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社会与文化汇总

日本社会与文化汇总

日本的国土.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是个岛国–组成部分:北海道、本州岛、四国、九州四大岛和约3900个小岛–国土面积–总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中国的1/26–从地形上看:山地61%、低地13%、丘陵11.7%、台地11%、水域2.4%–国土面积狭长,南北相距3000公里–国土面积战前扩张,战后急剧缩小的历史•1886-1941 扩张•1951后缩小人口–2002年统计:1亿2692万5843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位居世界第8位–人口分布极不均衡:都市集中,山林偏远稀少–低出生、低死亡地形–地势起伏、山脉纵横、河流、湖泊众多–受地势的影响,日本的河流有短小、湍急的特点–日本列岛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多发•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山脉、湖泊和河流–“北湾山系”山脉:日本东北、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南部走向的山脉–“南湾山系”山脉:西南四国和本州岛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本州的飞禅山脉、木兽山脉素有“日本阿尔卑斯”之称(1896年由英国人威斯顿命名)–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山。

海拔3776米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制–1都、1道、2府、43县–八大地方:北海道地方、東北地方、関東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九州地方海岸线和海洋-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

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

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岛屿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日本的政治•国会–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为原则的议会内阁制,国会是立法机构–国会采取两院制:众议院(511)和参议院(252),均民选产生–众议员任期4年,参议员任期6年–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不能中途解散–国会每年召开一次“常会”,会期150天–权力:众议院大于参议院–凡众议院否决的法案,参议院不再审议–众议院通过的法案,被参议院否决时,众议院可复审–对总理大臣的提名、条约、协定和预算案的批准,众议院也处于比参议院优越的地位–众议院有权决通过对内阁的信任案或不信任案,参议院无此权力国会议员的选举–凡年满20岁以上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凡年满25岁以上的公民均由被选为议员的权利–年满30岁以上的公民均有被选为参议员的权利国会的职权–立法权–监督政府权•提名和选举内阁总理大臣•众议院有权质询内阁的施政方针,有权向内阁总理大臣和各大臣提出质询•国会有权对行政官厅进行审查和调查–财政监督权–外交监督权–司法监督权•内阁的组成与职权–日本内阁由一位内阁总理大臣和20人以内国务大臣组成–内阁所有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总理大臣是最高行政首脑,必须有国会议员担任–内阁的其他大臣都由总理大臣任免或罢免–内阁的职权•总理大臣的职权•内阁的组织机构–由总理府、10个行政省和内阁的辅助机构组成•设1个委员会、3个厅、10个行政省和6个辅助机构•政党–日本的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在政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内阁向议会负责–在议会获得多数席位的党才能称为执政党–民主党、自民党、公明党、共産党、社民党、保守新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国事行为,无国政权能•根据国会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公布条约、法律、政令、宪法修正案•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认证外交文书和国书•认证大赦、特赦、减刑、免刑、复权•授予荣誉称号•接见外国大使、公使等–国事行为在内阁的建议和同意下进行,不能直接干预国政•司法及法院系统–由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组成–最高法院与国会、内阁在形式上是平行机构(三权分立)–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法院法官非选举而任命产生–下级法院又分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日本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四级”指四个级别的法院•“三审”审理案件以三审为终审的审判原则和平宪法《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是自1947年来日本创建立法的文件,提供了日本原版《日本国宪法》政府的国会制度及保障了一些基本权利。

根据宪法,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但只能扮演“纯粹仪式上的角色”(也就是国家的精神领袖)。

这套宪法较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9条“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这套宪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占领(Allied Occupation)时期撰写的,打算以自由民主的模式取代大日本帝国制度。

