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心同德干事业 凝心聚力抓发展 市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同心同德干事业 凝心聚力抓发展 市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述廉报告今年以来,面对空前复杂的形势、异常严峻的挑战、日趋加大的压力,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和带领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局面。

今年1至10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4亿元,增长24.8%;固定资产投资123.2亿元,增长3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完成56.2亿元、20.6亿元,分别增长20.2%、22.7%。

预计到年底,完成GDP174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增长15%。

今年,我市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公众心目中‘和谐之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检、‚中国环保模范城‛专家评审。

一、坚持以明确的目标和思路,统一思想和行动中阳近年来发展比较好、变化比较大。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如何承接已有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瞄准新目标、实现新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对此,我们自觉用新发展理念来审视工作、谋划工作、推进工作,努力使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一是靠解放思想推动发展。

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靠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组织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扎实开展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围绕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先后5次组织有关领导干部赴省内外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引导干部找准位置、定准坐标,追赶先进、争创一流;围绕自加压力、增强动力,召开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全方位对比找差距,确定主攻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围绕科学谋划、把握主动,11月份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经济文化建设务虚会,对15个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2次市委常委会议,尽快把明年的决策部署确定下来、把各级的干劲活力充分激发调动起来,把握发展主动。

二是靠高点定位振奋精神。

面对中阳经济基础差、发展困难多的实际,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这一目标成为引领全市上下奋起赶超、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使广大干群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干劲。

通过两年的努力,第一步目标有望在今年实现,在10月份中台县市区22项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中,我市有8项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有1项名列第1位,9项列前3位,16项列前7位。

今年四季度以来,着眼于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判断和思考,提出了用1至2年时间,实施第二步目标,进入中台市中上游,跨入全省30强,使全市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跨越。

三是靠科学思路凝心聚力。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抓大事、抓要事、抓难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科学谋划,使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围绕优化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了‚一片两带‛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岸带总体规划、核电产业区总体规划、临港产业区总体规划及新城区控制性规划;围绕加快提升产业素质,在去年出台扶持毛衫业、毛衫城、方圆集团发展等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陆续研究出台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及扶持原创型企业、房地产市场发展等政策;围绕加快破解发展制约,研究制定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业建设、财源建设等多个意见。

二、坚持把牵动全局的核心突显出来,汇聚力量求突破牢牢抓住发展关键,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以重点工作的突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四大经济工作重点”,打造发展新亮点。

立足中阳实际,提出了大项目带动、民营经济、中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四大经济工作重点‛,推动经济整体上规模、提水平。

大项目带动,今年以来,全市投产、在建项目78个、总投资117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4个、总投资98亿元,过5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45.8亿元,过10亿元2个、总投资24亿元,其中有4个过亿元项目已竣工投产。

民营经济,1至10月份,新增个体工商户2163个、私营企业220户、规模以上企业25家,分别增长30.5%、24.5%和21.6%;完成增加值117.3亿元、增长27.1%,上交税金9.4亿元、增长26.1%。

中洋经济,1至10月份,实现产值42亿元、增长17%,中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60%。

现代服务业,1至10月份,实现增加值54.3亿元、增长2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增长24.3%;旅游收入10.4亿元、增长33%。

二是聚力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筑牢发展新支撑。

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事关中阳发展全局,坚持聚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取得重大成果。

亚沙会组委会于6月30日在济南正式成立,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中阳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启动,于7月29日举行了核岛和常规岛负挖仪式;接受青岛辐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即跨中大桥已于7月9日经省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即将开工建设;中上通道进一步拓展,中阳港总体规划已上报省政府,与中交集团签订投资70亿元的战略投资协议,一类开放口岸已上报国务院,有望在近期对外开放;对外道路交通网进一步完善,中中高速公路已确定项目业主,已开展工可阶段相关工作。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创发展新优势。

针对当前严峻发展形势,坚持辩证分析、科学应对,牢牢把握结构调整两条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一条主线是振兴传统产业。

坚持未雨绸缪,扶持传统产业升级提档,加快‚二次创业‛,今年以来,毛衫企业新上高档电脑横机932台,财政补贴达600万元;20家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增长16.7%、23.9%。

另一条主线是膨胀新兴产业。

坚持用簇群式思路壮大核电、造船及中洋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化工、新型能源等新兴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新兴产业投产和在建项目34个、总投资70.1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4个、总投资59亿元;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00.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总投资99亿元,过3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67.7亿元。

四是坚持招大引强,打造经济发展爆发点。

坚持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并举、大团队招商与小分队出击齐抓,分别在青岛、宁波、泉州等地及韩国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形象展示和招商推介活动,着力招大引强、招大促强。

今年以来,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单体投资总额持续突破,目前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突破300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3个,过10亿元10个,过30亿元5个;在谈项目91个、总投资369.2亿元。

三、坚持以和谐的理念促发展,统筹兼顾共繁荣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上级决策部署,把和谐发展既作为发展目标,又作为保证措施,锲而不舍,扎实推进,靠协调发展促和谐、持续稳定保和谐。

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快。

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城市建筑面积完成80多万平方米,路面改造、硬化3.5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1.7万平方米,三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城区达到90%以上、两大管道燃气工程覆盖城区住户70%以上,湿地公园、植物园、北山公园等城区重点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48%。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出中阳白黄瓜、留格茶业等18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中阳白黄瓜成为中台市第二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精心打造星级示范村、规划整治村、河塘治理村、特色典型村‚四类村庄‛,目前,已有135个村达到中台市规划整治标准。

二是民生建设扎实深入。

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听民声、察民情、重民意、帮民富、促民和、保民安‛‚六民‛活动,制定周密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方法措施,扎实推进,并把为民办实事贯穿‚六民‛活动全过程,全面实施了今年确定的惠民利群15件实事,目前加强敬老院设施配套、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等15件实事全面落实,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三是生态建设全方位推进。

全面实施了三年大造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万余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31%;加大了水利设施治理力度,全面完成了3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深入开展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活动,今年我市万元GDP能耗预计同比下降6%、二氧化硫排放下降7.6%、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6.9%,超额完成中台市下达的指标要求。

四是文化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以突出地方特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阳大秧歌作为全省唯一民间舞代表队,在奥运会开幕式前成功演出,扩大了民间文化品牌的辐射力;深入挖掘中阳独有的地雷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以地雷战纪念馆为核心的全省重点红色旅游线路,增强了红色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在济南、青岛等地高校举办了青年志愿者联谊活动,扎实开展了‚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开设了亚沙门户网站,提高了国际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五是维稳工作成绩显著。

以创建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为抓手,以奥运安保为主线,以开展‚市委书记大接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大活动为重点,深入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和维稳责任制,全力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了大局持续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4%,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聚集事件,没有发生重大进京去省滋事影响全市形象的上访案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巩固堡垒强基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立足实际,拓展党建思路,完善党建机制,党的建设扎实有效。

一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了工作实绩考核与经常性考察相结合的干部‚双考‛机制,实行集中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相结合、事后考察与过程考察相结合,把提名推荐的视线聚焦在德才素质好、考核成绩优秀、急难险重岗位的干部身上,建起了一支思想过硬、敢当重任、善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争创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县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狠抓农村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完善社区党员管理和服务网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目前,全市77%以上的镇区街道党(工)委和61%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了‚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先后有289个后进村实现了转化升级。

三是加强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大力倡导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作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亲历亲为,由督促执行向率先执行转变,成为抓执行的第一人,凝聚和激励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干事业,在全市形成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五、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从严要求树正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突出重点,突出创新,突出实效,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