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细胞骨架
学习纲要:
1. 细胞骨架涵义。
2. 微丝:成分,装配,结合蛋白,功能。
3. 微管:成分,装配,发生,功能。
4. 了解:中间纤维。
5. 核基质:概念,成分,功能。
6. 了解:染色体支架,核纤层。
7.思考:(1)通过本章学习,对细胞生命活动的组织有何新的认识?(2)各类骨架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与细胞周期活动的关系。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细胞骨架、核骨架、核纤层、MTOC、MAR、踏车现象
二填空题:
1细胞骨架的分布各不相同,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核周围,放射状向四周扩散;_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内侧;而___________则分布在整个细胞。
2真核细胞的鞭毛由_____________构成,其组装过程中,以_____________作为MTOC,鞭毛的运动机制为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的MTOC是_____________,它决定了微管的极性,________________极指向MTOC。
4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5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都有中间纤维蛋白表达,但其表达具有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纤维蛋白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发育调节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水平。
三判断题:
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所有微管组装的起点。
()
2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的(-)端同染色体接触。
()
3微管装配时需要利用GTP水解释放的能量。
()
4秋水仙素结合到未聚合的微管二聚体上,阻止微管的成核反应。
()
5细胞中微丝的数量比微管多()。
6无论是单体肌动蛋白还是肌动蛋白纤维,如果没有与ADP或ATP结合,则很快变性。
()7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
()
8 中间纤维亚基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全部组装成中间纤维,游离的单体很少。
()
9某些药物,如秋水仙素、秋水酰胺等,可以抑制微管聚合,因而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分裂器的形成,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分裂前期。
()
10驱动蛋白(kinesin)介导运输小泡向微管(+)端运动()。
11中间纤维是细胞质骨架各成分中最稳定的一种蛋白纤维。
()
12钙离子对于微管装配是必须的。
()
13中间纤维是指长度介于粗肌丝和细肌丝之间的纤维()
14一个肌球蛋白分子含有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
()
15细胞迁移和运动时,片足中的actin纤维比其他部位更为有序,微丝的正端与细胞运动的方向一致。
()
16核骨架中锚定区结合蛋白(ARBP)能特异地与MAR序列结合,且具有组织特异性。
()
17在不同类型的肌肉细胞中,其α-肌动蛋白分子的一级结构是相同的。
()
四选择题:
1下列结构不是由微管与其它蛋白共同组装的是()。
A 中心粒B鞭毛C神经管D 微绒毛
2下列不属于微管的功能的是()。
A 组织细胞内部结构
B 细胞内物质运输
C 细胞变形运动
D 染色体运动
3骨骼肌细胞中肌原纤维的粗肌丝由()构成。
A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肌联蛋白
4 细肌丝的组成成分中没有()。
A 肌钙蛋白 B 原肌球蛋白 C 肌动蛋白 D 肌联蛋白
5 下列不具备收缩功能的是()。
A 骨骼肌B 应力纤维C 胞质分裂环D 微绒毛
6核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 微管 B 微丝 C 中间纤维 D X
7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中的()。
A 微管 B 微丝C 中间纤维D 核纤层
8下列物质中抑制微管解聚的是()A秋水仙素B 长春花碱C 紫杉醇 D 鬼笔环肽
9 核骨架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以()纤维为主的纤维网架体系。
A DNA
B 蛋白质
C RNA
D 蛋白质和RNA
10 肌收缩中,钙的作用是()
A使肌球蛋白的头与肌动蛋白脱离B将运动潜力从细胞膜扩大到收缩机器
C同肌钙蛋白结合,引起原肌球蛋白的移动,结果使肌动蛋白纤维同肌球蛋白头部接触
D维持肌球蛋白丝的结构
11下列微丝结合蛋白中,使肌动蛋白单体稳定的蛋白是()
A 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
B 细丝蛋白(filamin)
C 抑制蛋白(profilin)
D 溶胶蛋白(gelsolin)
12在细胞分级抽提方法中,溶去微管和微丝的抽提剂是()
A Triton
B Tween 40 和脱氧胆酸钠
C 核酸酶
D 硫酸铵
13下列物质中()是专一性作用于微管的。
A 紫杉醇B 鬼笔环肽C 细胞松弛素D 脱氧胆酸钠
14下列关于核基质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胞核内的液体成分B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并有少量DNA和RNA C是由核纤层蛋白与RNA形成的立体网架结构D是核纤层、中间纤维相联系的以蛋白成分为主的网架结构15胞质分裂环是非肌肉细胞中具有收缩功能的()的典型代表。
A 微管束B微丝束C 中间纤维束D X
五简答题
1简述核骨架的细胞分级抽提法。
2简述核骨架的功能。
3简述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步骤(具体数据可以不写),并说明一些重要试剂的作用。
4简述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微管的实验步骤。
5细胞中同时存在几种骨架体系有什么意义?是否是物质和能量的一种浪费?
答案:
一: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狭义概念:指细胞质
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广义概念: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2核骨架:指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以蛋白成分为主的纤维网架体系。
狭义概念仅指核基质,即细胞核内除了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网架结构体系。
广义概念应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或核纤层-核孔复合体结构体系),以及染色体骨架。
、
3核纤层: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由1到3种核纤层蛋白组成。
4MTOC:即微管组织中心,指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
动物细胞中主要是中心体。
5 MAR:即核骨架结合序列,指分离的核骨架中存留有少量DNA,约占总DNA的3%,这部分DNA与核骨架蛋白的结合不为高盐溶液抽提所破坏,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作用。
6踏车现象:是微管或微丝组装处于动态平衡时正端聚合而负端解离总长度不变的一种现象。
二:1微管,微丝,中间纤维2微管,基体,微管之间的相对滑动3中心体,负
4动力蛋白,驱动蛋白5组织特异性,转录和转录后
三: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四:D C A D D C B C B C C B A D B
五:1非离子去垢剂溶解膜系统,胞质中可溶性成分随之流失; 再用Tween40和脱氧胆酸钠处理,胞质中的微管、微丝与一些蛋白结构被溶去,胞质中只有中间纤维网存留;然后用核酸酶与0.25mol/L硫酸铵处理,染色质中DNA、RNA和组蛋白被抽提, 结合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电镜制样方法,可清晰地显示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结构体系。
2(1)核骨架是DNA复制的空间支架;(2)RNA的转录和加工均与核骨架有关。
具有转录活性的基因是结合在核骨架上的; RNA聚合酶在核骨架上具有结合位点。
(3)作为病毒复制的支架(4)核骨架与染色体构建
3选取洋葱内表皮花粉粒等合适的材料,Triton X-100处理20~30分钟(1分),破坏细胞内的膜结构并除去细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1分)。
戊二醛固定30~60分钟(1分),以稳定细胞骨架结构(1分)。
磷酸缓冲液漂洗后考马斯亮蓝染色20~30分钟(1分),使细胞骨架染成兰色。
(1分),然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4以培养在盖玻片上的贴壁细胞或细胞涂片为材料,先用TritonX-100处理,适当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然后甲醛室温固定,再顺次结合一抗、二抗,最后漂洗、封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5在细胞中有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染色体骨架等多个体系,它们成分和功能各不相同,它们分工协助,对细胞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看成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