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明确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和“智取”。

(重点难点)
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我们的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们的计谋。

57位好汉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情回顾
以抢答形式复习古今异义。

《水浒传》用的是元、明时期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相同。

阅读时要注意这些词语的古今异义,才能扫清阅读障碍。

下面以抢答形式完成下列词语古今异义的检测。

(会哪一个就站起来回答哪一个)
1、回忆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找一找本篇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我们分两组来看,一组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以晁盖为首的智取队)押送队一行人共15人,其中......,智取队共有8人,分别是.....。

他们的绰号分别是.....。

自主探究
了解了人物,我们来看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提示概括方法可采用:人物+事件)比如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人物“杨志”,事件“押送生辰纲”。

懂了吗?好,开始。

.......
明确: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高潮:白胜设计诱军汉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吴用智取生辰纲尾声(补叙):打
破谜底说根由,枣客原是七好汉
合作探究
分析文中之“智”
大家看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请问,关键字是哪一个?—智,师:是的,吴用他们到底运用了怎样的计谋夺取了生辰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老师提示一下: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矛盾、计策等方面来分析。

师: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是的,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志的计谋?( 我们分小组来完成吧,1、2、组的同学分析天时方面,
3、4组同学地利,5、6组人和,7、8组矛盾,9、10组计策,剩下的11、12、13、14组同学负责讨论杨志的“智”,希望同学们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好,开始。

(小组合作讨论)师巡视点拨
1、晁、吴之“智”
(1)智用天时。

天气有何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

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2)智用地利。

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

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3)人和
师: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的呢?吴用他们的人和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分工合作、团结,配合的非常默契(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4)智用矛盾
(5)智用计策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好的计谋,生辰纲会摆在他们面前吗,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计策,计策有没有步骤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首先,(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

佯(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哪一段是写下药的?11段,我们从“无一时”开始齐读。

(下面请几个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好,掌声送给他们。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总结晁、吴之“智”(板书)
2.杨志之“智”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

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

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
还有:
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审察枣贩:谨慎,
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师板书总结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盘问枣客——谨慎买酒
拓展延伸
师:双方以智斗智,可谓是惊心动魄,大家看原著就知道,其实一开始吴用他们是做了两手准备,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智取未成功,请大家
讨论:
假若晁盖、吴用等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你认为他们能否夺得生辰纲?
生各抒己见。

课堂小练笔
师: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非常棒!最后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课堂小练笔,《水浒传》是我们这学期必读的名著,很多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200字左右。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又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课分解。

作业:
1、划出小说中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