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电影《百年情书》观后感

观《百年情书》有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成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之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影片在此深沉大义,催人泪下的语声中结束,令我回味感叹良久。

自此革命党人凛然大义,为自由献身的形象便在我心内深深地扎根了。

《百年情书》从林觉民的《与妻书》这一小处,以平凡感人之事表现出了革命的厚重感。

这部影片主要写的是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及林觉民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成为敢死队员在广州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的事件。

那时的革命家们都坚信:革命最终是要靠武力来推翻清廷的暴政。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革命思想就已经在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林觉民和他同伴的心中萌芽了。

他们认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是故一人一思想也,十人十思想也,百千万人百千万思想也。

亿兆京垓人,亿兆京垓思想也。

”慷慨陈词之后,他们陆续走上了革命道路。

林觉民说过:“中国欲富强必先民主自由,欲民主自由必先革命,欲革命必先流血革命,吾辈不才,愿将平凡肉躯付诸革命。

虽有万死,却不敢辞。

”林觉民作为一个革命党人,他的凛然大义令我佩服,而
他对妻子的情深意重则令我感动。

依我看来,这也是影片的看点之一,更是《百年情书》所表达的内涵。

林觉民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牺牲自己福利谋求天下人福利的高尚品格在这封《与妻书》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他在小房间里挥泪作《与妻书》这个场景,连同窗外那枯枝败叶所带来的悲凉寂寥景象,我恐自此不能忘怀。

若非情深,怎能令堂堂七尺男儿泪流满面而不能自抑?想到情深恩爱的一对伉俪自此一战将会天人永隔,我心伤不已。

但想到林觉民那一句“当以吾辈之血浇灌自由之花”,为大义而死何尝不是死得其所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人浑噩一生,长寿百年,若干年后,又有谁会记得他?相反,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永远活在后人心中,万年不朽。

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据影片中反映,事败最大原因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

在起义前夕,革命党人因枪支弹药和后备力量的供给不足,他们内部在是否按照原计划去攻打总督府和水师衙门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而林觉民那句“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先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恰恰体现了这次革命的意义。

事实也正如觉民所说,这场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广州起义震撼了全国,轰动了世界,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成功揭开了序幕······先辈们为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世界流血牺牲,而今我们正真切地感受这份幸福生活。

既已知美好的事物来之不易,那么我们自当要珍惜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