这套宪法自采用以来,没有什么大改动。

日本的经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战后恢复与重组阶段(1945-1955)•前两年收效甚微,进展缓慢•“倾斜生产理论”的出炉,工矿生产指数在1948年底恢复到站前72.9%•1950-1953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使日本经济恢复到站前水平,51年超站前水平14.4%•工业结构发生变化,轻纺织工业的比重下降,重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1954年“特需”停止,经济经历短暂调整•1955年又“自律回升”•战后,美国给日本的经济援助达21.8亿美元,恢复重建完成,为下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高速增长阶段(1956-1973)•1955年制定了《经济自立5年计划》(1956-1960)•经济恢复与重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1957年颁布了《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1962)•进一步巩固了通过重化学工业促使经济高速增长•1960年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与重化学工业的全面展开•终极目标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准和达到充分就业•1970国民收入达到317678•1965年开始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越南战争“特需”增加,国际贸易市场扩大–低速发展阶段(1974-1990)•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产量锐减•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日经济高速经济增长期结束•1975年有微弱回升•1977年工业生产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水平•1978年和1979年显现较强的经济增长态势•1980-1982年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放慢了增长速度•促使从衰退中走出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扩大,经济增长也是靠出口拉动的•对美的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对美的贸易摩擦也加剧•1985年的5国财长会议,迫使日元升值•1986年日本经济从萧条中走出后,进入“平成大型景气”,经济快速增长,巩固经济大国的同时,开始确立金融大国的地位–长期停滞阶段阶段(1991-2001)•90年代,经济泡沫突然破灭,导致地价、股价暴跌•企业收入状况恶化•金融机构的不良债券剧增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消费需求持续低迷•1993年开始有回升势头,但很微弱•1997年开始又陷入萧条之中日本社会•老龄化:早在1970年,日本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每四名日本人中就有超过一人年龄在65岁以上,而这一数字在2006年是五分之一,在1985年是十分之一。

据政府预估,到2022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数的30%;而到2050年,这一数值将为40%。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2010年5月31日宣布,日本全国的入院患者正在不断增加,根据该银行的推算,在迎来顶峰的2030年,全国每天的住院患者平均将达到173.1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长33.6%。

政策投资银行指出,与厚生劳动省规定的标准相比,2008年时各都道府县的病床数除了北海道和大阪府过剩外,岐阜县和干叶县已经出现了不足。

由于劳动力不足,照顾老人的人手不够,不得不从国外引进看护人员。

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速,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导致日本经济潜在增长力降低。

由于工作的人口减少,国内的生产和服务也将随之减少,导致投资和消费低迷,企业和家庭收入也将降低。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影响深远和广泛。

由于日本几乎完全是大和民族对与其他民族共处尚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排外思潮有所发展,对日本争取做世界大国也是一个心理上的挫折。

2004年,日本修改了《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要求雇主在2013年3月31日前逐步将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幷采取措施促进中老年人再就业,以达到既确保劳动力,又推迟退休金支付年龄,节约社会保障费用的目的。

工作对增进老年人身体健康,防止老年人孤立,降低医疗费用效果明显。

•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了倡导保障老年人整体生活利益的《老人福利法》。

这部法律迄今有过多次修订,其主要内容有:政府出资修建特别养老院,为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强调发挥老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特长,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探索和逐渐确立一种适合于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和体制,强化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组织建设,并在财政预算上实行优惠政策;组织“老人俱乐部”,吸引老人参与社会活动;强调社会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强地方政府对老人福利的责任和职权。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1995年,日本制定了《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明确提出要在就业、医疗、福利、退休金、生活环境、社会参加等方面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社会体系,从而建立“每个国民都能终生享受幸福的老龄化社会”。

其后,日本政府以该法为依据制定《高龄社会对策大纲》,提出要重视预防和准备,发挥社区作用,支持老年人自立,加强不同世代间联系等。

•在日本,社会养老机构人满为患,要获得一张床位需要等待几个星期甚至数月。

对此,日本也在积极地推进改革。

日本厚生劳动省老健局总务课课长助理森真弘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向重视预防型模式转型、改进养老机构补贴方式、确立新的服务体系、确保并提高服务质量、费用负担形式和制度改革等。

•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养老护理保险制度(介护保险制度),国民需要交纳一定的保险费,65岁后就可以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需要介护时可提出申请,经审查确认后可享受保险部门提供的不同等级的服务,被保险人只需承担10%的费用。

•日本的养老护理制度是一种“按需养老护理”,将需护理程度分成了不能站立、不能步行、不能脱穿裤子、不能排便、不能用餐、不能吞咽食物、不能记忆等级别,并按照这些不同的级别提供登门访问型、赴养老机构一日型、短期入住型、入住特别养老机构型、入住老人福利院等不同服务。

•目前,日本老人有在家庭养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居家养老;也有在养老院养老的,但更注重营造家庭的气氛;还有就是老人们白天聚在一起说话、喝茶、吃饭,晚上回家,这被称为居家日间服务。

相关主题