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理论基础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叫()。

回答:受控源3: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8: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9:通常规定()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12: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14: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1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

回答:电压与电流、无关16:各种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规定一个限额,这个限额值就称为电气设备的()。

回答:额定值17: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回答:多18: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星形1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20: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

回答:变压器1: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回答:零2:对于两个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如果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N1和N2是()的二端网络。

回答:相互等效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回答:电压电流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5:三个电阻元件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角形6:欧姆定律揭示了电阻元件上的()和()的约束关系。

回答:电压和电流7: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8: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9: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源。

回答:电压10:只消耗电能,不存储能量的元件叫()。

回答:负责11:电路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受控支路和()。

回答:控制支路12: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的作用。

回答:分流13: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14:与理想电流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短路等效。

回答:串15:功率因数越低,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低,其容量利用率就()。

回答:越低16:为了限制负载中过大的电流,将负载()联一个限流电阻。

回答:串17:戴维南定理适用于求解复杂电路中()电流或电压时。

回答:某一支路18: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19:()接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回答:并20:在线性电路中,当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看作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各自在此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回答:叠加1:电感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超前2:以假想的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客观存在的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电流法。

回答:回路3:伏安关系是()的关系特性。

回答:器件两端电压和电流之间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5: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支路()法。

回答:电流6:只消耗电能,不存储能量的元件叫()。

回答:负责7:构成电路的三要素是()。

回答:电源负载及中间环节8:阻值不随其两端电压或电流数值变化的电阻叫()。

回答:线性电阻9:正弦量一个周期内的最大值叫()。

回答:振幅10: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的作用。

回答:分流11: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12: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

回答:变压器13:电压辅助单位有()。

回答:千伏毫伏及微伏14: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15:直流情况下C相当()路;L相当于()路。

回答:开、短16: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17: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18:电气设备三种运行状态分别是()。

回答:满载、过载轻载19:容抗XC与频率成()比;回答:反20:欧姆定律揭示了电阻元件上的()和()的约束关系。

回答:电压和电流1:电路的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随之()。

B. 变化2:三个电阻元件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角形3: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4:正弦量一个周期内的最大值叫()。

回答:振幅5: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6: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流,而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无关的电源叫()源。

回答:电流7: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求解电路时,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的部分,仅限于等效电路以()。

回答:外8:电源绕组首端指向尾端的电压称为()电压。

回答:相9: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10: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回答:电压电流11: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源。

回答:电压12:三相电源绕组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环,在三个连接点处向外引出三根火线,即构成()接。

回答:角13:电压的单位是()。

回答:伏特14:只消耗电能,不存储能量的元件叫()。

回答:负责15: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16:在线性电路中,当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看作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各自在此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回答:叠加17: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18: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的作用。

回答:分流19: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

回答:变压器20:电流的辅助单位有()。

回答:千安、毫安及微安1: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2: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3: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位相()关系。

回答:同4:电流的辅助单位有()。

回答:千安、毫安及微安5:正弦量的极大值是有效值的()倍。

回答:√26: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8:只存储磁能,不消耗能量的器件叫()。

回答:电感9:与理想电流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短路等效。

回答:串10:正弦量变化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叫()。

回答:周期11: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流,而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无关的电源叫()源。

回答:电流12:角频率越小,正弦量变化越()。

回答:慢13:以()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各节点电压方程式,进而求解电路响应的方法叫节点电压或电位法。

回答:节点电压14:对外电路来说,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均可以用一个恒压源US和一个电阻R0串联的有源支路等效代替。

其中恒压源US等于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0等于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入端等效电阻Rab。

这一定理叫()。

回答:戴维南定理15: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

回答:变压器16:为了限制负载中过大的电流,将负载()联一个限流电阻。

回答:串17: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18: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C. 直流19:电压辅助单位有()。

回答:千伏毫伏及微伏20:直流情况下C相当()路;L相当于()路。

回答:开、短1: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大小得到不同的输出( 2 )。

2:正弦量变化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叫( 1 )。

3:振幅、角频率和( 1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4: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应( 3 )该设备额定电压值。

5:直流情况下电容C相当( 1 )。

6:受控源的电动势或输出电流,受电路中( 3 )控制。

7:电感元件的电压相位( 3 )电流相位。

8:受控源(1)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

9:为了限制负载中过大的电流,将负载( 1 )联一个限流电阻。

10:对外提供恒定电流,而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无关的电源叫( 3 )。

11:在线性电路中,当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看作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各自在此支路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1 )。

12: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压源( 2 )联的电流源不起作用。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2)的电路。

14:与理想电流源( 1 )联的支路对外可以短路等效。

15:戴维南定理适用于求解复杂电路中( 3 )的电流或电压。

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1 )电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只消耗电能,不存储能量的元件叫( 3 )。

3: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流源( 1 )联的电压源不起作用。

4: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 1 )连接。

5:正弦量一个周期内的最大值叫( 3 )。

6: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位相( 1 )。

7:对外提供恒定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 1 )。

8:某点电位是该点相对于( 2 )的电压。

9:时间常数τ越大,充放电速度越( 3 )。

10:受控源( 1 )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

11:应用KCL定律解题首先约定流入、流出结点电流的(3)。

12: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 1 )的作用。

13:以( 2 )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各节点电压方程式,进而求解电路响应的方法叫节点电压或电位法。

14:容抗X C与频率成( 2 )。

15:在负载的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与负载( 1 )联一个电阻,以降落一部分电压。

1: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3 )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