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流程框架解读(2018.5)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流程框架解读(2018.5)
目 标
审核
编辑 汇总
传输
分析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1.3 工作任务
普查准备阶段 • 开展普查数据处理信息化环境建设; • 进行清查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
• 组织开展清查软件部、省两级部署;
工 作 内 容
• 基于普查小区进行普查任务分配; • 为清查、普查工作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和培训。 全面普查阶段 • 采取入户调查、统一填报、数据导入三种方式进行普查数 据采集和填报; • 进行普查数据逐级审核、核算、汇总、校核与上报; • 形成普查结果数据库。 总结发布阶段 • 进行普查数据统计分析和展示; • 进行普查成果数据集成。
四、数据处理环境
4.3 区县级数据处理环境
区县级数据处理环境建议
应具备专用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配备移动采集终端设备; 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客户端杀 毒软件及UPS 供电环境等。 具备100Mbps及以上局域网、2Mbps及以上环保专网环境。 桌面计算机配置参数建议参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 方案》附2,笔记本电脑配置参数建议参见附3。
清查入户前技术准备
• 网络条件:国家、省、地市级普查机构需连通环保专网 • 用户管理:完成管理用户和普查员用户注册和授权 移动互联网环境 • 数据处理环境:配备数据处理专用微机、保证专机专用,并具备 专网环境 • 完成清查工具部署与技术培训
• 采集设备:部署安卓6.0及以上系统的移动采集终端设备,并具备
五、软件使用说明
5.3 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
4.普查人员登录
普查人员采用手机号和手机验证码的方 式验证登陆。 普查人员用于登陆的手机号采用白名单 的方式。由管理人员在后台添加相应普查 人员基本信息和手机号。
只有被添加进后台的手机号才能收到验
证码进行登陆。
五、软件使用说明
5.3 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
5.污染源信息导入
按分区进行清查摸排,对底册进行核实补充,采集固定点源空间位置; 进行清查信息的逐级审核、上报、汇总;
在国家级进行底册核定、空间信息映射,形成污染源普查对象名录库。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2 清查工作流程之总体流程
清查工作流程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2 清查工作流程之小区边界核定流程
小 区 边 界 核 定
三、数据处理组织、进度与安全要求
3.1 数据处理组织要求
区县级数据处理主要职责
负责辖区内普查小区边界核定,并进行小区编码; 负责辖区数据处理的组织实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负责辖区数据处理办公环境建设,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管理; 配合地市级完成普查软件的下发、部署,进行基础数据的下发; 负责本级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保障,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背 景
数据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得当, 数据处理流程是否合理,
数据处理环节操作是否严格,
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污染源普查工作进程和数据 成果质量,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 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1.2 目标
依托环保专网和“环保云”平台,通过建设普查数据处理系统, 为清查、入户调查、数据汇总及成果生成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第 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采集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4 清查工具支持 普查小区划分工具(B/S版,环保专网) 划分各级普查分区,县级及以上分区与统计用行政区划一致,县级以下 普查小区,以村界为参考进行调整核定。 普查清查采集工具(PC版,区级为C/S单机版) 包括电子表格、C/S数据采集工具、B/S数据采集工具,用于核实、采集 污染源单位的基本信息与汇总。 普查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手持安卓版,是否需要环保专网有待确定) 从清查采集工具获取污染源单位信息,采集获取单位的地理坐标信息。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1.4 总体框架
普 查 信 息 化 总 体 架 构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1.5 数据处理对象
数 据 处 理 对 象
由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集中式污染治理 设施、生活源锅炉等填报对象提供,通过发表收集到的 普查数据;
由各级政府部门填报或提供的部门统计数据或行政 记 录,以报表或文件形式录入或导入的数据; 通过现场取样和监测获取的监测数据; 通过软件系统为满足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数据审核 和 普查成果汇总需要形成的各类汇总数据; 普查过程中产生的照片、地图、监测报告等电子或 纸 制文件。
