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 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 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 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 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这种情况被称 为大气污染或空气污染。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三、空气污染源
1、自然污染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
2、人为污染源:
工业:燃烧、工艺、无组织排放等废气等。 农业:施农药、化肥、秸秆焚烧等。 交通:汽车、火车、轮船等尾气。 室内污染:油漆、胶合板、涂料等含甲醛、挥
发有机物、氨、放射性等污染物。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粒子状态污染物,根据其沉降特性又分为:
(1)降尘:直径>10um为,能较快的沉到地面。 (2)飘尘(PM10):直径<10um的颗粒物,能长时间的 漂浮在空气中,故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具有胶 体性质,又名气溶胶(如雾,烟,灰尘)。可随空气吸 入肺部、进入血液输入全身,对人体危害较大,是空 气污染监测的常规项目。 (3)总悬浮颗粒物(TSP):直径<100um颗粒物总称。
3.2 监测方案的制定
三、确定监测项目 我国要求的空气常规监测项目,见表3-2:
1、空气质量标准11项:SO2、NO2、TSP等。
2、污染物排放标准33项: SO2、NO2、TSP、甲醛、非甲烷烃、氯气、氯化氢等。
3.2 监测方案的制定
四、监测点的布设 (一)大气布点原则 1、采样点分布: 应设在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污染浓度处。 2、方 位:
四、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1、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种类很多,在《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出33种。
2、污染物存在状态:
(1)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不同,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 染物:
a、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 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苯乙烯、 颗粒性物质等。
主导风向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 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和收集资料 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类型、数量、位置、主要 污染物、消耗的主要原材料、低架源、高架源等情况, 布点时充分考虑低架源和二次污染物。 2、气象资料: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逆温 层高等,进行预测时考虑。一般采用近三年气象资料。 3、地形资料:河谷、丘陵、山地、平原等地形。同样 的情况不同地形评价等级不同,采样点数也不同。 4、功能分区:工业、商业、混合、居民区等。功能不 同标准不同,布点要求也不同。 5、人口分布和人群健康情况调查。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
1、什么是大气: 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 其厚度达约1400km。
2、什么是空气: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 内的气体层(对流层),称为空气层。 空气的范围比大气范围小的多,但空气层的质量 却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在环境污染领域中, “空气”和“大气”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每人每日平均吸入空气l0—12m3。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五、大气污染物分布的特点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大气污染物变化较大,称为 时空性。影响时空性的因素: 1、气象条件: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的变化。 2、污染源的类型:污染物排放规律及污染物的性质 都影响大气污染的时空性。如排放方式:连续、间断、 季节、高空、低排等排放方式都影响污染物污染程度。 因此,对大气污染物描述,常采用日均、月均、季均 和年均值表示检测结果,而不用瞬时值。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b、二次污染物
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中的正 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
二次污染物的化学、物理性质与一次污染物完全不同, 多为气溶胶,毒性比一般比一次污染物更大。
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 (乙醛和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六、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1、单位体积质量:如 mg/m3、ug/m3 2、体积比浓度:ml/m3、ul/m3 气体单位的换算: V0=Vt.[273/(273+t)](P/101.325) 式中: V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M3 Vt---采样体积 M3 t---采样现场的温度 K P—采样现场气压,KPa
(2)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分类:
分为分子状态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a、分子状态污染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存在于 空气中,如:SO2、NO2、CO、HCL等。这种污染物的 特点是运动速度快,扩散快,在空气中分散均匀。 b、粒子状态污染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或 固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um之间,是一个复杂 的非均匀体系。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3、大气的成分和组成 干洁空气含:氮:78.06%;氧:20.95%;氩: 0.93%和不到0.1%其它气体。
湿空气:实际上空气中水蒸汽是重要组成部
分,其浓度随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不同而异, 一般在0.01-4%.

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排放的 尘和气体,即为空气中的杂质。
二、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对人的危害: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
2、动植物的危害:影响繁殖、生长或造成死亡。 3、对材料的损坏: 腐蚀材料和设备,腐蚀建筑物,使橡 胶制品脆裂,损坏艺术品,使有色材料退色等。 4、对大气的影响: 污染物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条 件:产生温室效应、造成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问题。
3.2 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监测目的 1. 主要污染物的定期或连续监测,以判断大气质 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地大气质量标准,为编写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大 气污染的预测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 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等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