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资产质量分析
逾期时间 0-90天 90-180天 180-270天 270-360天 360天以上 合计
2004年末余额 42.0 33.7 15.7 15.8 39.4 146.5
比2004年6月增减 - 2.5 + 7.8 + 4.7 + 5.0 + 5.8 + 20.8
22
贷款风险结构恶化
贷款向下迁徙压力沉重,结构恶化,风险增加 关注类:大幅增加253亿元,余额近1000亿,南京、西安、 宁波、无锡等9家行增加过10亿 可疑类:共增加5.65亿元,在前几个月平稳下降的基础 上,12月猛增7.2亿,这并非风险合理变化的实际反映 损失类:在集中处置后使6月底余额几乎为0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0.66亿元
3、资产质量通过拨备影响着占60%权重的效益指标;
4、加上还有占5%权重的不良贷款绝对额指标。
41
拨备后利润的计算公式
拨备后利润 = 账面税前利润 -(年末呆账准备计提基数×1% -年初呆账准 备计提基数×1%)-核销贷款本金- “关注类贷款”增量 ×1%-“次级类贷款”增量×24%-“可疑类贷款”增量 ×49%-“损失类贷款”增量×99%-“1384非业务性挂帐” 增量×75%-“130待处理抵债资产”增量×50%-“311待 处理资产增量”×50%
26
非信贷不良资产风险大
构成复杂,涉及众多业务,分散在21个科目核算 挂帐时间长,账龄在3年以上的资产超过2/3
历史遗留问题多,如原证券部业务、账外经营等
损失率高于不良贷款,拨备将占用大量财务资源 管理与处置的难度大,将牵掣大量时间、精力
27
非信贷不良资产账龄长
6¸ Â Ô Ú ö ÔÒÄ 2.91% 6¸ Â -1Ä ö Ô ê 3.22% 1Ä -3Ä ê ê 26.08%
2005年全行不良贷款控制计划的分解方法:
采取区间测算法,排定各行不良贷款应当下降的基数 根据既定的标准,对部分行进行微调 直接豁免:对资产质量好的行,实行绝对额零压缩计划 (1)不良贷款占比在1%以下;或 (2)不良贷款余额在1亿元以下
39
正确解读质量考核变化
问题的提出:不良贷款指标权重从去年初的40%、 下半年的33%,调整为今年的5%,是否意味着集中
33
外部压力与内在意愿
外部监管机构、投资者、公众、媒体对银行
风险越来越关注,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 内部审计机构即将对风险分类进行例行检查 各行风险管理观念在转变,真实、及时揭示 风险的内在意愿在增强
34
第四部分
2005年资产质量考核
资产质量考核政策的变化 2005年不良贷款控制计划
如何准确解读变化的涵义
24
个贷风险不容忽视
不良贷款余额(单位:亿元)
10 0.69% 8 6 0.45% 4 2.82 2 0 200406 200409 余额 200412 占比 200501
25
0.73%
0.8%
0.53% 5.02 3.57
0.6% 5.5
0.4%
0.2%
不良贷款占比
个贷风险不容忽视
按照零售系统,年末逾期个贷为3.45亿元 车贷风险尤甚:年末车贷逾期1.79亿元,占全部个贷52 %,车贷不良率3.49%,已超对公平均 进入2005年,个贷不良惯性增长势头不减:逾期贷款余 额4.3亿元,增长8900万元;其中车贷不良2.22亿元,增 长4300万元。按五级分类,个贷不良已超过5.5亿元。
(按在经营性非信贷资产中的占比)
100%
86%
80% 60% 40% 20% 0%
66%
64% 64% 48% 48% 42% 30% 28% 27%
海南 中山 佛山 北海 大连 汕头 吉林 重庆 济南 桂林
17
第二部分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新增不良贷款较多 逾期贷款快速增加 贷款风险结构恶化 个贷风险不容忽视 非信贷资产风险巨大
占比高 大庆
抚顺
16 12 8 4 0 0% 5%
海南 汕头
齐齐哈尔
锦州
10%
15%
20%
9
不良贷款占比
不良贷款增减大行
(与6月末比,剔除核销因素)
余额增加最多的5大分行:
余额减少最多的5大分行:
分行
大连 济南 大庆 济宁 锦州
增加金额
1.08亿元 0.89亿元 0.81亿元 0.62亿元 0.39亿元
23
可疑类贷款年末猛增
问题:
• 年末可疑类贷 款快速增加应
60 70
É É à û î à î ð Â ä ¯ ¼ ¨¥ » º Ú ª © ¿ Ò À ´ ¿ Ó ¶ Ö Ô ±¶ Í £ µ Î £ Ò Ô £
引起重视
50
40
200406 200407 200408 200409 200410 200411 200412
50
0.01
0.67
5
0
次级
可疑
2004年6月 2004年末
损失
不良贷款占比变动
不良贷款占比变动图
特征
• 次级:下降 • 可疑:微升 • 损失:微升
