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捞渣机及碎渣机第一节捞渣机一、概述捞渣机锅炉除渣设备中的主要设备,它与渣井(含支架)、关断门、碎渣机、自行式活动渣斗机等设备组成一套完整的锅炉除渣设备方案。
工作原理及特点:1.工作原理:上槽体内储满冷却水(水温≤60℃),锅膛内的高温红渣经渣井、关断门落入上槽体水中骤冷粒化,由环形链条牵引的角钢型刮板向前移动拖出,再经碎渣机破碎后进入渣沟,水力输送到灰浆池,亦可不经碎渣机而直接装车或集中在自行式活动渣斗机中,之后装车运出,供综合利用。
下槽体为刮板空回程用,无渣、水。
上下槽体分别衬有16Mn耐磨钢板和辉绿岩铸石板。
2.特点:捞渣机与关断门配合使用,关断门全部打开后插入上槽体水中,组成炉底的密封系统,实现炉底不漏风,使锅炉运行稳定。
捞渣机与关断门配合使用,当捞渣机发生故障时,可关闭关断门,使炉渣积存在渣井内,可达到检修捞渣机不停炉之目的。
配有多种监测保护装置(如掉链保护、安全离合器过载保护,电气系统的过电流保护等)及电控柜,便于现场和远距离监控运行状态。
与水力排渣方案相比,节水、节电、节煤。
改善了运行状况,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综合效益,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二、规格与技术参数:刮板式捞渣机主要由机体、刮板链条、上、下导轮、驱动装置、传动系统、张紧装置、行走轮、电气系统和供水管总成,以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如图所示:1.机体总成:机体由上、下两个槽体用钢板围焊而成。
满足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并且采用加强结构设计,以提高整机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捞渣机运行时,上槽体内充满了冷却水和炉膛不断落下的灰渣。
下槽体为回链槽(无水及灰渣)。
上槽体底部板辅有易更换的耐磨钢板(材料为16Mn)。
上槽体斜面淋水段及下槽体底部辅有耐磨的辉绿岩铸石板。
溢流水管及故障排渣孔,设置在机体侧面。
下槽体开有落渣孔,灰水可由此进入渣沟。
上槽体顶部水平部分两侧均罩有钢板,以防落大渣及焦块时,沸水从机体两则飞溅出来,同时又提高了机体的刚度和强度。
2.刮板链条总成:刮板链条是刮板式捞渣机的主要运动部件,也是易损件。
刮板采用16Mn角钢加强结构设计,两端用特制的接头与圆环链连接。
链条采用高强度矿山用园环链,由进口材料制造,规格为18×64、22×86、26×92等。
装配时要求左右两侧对应的链条长度相同。
3.上、下导轮总成:根据上、下导轮受力情况分析及掉链报警的可靠性,上、下导轮采用悬臂式结构形式。
上、下导轮各四个。
为了防止灰水渗入轴承内,保证滚动轴承免遭灰水磨损,上导轮采用水流密封结构。
在轴端接有0.3-0.6Mpa的压力水,它通过轴心孔和有关零件间的间隙入上槽体,由于内外压力差而阻止灰水渗入。
尾部两侧的下导轮轮缘上分别装有齿形讯号发生器,与感应元件配合,组成掉链报警装置,以保证只要一侧的链条脱离了导向轮,即能及时报警。
4.驱动装置总成:驱动装置采用通轴,两端由滚动轴承及座支承。
为了便于维修,驱动链轮分为两个半体。
当链轮需要更换时,可以不必拆驱动轴而方便的拆下。
链轮轮段与驱动轴之间用平链传递扭矩。
5.张紧装置总成:张紧装置分别置于张紧轮通轴的两侧,通过升降装置调节链条的松紧,两侧调节量应一致,使刮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机体侧壁。
6.行走轮总成:整机行走机构由四个或六个行走轮组成(视捞渣机的长度而定),分别固定在机体上,行走轮结构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亦可采用分别可绕各自的轴线旋转90。
的结构,以实现整机可以纵横两个方向的移动。
捞渣机移动前,应先放掉上槽体内的灰渣水,然后用四个十吨的手动千斤顶(或液压缸)将整机顶起,转向后再将整机放在相应的轨道上。
实现其纵横移动。
7.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双速(或无级调速)电机、减速器组成。
它是将动力传递到刮板链条,使之运行的重要环节。
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带动减速器运转,减速器输出轴通过双排套筒滚子链,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上,由驱动轴上的链轮带动刮板链条运动。
(见图三)采用双速(或无级调速)电机,是为了获得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刮板链条运行速度。
在减速器高速轴端设置有安全离合器(弹簧滚珠式)。
当负载过大,致使实际工作扭矩大于允许的最大扭矩时,钢球接触点轴向分力大于弹簧压力,退出嵌合,中断传动,与此同时推动推杆作用于报警讯号及发生器9,同时切断电源,捞渣机停止运行和发出报警讯号(声、光讯号及中央控制室讯号)。
8.电气系统:除渣设备电气控制箱(柜)分以下三种情况:1)只有捞渣机;2)有捞渣机和碎渣机;3)有捞渣机、碎渣机和关断门,三种不同的组合。
第一种情况,可采用悬挂式电控箱或立式电气控制柜控制。
控制柜面板上布置有各种按钮,如控制电源开关,高、低速运动按钮,随时可停止按钮,以及各自相对应的指示灯等。
当捞渣机运行过载时,则有声(电铃或高音报警器),光(黄灯)及延时报警并自动停止运行。