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清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2018年7月20日前完成地方各级普查机构移动采 集终端设备的部署; 2018年7月31日前完成全面入户调查工作所需的 信息化保障准备工作。
三、数据处理组织、进度与安全要求
3.3 数据处理安全要求
数据 处理 系统 安全 管理
根据分级用户权限,结合认证手段,实现各级 用户的统一集中管理。
屏幕尺寸:5寸;
RAM大小:2G; ROM大小:8G; Android版本:Android 6.0; 位置服务:具备位置服务传感器,支持GPS或北斗位置服务。
五、软件使用说明
5.3 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
3.采集前准备
普查人员注册: 在采集前需要各地管理员将普 查 员基本信息和手机号码录入管理平 台。管理平台使用环保专网访问, 访问地址:录入信息的普查员和他 的手机号会进入白名单。 注意:只有在白名单内的普查员和 他的手机号码,才能成功登陆移动 设备采集工具。
确认污染源信息,点击选择污染源位置, 进入位置采集界面。
点击定位图标,确定自己位置(防止模拟 位置点) 根据地图、自己实际位置和实际区域情况 确定污染源的实际位置。如果定位与污染 源位置有偏差,调整自身实际地理位置, 重新定位或拖动地图,将坐标点放置在正 确位置(注:绿色范围为三百米范围,企 业位置点必须在自身定位点的三百米范围 内,否则不允许提交),点击确定,工具 记录当前污染源坐标。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1 清查工作步骤
清查工作步骤(工作流,8步)
提供基础底图数据调用服务; 进行清查底册分切与下发,各级普查机构对清查底册进行核实完善; 进行各级普查机构用户授权和普查员用户授权; 地方各级普查办对普查小区进行调整确认; 生成清查任务并分切与下发;
五、软件使用说明
5.3 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
6.污染源信息搜索
清查人员可对已导入的清单列表进行搜 索, 便于快速定位需要清查的污染源。该 搜索支持 关键字模糊搜索,清查人员输入 关键字即可搜 索出对应包含该关键字的污 染源。
五、软件使用说明
5.3 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
7.清单中污染源坐标采集
通过污染源搜索找到对应企业; 点击污染源名称进入污染源信息浏览界面;
负责辖区内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指导;
负责普查员上报数据的接收处理、审核汇总和质量抽查; 负责数据处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组织开展其他与普查数据处理相关的工作。
三、数据处理组织、进度与安全要求
3.2 数据处理进度要求
进 度 与 时 间 节 点
2018年5月31日前完成地方各级普查机构数据处 理运行环境建设;
四、数据处理环境
4.4 数据处理设备的要求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解 读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三、数据处理组织、进度与安全要求
四、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提
纲
五、分区、底册、坐标采集软件使用
五、软件使用说明
5.1 清查阶段使用的三种工具支持 普查小区划分工具(B/S版,环保专网) 划分各级普查分区,县级及以上分区与统计用行政区划一致,县级以下 普查小区,以村界为参考进行调整核定。 普查清查采集工具(PC版,区级为C/S单机版) 包括电子表格、C/S数据采集工具、B/S数据采集工具,用于核实、采集 污染源单位的基本信息与汇总。 普查污染源位置采集工具(手持安卓版,是否需要环保专网有待确定) 从清查采集工具获取污染源单位信息,采集获取单位的地理坐标信息。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2 清查工作流程之用户管理流程
普 查 机 构 用 户 管 理
普 查 员 用 户 管理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2 清查工作流程之数据汇总流程
清 查 数 据 汇 总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2 清查工作流程之普查对象形成流程
普查对象名录形成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2.3 清查技术准备
四、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4.1 省级数据处理环境
省级 数据 处理 环境 网络 结构
四、数据处理环境
4.2 地市级数据处理环境
地市级数据处理环境建议
具备专用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配备部分移动采集终端设备; 具备100Mbps及以上局域网、10Mbps及以上环保专网环境,桌面 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客户端杀毒软件以及 UPS供电环境等; 其中,桌面计算机配置建议不低于县区级标准。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数据处理方案解读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2018年5月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解 读
二、清查数据处理流程
三、数据处理组织、进度与安全要求
四、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提
纲
五、分区、底册、坐标采集软件使用
一、数据处理整体框架
1.1 背景
数据处理在整个污染源普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 作用,是整个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移动采集终端设备的分发和管理制度,加 强移动终端安全管理。 指定专人负责系统运行维护,保证专机专用, 做好系统使用情况记录,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与 病毒查杀。
佛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