4% 3.54% 2.98% 3% 2.50% 1.93% 2% 1.04% 1.03% 1% 0.00% 0.01% 0%
不良贷款 次级 可疑 2004年末
新增部分 8.35亿元
或有部分 3.73亿元
原有部分 121.75亿 元
15
非信贷不良资产种类
6.4% 1.4% 2.7% 3.8% 6.0% 10.8%
130、1384、1321科目等由 信贷风险转化而来非信贷不 良资产占70%,是信贷风险 的不断暴露的信号。
18.6%
130´ ¦ í Ö ® Ê ú 65.43Ò ª ý ´ À µ Õ ×° Ú Ô ¬ µ ð è 14.68Ò ª Í Ò ° ½ Ú Ô 145¹ ¨¶ Ê 6.54Ò ª É È Í × Ú Ô 342´ í ¤¯ 3.54Ò ª ú À Ö È Ú Ô
2004年6-12月
全行资产质量分析
风险监控部
2005. 3.1 上海
1
主 要 内 容
一、下半年资产质量状况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三、近期资产质量的趋势 四、2005年资产质量考核
2
1.1不良贷款
基本状况 变动情况
迁徙情况
分行情况 监察名单
3
贷款质量基本状况
6000
5390
5965
贷款余额增加574.17亿 不良贷款减少13.39亿 不良率下降0.56个点
3Ä Ô Ï ê ÒÉ 67.78%
28
非信贷资产管理措施
对费用类挂帐:清理结转 对具备核销条件的:上报核销
对存在清收可能的 :从速处置
对正常、关注类:加强监控,及时分类
29
第三部分
资产质量近期趋势:不良贷款可能继续增加
对公贷款仍然面临风险暴露的压力
个贷不良可能还会持续增加
海外机构频发风险事件
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
暴露风险的内在意愿
30
对公贷款面临压力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入,前期过热行业风险还将逐步显现 和转移;一些竞争性行业结构恶化,风险加大,出现应收账 款大幅增加等现象
部分行审批权限上收,原勉强维持的部分贷款可能“见光死”
关注类贷款存量高达1000亿元,其中1/4是近半年增加的,潜 在风险和下行迁徙的压力沉重 经过风险排查得到的监察名单中,有45亿元属于风险较大甚 至严重,对近期资产质量构成巨大压力
31
监察名单:风险程度分类
风险严重 8.29亿元 风险可逆 25.83亿元
风险较大 36.73亿元
32
个贷不良或将持续增加
个人贷款业务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风险,如果遇到 房地产等市场波动,个贷不良可能大量出现 新司法解释将给住房按揭贷款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汽车贷款的风险还可能会进一步暴露 针对个人贷款的风险分类办法和系统即将推行,可能引发 个贷不良的技术性暴露
经济资本回报率: 不良贷款绝对额控制计划
20%
20% 5%
37
05年不良贷款控制计划
目标:全行不良贷款绝对额控制下降10.5亿元 原则:公平公正、全面客观、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因素: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与占比、2004年新增不良
贷款、2004年清收业绩、集中处置的不良贷款等
38
05年不良贷款控制计划
11
监察名单余额大行
10 8.95
余额(单位:亿元)
8 6 4 2 0 5.58 4.27 4.08 3.87 3.73
3.30 3.13 2.87 1.97
大连 郑州 天津 广州 重庆 上海 长春 北京 南京 深圳
12
监察名单迁徙变动
(2004年9-12月)
项目 期初(2004年9月) 户数 675 户 金额 102 亿元
35
考核政策变化
全行经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重大改革 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目标:建立经营发展的风险约束和回报机制
核心:经风险调整后的效益(RAROC) 指标:资产质量与效益指标融合,占65%权重
36
效益质量指标
效益质量指标(65%) 拨备后利润: 20%
经济利润:
50.2%
1384·µ ñ Ô Ò Ê 24.18Ò ª Ç Ò Î Ð ¹ Õ Ú Ô 311´ ¦ í Ê ú 7.87Ò ª ý ´ À ×° Ú Ô 1321±Ú ¦ Õ û ¢ 1.87Ò ª í Ä Ó Ê À Ï Ú Ô ä û à 4.99Ò ª Æ Ë À Ú Ô
16
非信贷不良资产排名
4000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