电器方面设有过电流保护以及必要的动作联锁,比如启动捞渣机前,必须先启动碎渣机;停止运行时,应先停捞渣机,后停碎渣机;如果属第三种情况时,则应首先关闭断门,捞渣机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刮完槽内灰渣为准)再停止运行,最后停止碎渣机。
9.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及其润滑油牌号,润滑油更换周期见表二:供水导轮水流密封,以及补充溢流水,调节水温。
四、安装、调试和试运行:(一)调试:1.设备安装就位后,应详细彻底地清理上、下槽体内的杂物,将排渣孔关闭,进行空载运行,此时应重点检查调试:1)每块刮板与链条接头连接是否完好;2)整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响声;3)分别启动高、低速电机,转换是否正常;4)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动作可靠;(1)掉链报警;(2)过载时:A、减速器高速轴上的安全离合器是否动作;B、过电流保护是否动作。
5)各导向轮的水流密封水道是否畅通。
2.本机需要调试的部位与方法:1)电动机与减速器高速轴之间的三角皮带松紧度,见图(三)松开电机座上的四个螺栓,将电动机在长方形孔内移动,当用手指压皮带中部时,下沉量不大于10毫米时,将螺栓重新固紧即可。
(两皮带轮轴平行度为0.6/100)。
2)减速器低速轴与驱动轴之间的双排套筒滚子链松紧度,见图(三);将减速器5在传动平台上移动,即用调节螺母7进行调节移动,使链条松边垂度不大于40毫米时,再将调节螺母固紧即可。
3)张紧装置调节见图(二)松开张紧轮装置的螺杆支承架4个螺母,旋转升降部分带棘轮的螺母,使丝杠向上移动,张紧刮板链条,张紧程度以后下导轮转动为宜,然后将轴承座支架的螺母固紧即可。
调节时两侧的调节量应保持一致,且使刮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机体侧壁。
4)各报警装置的调节:(1)掉链报警装置的调节,见图(二);松开固定接近开关的螺母进行调节,使其头部距信号盘5-10mm,固定之即可。
(2)安全离合器限位开关的调节见图(四)松开固定限位开关的螺栓5,移动限位开关,使触头点7和安全离合器上的顶杆8,间隙在1.5~2毫米时即可,再将螺栓5固紧。
(3)安全离合器最大扭矩的调节,见图(四)将罩1打开,旋转螺母3调节弹簧压力,使传动轴4与弹簧2处于工作状态(即用手搬动皮带、刮板链条刚好可以运动),然后再将圆螺母旋进三圈,即可获得最大扭矩。
(二)试运行1.空载运行:整机安装就位后,进行空载连续运行二小时,整机应运行平稳、无卡滞现象和异响。
试运行过程中要始终有人在现场观察,并做好记录。
2.负载试运行:首先打开上导轮的水道密封阀门,使之畅通,然后向捞渣机上槽体内注入水至设计水位。
启动碎渣机,再启动捞渣机,使运行正常后,打开关断门,使渣井中的灰渣落入上槽体内。
调节补充溢流水量,保持流量平衡。
负载试运行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连续运行8小时,检查刮板链条松紧程度,调节张紧轮使链条松紧适度,(即后下导轮转动,以保证掉链报警装置正常工作)。
第二阶段连续运行24小时,检查刮板链条松紧状态,接头有无松动现象并及时处理。
在第二阶段进行负荷运行时先妄动捞渣机(当槽内积灰渣时,应关闭断门)待灰渣拖出捞渣机后,再打开关断门,使捞渣机正常运行。
第三阶段连续运行40小时,检查:1)链条松紧状态;2)刮板接头连接状态;3)各报警装置灵敏度及可靠性模拟试验;4)整机运行状态,应平稳无异常响声,无卡滞现象等。
负载试运行一切正常后,投入运行使用。
五、故障分析及消除方法,详见表(三)2.电气部分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应严格遵守有关电器安全操作规程。
3.经常保持电动机及其它电器设备接地良好。
4.除渣设备操作范围内(即设备及其周围2米内)必须有良好的照明,以便巡视和检查。
六、运行维护保养注意事项:(一)维护保养:1.设备润滑按表(二)执行。
2.各报警装置定期(每月一次)进行模拟故障动作试验,以保证其可靠性,并始终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张紧装置中的丝杠应经常进行擦拭涂油(每周一次),保证转动灵活。
调节张紧轮时,应在关闭关断门之后进行。
4.园环链在使用过程中,会磨损和拉长,将影响链条的寿命和传动质量。
当链条的总长拉长率大于5%时,即应全部更换新链条。
一般在锅炉大修时更换,若局部更换链条,必须两侧同时更换,长度相等。
5.刮板磨损大于15毫米时应更换,铸石板损坏时要更换填补,补后应与其它铸石板取平。
(二)注意事项:1.除渣设备运行中严禁加油、清洁和检修。
2.捞渣机运行时,两侧2米范围内为非安全区域。
3.捞渣机检修时,关断门下及周围2米内为危险区,严禁站人。
4.捞渣机检修时,关断门如需间断排渣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人员应带防毒面具,着劳保鞋和工作服(尤其是在炎热季节)。
5.捞渣机与液压操纵台之间应设置防护屏板,以免排渣时炉膛正压喷火伤人。
6.关断门间断排渣时,应避免造成炉膛正压,应缓排快关,以免喷火和锅炉熄火。
7.经常保持除渣设备周围环境的整洁,做到文明生产、文明操作。
8.电厂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更完善的技术安全规则。
七、备品、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