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政治制度(第一章 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第一章 导论)
主要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 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 代表。 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 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闪光点:政体理论 :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 切组织的依据。并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 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 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良 好的运行,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 治国原则思想 :必须实行法治。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城邦的 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
二元制君主 立宪制
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是真正的政权 中心,宪法是钦定的。
文莱、苏丹 、沙特阿拉伯 、阿曼等国
(3)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状况)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 重点研究的是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unitary state)和复合制 (composite state)两种类型。 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 形式,复合制是指由若干个具有较大自主性的政治实体联 合组成各种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和邦联)。
注意:要能够区分两者
(2)政治制度的特性
政治制度是在人类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中发 展完善。 政治制度反映了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传统方 面的文化差异。 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各种文化的交流、 学习和借鉴。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政治制度: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而采取的 通知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本教材)
比较政治制度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文法系 马蓉
课程简介
1.《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是学习和比较当今西方主 要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构架、内容、特点及影响等,为政 治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2.《比较政治制度》作为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 课,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学、法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历 史、比较和时政、文献等分析研究法,对欧美发达国家政 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历史形成、基本体制(包括立法、 行政和司法制度、政党和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各自 特征及其运作方式和规律的学习、分析和比较,使学生在 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利弊的基础 上,深刻认识其实质并加以现实思考和运用。
2、比较政治研究的重大意义
政治制度的国别研究始于二战结束之后
对我国来讲,政治学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 学习不等于照搬照抄,必须和借鉴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西方学者研究政治制度的现状和方法
1、比较研究的方法
这是最为基本的一种研究政治制度的方法。所谓比较, 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 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 此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类; 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 同或相异的表象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 物的理解和解释(例如对政体、政党、议会、司法机 关等比较)。
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 世界的贡献可谓无人可比。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 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 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 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政治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如何理解这句话?出自《政治学》。 总之,政治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弃恶从善, 追求理想的生系统的研究国家及政治制度的学问 叫做政治学。
小知识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是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 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 为“希腊三哲”。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每天甩手50次。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 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 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前384年—前322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 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 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 者。
课外延伸:三权分立的学说历史
早期: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 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时代。 发展: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 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权力分立理论有详尽 的描述。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 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 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 “三权分立”理论。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 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国家实践: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例如:美 国宪法规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尽管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只有几个总统 遭受弹劾提案,1868年,美国参议院仅以一票之差否决了对安德鲁· 约翰 逊总统弹劾案,1974年,尼克松总统就因水门事件而主动宣布辞职,没有 受到弹劾,1999年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对克林顿总统弹劾案。
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 家:美国、墨西哥 巴西、阿根廷、埃及等
专制君主制 现代罕见真正的君主专制国家,但仍然有一些君主立宪国家, 宪法徒具形式或君主权责不明,可以称为二元君主制。
君 主 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1.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君主是象征性的 3.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其 负责受其监督 4.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泰国、比利 时、西班牙、瑞典、挪威
2.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研究方法
所谓结构—功能主义是指那种将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试图 通过探讨其结构和功能而揭示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由美 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创。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和功能,结构即某一系 统内由特定行为主体所构成的组织安排、反复出现的行为方 式或不同角色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功能即与此类行为主体 的行为方式之目的和过程相关联的影响或行为结果; 其基本的分析逻辑在于强调结构与功能的不可分割性与互相 转化;任何结构都会产生特定的功能,而任何功能也必定来 自于某种结构。
2、关于制度
诺思:“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 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 些制约。” 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或规则(例如政治、经 济规则等)和非正式约束或规则(道德规范、风 俗习惯等)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特定的组织或 机构为运行载体,通过明确的方式规范个体和组 织的行为,使这些规则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和遵 循。
共和制
直接民主共和制:由广大公民直 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 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共和制
间接民主共和制:间接民主是 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 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代议制民主或代表制民 主。(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例)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国 家:意大利、 德国、芬兰、奥地利、 印度、新加坡等
二、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是指对除中国以外的 所有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研究。本课程把视点放 在对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上,再加 上一个传统上常被视为东方国家的大国——俄罗 斯,着重对英、美、法、德、日、俄六国进行政 治制度的分析和比较。 除中国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朝鲜、 老挝、古巴 ) 其他在世界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非洲、拉 丁美洲、南美洲、中东地区等
导 论
一、基本概念
1、关于政治
(1)中国古代儒家 孔子:“政者,正也。子帅 以正,孰敢不正?”(《论 语· 颜渊》) 他强调修己治人,为政以 德;政治就是教导、指正的 意思,因此传统中国政治观 具有人治训导、统治教化的 倾向。
(2)西方关于政治概念的理解 政治的渊源:Politics, 来自于古希腊语, 即城邦,意谓以城邦为中心的公共领域的 生活。
(4)国家机关体系(state agency)
主要是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设立的整个 国家机关的总称。一般说来,国家机关可以划分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三权分立: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 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 主政治思想。
在人类历史上,曾存在过种类繁多的政体形式。
阶级力量对比 传统习惯
国际环境等影响
(内容)
决定
(形式)
国体
反映
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 质,是指社会 各阶级在国家 中的地位
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 织形式,即统治阶级 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 自己的政权机关
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 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 里,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两类六种 单一制
中央集权 非中央集权 联邦制
复合制
邦联制
君合国(君主国) 政合国(国家元首,物合国)
联邦制与邦联制
联邦制 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有 统一的军队、赋税、预算和国 有 籍 国际法主体 联邦 是否可以自由退出 决定是否有强制力 组织性质 否 有 国家实体 邦联制 无 无 各成员国 是 无 国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