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师德培训讲座课件:师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师德培训讲座课件:师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三、师德,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使命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 学学生,2003年岩村岩 洞小学与大水乡大石村 大石小学支教。因天涯 社区的文章《两所山村 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而 被中国人所熟知,获选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 国·2004年度人物”。
四、师德,为孩子放飞理想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 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 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 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 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 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 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 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 师。
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让学生训 练老鼠通过迷津。他告诉学生,用来训练进行 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 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 验结果:通过训练,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 少。原因是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 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 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进行教育实验。他们 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 “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 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那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凡是名单上的学 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 欲旺盛,乐于与人打交道。
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 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 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拥抱它、亲 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他的 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这尊 雕像发生了变化,不久,开始说话了。皮格马利翁的雕 塑成了他的妻子。
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心理学》 诞生:
相信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承认差异,关照差异;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允许学生犯错误; 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
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多元智能理论” (因材施教)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 德·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 因遗传因素,智能不同。 可以分为八种智能:语言 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 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 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 然观察智能。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1.留守儿童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2.单亲儿童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3.网络少年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4.早恋儿童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今天必须面对的5大中小学生问题
亲情缺失:缺少真情关爱; 网络成瘾:丧失学习兴趣; 嫉恨父母:生活行为逆反; 仇恨社会:破罐子破摔。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师德修养高尚,学识渊博,具有高素 养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公共素养: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艺术素养
专业素养:职业素养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学习前人经验,提升职业素养。 中国教育家:孔子、墨翟、孟轲、 荀况、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 王夫之、陶行知、晏阳初……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洛克、卢 梭、爱尔维修、裴斯泰洛齐、欧文、赫 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斯宾塞、 乌申斯基、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加德 纳……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 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四、师德,为孩子放飞理想
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我走向黎明……
我国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晏阳初(1890 - 1990),四川巴中人,中 国平民教育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 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 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 生和公民“四大教育”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省歙县 人,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 及学校,学做行结合。主张“爱满天下”“六大解 放”(大脑、眼睛、嘴巴、双手、时间、空间)。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版)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 六、终身学习。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扫除心灵垃圾,做幸福的人。
满腔热血师范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 迎接检查必须到位,教书育人终日疲惫; 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假期双休还要开会; 各种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 晋升职称经常被退,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媒体还说我们受贿。(教师幸福指数)
——朱永新
四、师德,为孩子放飞理想
几个教育家的理想: 孔子:有教无类。 王阳明:致良知。 陶行知:培养出自己崇拜的学生。 加德纳: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四、师德,为孩子放飞理想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 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 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拥抱它、亲 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他的 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这尊 雕像发生了变化,不久,开始说话了。皮格马利翁的雕 塑成了他的妻子。
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 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
三、师德,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使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责任就是对事业有一种爱——歌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魏书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教育思想核心:民主与科学
三、师德,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使命
范跑跑:范美忠, 北京大学高才生,从事媒体、 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 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等文章。 后在都江堰中学任教。 ❖ 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 跑出了教室,5月22日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 山摇——“5·12”汶川地 震亲历记》 。被四川省教育 厅开除。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3.悲悯之心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 人间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1. 敬畏之心; 2. 感恩之心; 3. 悲悯之心; 4. 仁慈之心。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1.敬畏之心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从古至今, 我们只有敬畏科学, 敬畏法规,敬畏神 灵 ,敬畏道德,敬畏传统文化,敬畏大 自然,社会才会保持良好的秩序。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2.感恩之心: 孝悌(xiào tì): 孝,指还报父
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爱。孔子非 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 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 辉的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跪 乳之恩,返哺之义)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游子吟》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我国教育家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1. 价值观:孔子孟子从“人性本善”提出仁 、义、 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荀子“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人为)也”,强调学习和后天的作 用。
2.教学观: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思 、行结合。
3.“内省”“养气”, “闻—见—知—行”;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6.大爱无痕,身教言传
平等的爱; 理解的爱; 尊教; 爱差生; 爱穷生; 爱丑生。
三、师德,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使命
责任的两种基本涵义: 1.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
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 2.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
师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爱心、责任、理想
师德是什么?
就是聚集自身的风水; 就是做一高素养、有爱心、有 责任、有理想的教师。
一、师德修养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 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 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修养,指人的行为和涵养,与人的性 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为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1)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 2)没有因为学生犯错请过一个学生家长。 3)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 4)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二、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
5.大爱无痕,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经典案例。
4.仁慈之心(教育爱) 教育爱,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仁慈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